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74452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件3.现代诗两首(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前预习课件 3.现代诗两首 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巢、苇、罗”等6 个生字,理解“归巢、芦苇、剪 秋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现代诗,能用3-5句话复述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读轻声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要求:要一口气读完,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词句或其他疑难问题,请暂时放过。读后,请一定要想一想课 文主要讲了什么,或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不出来没关系,只要你认真想了就可以。 2.画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生词,并读一读。 要求:浏览课文,按顺序找到生字(“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都要找),并用横线画出生字所组成 的词语,一边画,

2、一边小声读一读。 绿色字为写字表字(含识字表);红色字为识字表字;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3.认 认识课后识字表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要求:能准确读出“我会认”的生字,给生字组两个词,一个课文里面的,一个课外的。 巢苇罗眠霸占 cho wi lu min b zhn 识 字 表 4.记尝试记生字,理解词语。 要求:利用参考书或字典

3、,查出“我会写”的字的音序和部首,分别写在每个字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学 会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具有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 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于潮湿地带,可用作编制 席子、帘子、格子。 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5.诵 放声、正确、流利读两遍课文。 要求:遇到难读的字词句要反复读,(如果除了课后生字外还有不认识的字,就请查字典。)达到读准字 词、读通句子、全文读得较流利的程度。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4、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5.诵 放声、正确、流利读两遍课文。 要求:遇到难读的字词句要反复读,(如果除了课后生字外还有不认识的字,就请查字典。)达到读准字 词、读通句子、全文读得较流利的程度。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6.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 一、比一比,组词语。 渡河 温度 疲倦 试卷 坐下 座位 6.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 二、读一读,想一想。 1.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 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鸟、斜阳、江面、芦苇

5、。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6.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 三、我会填。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 2.花牛在草地里坐, 。 还驮着斜阳回去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7.查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大白(18801932),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 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著作 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 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1929年还 将旧梦重编为再造丁宁卖 布谣秋之泪4集出版。 7.查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71931),浙江 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 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字句清新, 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 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 鲜明的艺术个性。代表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本节预习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