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上传人:sh****15 文档编号:11774238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鱼我所欲也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2课时“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

3、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4、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苟得:苟且偷生。患:祸患,灾难。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辟:同“避”,躲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奉:侍奉。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5、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一词多义。 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

6、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

7、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

8、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9、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

10、义,失去了本心。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

11、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

12、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

13、“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

14、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