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74155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2016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本试卷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黨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敏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

2、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侍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冋的重要基础。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侍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问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如今,中国民

3、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純挤压,尤其儿童成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悬資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赉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耧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

4、递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傲法。比如,英国的魔戒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统故事煥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現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維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逑出来,现代人可能也

5、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问文学中的民族记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B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C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D一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基于民间文学的意义与传承危机,提出了留住

6、民间文学中民族记忆的措施。B文章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间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学走向衰落的原因。C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D文章列举魔戒幽灵公主等作品,证明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具有可行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共同传承中华文明但在具体传承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B如果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丰高资源就可能实现让民间文学融入当代社会的目标。C面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危机,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传承方式。D传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势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倒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現的较低生育。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遠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廷长。人口老龄化会逵成多方面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

8、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揚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齡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齡化客观上要求诩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需

9、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材料三: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此,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裘将不斷释放。“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斷加强。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十三五”

10、期间,我国强调要积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摘编自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4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1600多万上升到2017年1700多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年的人口出生率处于12左右。B2010201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下去,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预计增至近2.5亿。C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新生人口量

11、远不及同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量,还无法有效缓解人。D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B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C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D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

12、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6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燕子的选择秦羽燕子来的时候,村庄早就忙开了,犁田翩地,一派热闹景象,谁也不知道它们具体什么时来的,当我们注意到燕子时,它们已经布满天空。南风和煦,春光大好,燕子成排站在电线上,交头接耳一番,而后商量好似的,突然飞起,个个好生自在,好像对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别说是它们,就连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满目的新鲜。绿色铺满大地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使人们内心变得丰茂而蓬勃。

13、我发现刚来时燕子并不急着安家,而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成天以野地为家,像贪玩的孩子,将足迹印遍村庄的各个角落。燕子不会随随便便把家安在啷哪里,它们非得绕梁三日,经过细心查看和选择,在心中衡量比对一番,看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值得跟他们一起风雨同舟。不知为何,所有燕子都觉得我们家不值得托付终生,我们家搬到村口好几年了,也不见有子来筑巢。这件事很令我想不通,怎么说新屋也比以前奶奶家的老屋结实多了屋前的树渐渐成荫、而且又在村口,按理说它们不可能視而不见的,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我们家这么多年却连一窝也没有,燕子好像把我们一家人给遗忘了。这件事不单令我烦恼,父亲也担心起来照

14、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起初他以为屋才新修,燕子们还不熟过一两年就会来,然而五六年过去了,依然空空如也。燕子并不是没来看过,每年春天有好多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家门口飞来飞去,左右徘徊,可最后过家门而不入,只惆怅地望一眼便转身而去有的飞了很远还忍不住不停回眸,遺憾得很的样子。到底是什么让她们望而却步?又是什么让它们觉得遗憾呢?一对燕子来了,发现这里没点前辈的痕逑,于是就以为不可靠,而后来的燕子也都人云亦云?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村里总妥修新屋,每座新屋也慈要有第一对新燕前来安家。嘁,对了,我猜燕子一定是觉得我们家氛图不好,因为我们家总是很难和睦相处,不是夫妻吵架,就是

15、父子相抵,难得有平静的时候、燕于可不喜欢在这种环境昱过日子。父亲发脾气时如打天雷,就算不发脾气也不怒而威,他从不喜欢我带朋友来家里玩,燕子肯定看到了这些,一个连同类都容纳不了的人怎么可能容下燕子?我将自己的揣测告诉父亲,他表面骂我是胡说八道,但我注意到,自那以后父亲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捏着嗓子,显得非常小心,绝不在大门口亮嗓门。架也不怎么吵了,有时就算忍不住吵,也躲在房问里尽力压低声音。果然,没过两个月,就有一对燕子前来探听虚实。它们在堂屋转了一图,觉得不合适,审度再三之后,它们决定将巢筑在门前的晒楼下。然而,问题来了,那对燕子将巢搭在松动的木板下每次巢穴快要建好时,人在上面一走动就会掉下很大一块。燕子因此做了很多白功,常常眼看要大功告成,最终却功亏一蒉,有时燕子忙了一天,正想着休息突然间头顶山崩地裂,燕子不知发生了什么,吓得惊慌失措,尖叫着飞了出去,直到天黑也不敢回来。好不容易才招来这对燕子,怎么能让它们因此弃家而去。这个家需要它们,我需要它们。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擞来梯子,在燕巢边安装了一块篾搭将燕巢兜住,然后再用絕子将它们和木板捆在一起,使之牢固,这样人在上面走动,波动要小得多。从此,燕子有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虽然偶有脱落,也无关大碍了。可是,燕子的到来并没改变父亲的脾气,他很快便旧病复发,遇到一点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