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74155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市2019届普通高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 史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北京东城期中考试)周礼记载:“诸公之地

2、,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2(2018衡水中学检测)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

3、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3(2018哈附中期中考试)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4(2018廊坊中学期中考试)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B凸显了皇权

4、至高无上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5(2018汾阳二中期中考试)如下表主要反映出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元朝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6(2018中山一中模考)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A明太祖

5、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D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7(2018福州中学联考)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B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C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D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8(2018长郡中学期中考试)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C公民参与

6、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D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9(2018豫西中学期中考试)“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10(2018聊城中学期中考试)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

7、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顶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11(2018宁阳四中期中考试)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12(2018大同中学期中考试)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新闻来源地报

8、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13(2018江淮十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9、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4(2018名校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15(2018佛山中学期中考试)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

10、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16(2018临沂中学期中考试)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A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B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C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17(2018哈附中期中考试)下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题为:“马歇尔化国家的关系”。该漫画意在指出马歇尔计划A

11、对共产主义遏制终将失败B加剧了冷战下欧洲的对立C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D使西欧国家丧失了自主性18(2018复习卷)阅读下图,该图是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对18931928年间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各国经济实力决定其在华的商行数B资本输出是此时期列强侵略的重要方式C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D该时期德国完全放弃在华侵略利益19(2018惠阳一中期中考试)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

12、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20(2018山东七校联考)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21(2018名校联考)某一时期中央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除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

13、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一时期是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大跃进”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22(2018双流中学期中考试)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23(2018衡水中学期中考试)黑格尔认为宗教改革的实质内容就

14、是: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这表明宗教改革A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 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发展C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结束了教会统治24(2018柳州中学期中考试)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D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2018莆田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现起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故事政策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