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74035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中国四大名绣历史幽久,比如苏绣,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zhn( )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绣工不chu( ),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qin( )时日,掏冶性情。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jun( )刻着苏城的繁华。(1)根

2、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日zhn 不chu 消qin jun刻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志在千里。(曹操 )(6)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7)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8)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名著阅读。(4分) 作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

3、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 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对上述材料中加点部分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回答问题。(4分) 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介绍了国庆70周年系列活动的具体安排。10月1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

4、重要讲话,庆祝大会后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10月1日晚,在天安门广场举办首都国庆联欢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联欢并观看文艺演出和焰火表演。(1)如果你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有一个机会可以向发言人提一个问题,你会提什么?(2分)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第二部分(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

5、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节选自明袁宏道虎丘记)注释:樽罍:zn li,盛酒器皿 雷辊: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妍媸:yn ch,表示美和丑5.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2分)加点字古代

6、汉语词典常用义字义(1)每至是日正确 凡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 系词,是 (2)比至夜深并列,挨着 及,等到比喻 比较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1)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2)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 7.选文第三段中对于“竟以歌喉相斗”的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段写作手法及其作用。(4分) 8.虎丘是苏州名胜,自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轼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请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对苏轼这句话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912题。(11分) 材料一:姑苏美食从“炙鱼”始不

7、是偶然的。苏州自古“擅三江五湖之利”。“三江即入,震泽底定”。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即震泽)及其邻近水域,为苏州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美食资源,尤其是鱼资源。史载专诸“炙鱼”即学自太湖(一作太和公)。阖闾治鱼为脍“劳师”,吴人作脍者“自阖闾之造也”。苏州“炙鱼”和“鱼脍”为美味久矣。“鱼鲊”也是古吴的美味。晋时,苏州人陆机饷中书令张华以“鱼鲊”,竟被张华称作为此龙肉也(晋书张华传)。五代时,苏州的“玲珑牡丹鲊”更是开我国工艺造型菜之先河。如今苏州众多的鱼类菜肴中,无不可以找到古“炙鱼”、“鱼脍”、“鱼鲊”的影子。材料二:宋代以来,苏帮菜的口味有较大的变化。原来南人菜咸而北方菜甜,江南进贡到长安、洛阳的鱼

8、蟹要加糖加蜜。南宋迁都之后,北方的甜味饮食对苏帮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州的很多小吃,如小笼包、汤包、馄饨均源自北宋首都开封,经过杭州然后传至苏州。苏州本来偏咸的口味一下子改成了偏甜的口味。苏帮菜今日的嗜甜,由此而滥觞。此外唐宋时期,特别是金元以来,伊斯兰教徒到江苏者日多,苏菜系又受清真菜的影响,烹饪更为丰富多彩。 材料三:清代苏菜流行于全国,据杭州徐珂所辑清稗类钞 中记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苏州作为十大菜系之一,和今天闻名的川菜并列。乾隆帝南巡的时候,曾经到苏州的得月楼做客,尝到江南美味后,非常高兴,赐名苏州为天下第一食府。清中叶苏州

9、虎丘三山馆饭店能供应140多种菜肴和近30种点心,其中鸭子就有火夹鸭、海参鸭、八宝鸭、风鱼鸭、汤野鸭、汁野鸭等14种做法;鱼有参糟鱼、剥皮黄鱼、斑鱼汤、黄焖着甲等16种花样;鱼翅菜有7种 材料四:苏州菜系中的特色小吃包括枣泥拉糕、小方糕、三鲜馄饨、酒酿圆子、豆腐花、船点、青团子、八宝饭等等。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名菜有松鼠鳜鱼、清溜河虾仁、蜜汁火方、樱桃肉、母油船鸭、烂糊、黄焖栗子鸡、莼菜银鱼汤、万三蹄、响油鳝糊、金香饼、三套鸭、苏式酱肉和酱鸭等。材料五:清溜河虾仁,南太湖淡水嫩河虾,配苏州特产碧螺春茶叶,清熘而成。此菜茶香清醇,虾仁鲜滑,令人回味无穷。松鼠鳜鱼,采用有太湖石斑之称的太湖鳜

10、鱼加以精细刀功刻花而成。经油炸、淋汁后吱吱有声,形似松鼠,经道光皇帝御笔赐名而得,乃江南最为著名松鹤楼的佳肴上品。 (以上材料摘自网络,有改动 )9.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湖及其它众多的水系,给苏州带来了丰富的美食资源尤其是鱼资源,所以自古苏帮菜中,鱼是重要的原材料。B.菜肴口味原来是南咸北甜,南宋迁都后,慢慢发生了变化。C.乾隆帝南巡时,曾到松鹤楼做客,吃完之后非常满意,称赞其为天下第一食府。D.苏帮菜包括各类特色小吃和名菜,是全国著名的菜系之一。10. 从上述几则材料列举的美食中任选一种,参照材料五对于清溜河虾仁和松鼠鳜鱼的描写,写一段介绍性文字。(3

11、分) 11.阅读陆文夫美食家选段,回答问题。(3分)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美食家中人物)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连串的切口:“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 联系此选段及上述材料三,说说苏帮菜有什么特点?体现了苏州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3分) 忆江南 清沈朝初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1)这首词写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