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73837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4文学名著 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4 文学名著一、(2013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蕙芳,吴荪甫进来,对蕙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里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E.

2、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解题指南】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侧重检测考生的识记能力。这种题型都是一个选项对应一部名著,常在故事情节、经典细节与精彩对白等方面设题,选项主要有两种类型:细节型和理解型。细节型,即考查名著中与人物、情节有关的某个或某些细节;理解型,即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艺术特点等相关需要理解的内容进行考查。【解析】选AE。A项,原著说“终于有一天克明在觉慧的房里读到了周报和觉慧的文章。克明不说什么,只是冷笑一声就走了。不过他并没有报告祖父”,可见“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是不正确的。E项,

3、原文说“母亲死后的第二天,欧也妮有了一些新的理由,依恋这所房屋发觉老父对自己那么温柔体贴,她以为过去错看了老父的心”,可见“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是不正确的。2.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袁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答: 【解题指南】相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对主要情节烂熟于心。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

4、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做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本题属于第二种,以点带面,考查对名著的了解程度。【解析】文段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六回,其主要情节是: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李傕、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而心生私念,离袁绍而携玉

5、玺赴江东。曹操坚持讨伐董卓,袁绍反对追击并认为大事已成,洛阳已经占领。于是不思进取留驻洛阳。曹操愤怒,自领将士追击,由于兵力欠缺又除贼心切,中了李儒伏兵之计,大败而回。他埋怨袁绍“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又因为兵败且联盟军名存实亡,于是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联盟军正式解散。荆州刺史刘表向孙坚讨玉玺,双方交恶。答案:袁绍得知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情节要点:孙坚发誓他没有得到玉玺。袁绍叫来从孙坚营中逃出的军士对质。孙袁双方欲动手,被众诸侯劝住。(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焦大因何事醉后骂人?

6、宁国府怎样处治焦大?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答: 【解析】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焦大是一个身处下层而又非同一般的老奴,他是与宁、荣二公一同出生入死、冲杀征战的“老人”,曾舍生忘死地救过主子,是个有恩于贾府的老奴。但时过境迁,对于风烛残年的老焦,贾府表现出的是薄情寡义,无怪乎“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一味的好酒,喝醉了无人不骂”。后来所骂之人牵连渐多,贾蓉、贾珍被当众揭短,当然醉而大骂的焦大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被众小厮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焦大借醉骂之机揭短亮丑,是贾珍掌管的宁国府对待劳苦功高的老奴薄情寡义的必然结果。答案:宁国府半夜派焦大送客回家。情节要点:贾蓉骂

7、了几句,叫人将焦大捆起来。众人将他揪翻捆倒,拖到马圈里。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意思对即可。)二、(2013江西卷)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论语)B.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对大卫的管教近乎残忍,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大卫科波菲尔)C.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D.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他四处冒险,上演了很多闹剧。他大战风车,以致连人带马摔在地上,折断了长枪。(堂吉诃德)【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能力。给大卫挂“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的不是大卫的继父,而是寄宿学校的校长克里古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