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773760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 余弦、正切函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8.1.2 余弦、正切函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边的比(二)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重、难点重点: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表示余弦、正切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什么是锐角A的正弦?(结合图6-8回答)2填表 3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关系?4当角度在090变化时,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变化规律?5我们已经掌握一个锐角的正弦是指直角三角形中该锐角的对边与斜边

2、的比值那么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如何呢?在锐角三角函数中,除正弦外,还有其它一些三角函数,本节课我们学习余弦、正切(二)整体感知余弦、正切的概念,也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工作都十分重要教材在继第一节正弦后,又以同样的顺序安排第二节余弦、正切像这样,把概念、计算和应用分成两块,每块自成一个整体小循环,第二循环又包含了第一循环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对比,便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1 引入余弦、正切概念本节课我们研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首先应思考:当锐角固

3、定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两直角边的比值是否也固定?因为学生在研究过余弦、正切概念之后,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口述证明,并进一步猜测“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一定是余弦、两直角边的比值一定是正切和余切”如图6-10,在RtABC中,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 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2. sinA与cosA的关系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3锐角三角函数把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给出,使学生茅塞顿开,初步理解本节题目问:锐角三角函数能否为负数?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四)总结扩展请学生小结:本节课了解了正切、余弦的概念知道特殊角的正切余切值及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本课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结合 四、布置作业1看教材,培养学生看书习惯2教材中习题A组2、3、5、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