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73350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届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东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 审题人: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文言实词(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 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 抓纲务本,教学之道5.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6.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7.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

3、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8.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9.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11.

4、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君之患于军者三12.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C项伯即入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14. 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即入见沛公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

5、此屋D见笑大方 冀君实或见恕也15.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16.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中绘殿阁,类兰若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17. 与“弥天大谎”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18.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 B其事体莫须有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19. 与

6、“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D内狼于囊20.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失期,法当斩 B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21.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人穷则反本22. “去”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 C公然抱茅入竹去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23. 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

7、刑人如恐不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 D喜不自胜24.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适得其反 C适为虞人逐 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5. 与“罄竹难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乃丹书帛曰“陈升王”C王右军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29题。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

8、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

9、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0、/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

11、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

12、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033题。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

13、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3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