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349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应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轮复习习 假说说演绎绎 l1.假说演绎法的流程 l2.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l3.萨顿假说的内容、方法? l4.摩尔根做了什么实验?发现了什么问题?提 出了什么假说?得出了什么结论。 遗传专题之 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更深入理解摩尔根的经典实验过程、结论并加以运用 2.理解假说演绎法并应用 考纲: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关于假说演绎法流程 2.关于萨顿假说 任务一:经典实验再分析 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基因在哪里? 作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 设计实验: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摩尔根 ) P 红眼(雌) 白眼(雄) F1 红眼(雄雌) F2 红眼雌:红眼

2、雄: 白眼雄=2:1:1 红眼 :白眼=3:1 实验分析-结论 红眼为显性 符合分离定律 白眼性状的遗传总与 性别相关联 提出问题:为什么白眼性状 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 (一)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 假设一:位于X的非同源区段(Y上无等位基因) 假设二:位于XY同源区段 假说:果蝇的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二)提出假说,解释实验 (三) 依据假说,设计新实验,演绎推理-测交实验 XAXaXaY XAXaXAYXaXa 后代 红雌:白雌: 红雄:白雄 测交1 1 : 1 : 1 : 1 杂合红眼白眼 XaY 白眼 红眼 XaXaXAY 红眼 XAXa 白眼 XaY 后代 测交2 XAXaXaYa

3、 XAXaXAYaXaXa 后代 红雌:白雌: 红雄:白雄 测交1 1 : 1 : 1 : 1 杂合红眼 白眼 XaYa 白眼 红眼 XaXaXAYA 红眼 XAXa 白眼 XaYA 后代 测交2 假 说 假说:控制眼色的基因 只在X染色体上,Y上没有 图 解 白眼 野生红眼 XaXaXAY 红眼 XAXa 白眼 XaY 实验结果: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果蝇只有白眼 假说说正确 (四)进行实验验证假说测交实验2 摩尔根通过实验把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的X 染色体上,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五)实验结论:控制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得出结论 任务二:经典实验再分析 摩

4、尔根经典实验 摩尔根发现灰体(B)对黑体(b)是显性,长翅( A)对残翅(a)为显性,它们在常染色体上遗传。 用纯合的灰体长翅和黑体残翅果蝇杂交,F1都是灰 体长翅。取F1的果蝇进行了两种方式的测交: F1的雄蝇和黑体残翅雌蝇测交, 后代表现为灰体长翅:黑体残翅=1:1 F1的雌蝇和黑体残翅雄蝇测交,后代出现了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 =42:8:8:42 阅读教材30页黑体字 回归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按照遗传规律,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雄果蝇都 应该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可是,有一天,摩尔根 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

5、一 代中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每 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每2000 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你能解释这种奇 怪的现象吗?如何验证你的解释? 任务三:经典实验再分析 布里吉斯经典实验 阅读教材38页拓展题,相互讨论,提出假说 提示: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个体,从 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 和YO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 ,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表现为雄性不育。 XB O XbXb O(无X) XB Y 致死 白眼雌性可育 红眼雄性不育 致死 配子 P XBY

6、 XbXb 白眼 红眼 XbXbY XBXbXb YO F1 解释: :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 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 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如果含XbXb卵细 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bXbY的个体为白眼雌 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B的精子受精,产 生XBO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 现象。 验证: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 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 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 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任务四:学以致用 2017

7、年全国卷 (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 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 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 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 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 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 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

8、结论) 思路:选择;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 F2,若各杂交组合F2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三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否则不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思路:选择杂交组合做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 ,若正反交雄性个体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两对性状表 现均不同,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任务五: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例2: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 ,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 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棉线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 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

9、,请用示意图表示。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淀粉和碘能否过人工膜 ? 1.两种物质都能过膜2.两种物质都不能过膜 3.淀粉能过膜 4.碘能过膜 膜两侧放置淀粉和碘(模拟教材渗透装置实验 ) 1.2.3.4 任务五:假说演绎法的拓展应用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 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 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 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_ _ _ _ _ _ _ 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 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 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 过; 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

10、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 过。 (注:结果预测应与实验设计一致) 例3(2011大纲卷31题节选)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 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 度的实验思路。(4分) 自变量是温度 因变量是脂肪酶活性 该脂肪酶的最适温度? 假设:该脂肪酶的最适 温度在5565范围内 在5565内设置温度 梯度,分别测量酶活性 1、如果出现峰值,则 2、如果没出现峰值,则扩 大范围重新实验,直至峰 值出现 答案: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包括5565)内设置 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 若所测数据出现了峰值 , 则峰值所

11、对应的温度即为 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 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 ,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 值。 任务五: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1、实验思路就是简单化的实验方案 2、探究性实验,书写实验思路的解题方法:假说演绎法 3、答题套路: 探究性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的考察日趋凸显 解题方法:假说演绎法 (1)找自变量 因变量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结果 (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例4: 2017高考题题 (2017新课标课标 卷.29)(10分) 根据遗传遗传 物质质的化学组组成,可将病毒分为为RNA病毒和DNA病毒 两种类类型。有些病毒对对人类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

12、新病毒出现现后需要确定该该病毒的类类型。 假设设在宿主细细胞内不发发生碱基之间间的相互转换转换 , 请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 的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细胞等为为材料,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以确定一种新病毒 的类类型。 简简要写出 (1)实验实验 思路, (2)预预期实验结实验结 果及结论结论 即可。 (要求:实验实验 包含可相互印证证的甲、乙两个组组) 自变量为两种类型病毒的特有碱基 因变量是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检测 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 病毒? 自变量为两种类型 病毒的特有碱基 因变量是子代病 毒的放射性检测 (2017新课标课标 卷.29)(10分) 假设设在宿主细细胞内不发发生碱基之间间的

13、相互转换转换 , 请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 的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细胞等为为材料, (要求:实验实验 包含可相互印证证的甲、乙两个组组) (1)实验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 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 DNA病毒 距高考还有96天,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有 踏实肯干绝不服输的意志和全身心投入付出备考的老师, 平常考试我们

14、都能考670-680分,那么我们高考能考多少 分? 假设:高考总分700分 请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考点 分离定 律与基 因突变 结合, 推测表 现型之 比,补 充实验 设计 结合基 因突变 ,考察 自由组 合定律 ,考查 补充设 计和对 思路、 结果结 论等的 全程设 计。 以实验 设计的 方式考 查自由 组合定 律的条 件 基因频 率计算 ,随机 交配后 子代基 因型比 例,纯 合致死 及基因 分离定 律进行 综合考 查 设计实 验并预 期结果 和结论 ,判断 基因的 位置, 考查基 因分离 定律 从性遗 传,基 因位置 的定位 ,伴性 遗传中 XY同源 区段上 的基因 型 考察实 验的分 析和解 释,考 查实验 设计, 基因定 位和显 隐性性 状的判 断 近年全国卷1中遗传考查 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据此对 DNA分子如何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提出如下三种假 设 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 的DNA亲代链的去向。过程: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 ,其DNA分子均为14NDNA( 对照),在含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 杆菌,其DNA均为15NDNA( 亲代),将亲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