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276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题型增分策略课件:题型一 选择题 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法六 妙用地理规律 1.方法概述 地理规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高考 常考的地理规律主要是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 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这五个自然地理规律必需 全面掌握和理解,并根据这些地理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其解题的一般 思路如下: (1)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2)回忆相关规律的完整表述; (3)调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试题要求进行作答。 2.增分策略 (1)妙用分布规律 地理分布规律包括“时、空”两个方面,即包括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分

2、布规律。两 个地理规律需要相互结合,综合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如世界 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 ,冬季相反。 【典题试做1】 (2019选考备考仿真)水闸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闸门 控制流量 和调节调节 水位的低水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闭闸门 可以拦拦洪、挡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 满满足灌溉溉、发电发电 、航运、水产产、环环保、工业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闸门 ,可以 宣泄洪水、涝涝水、弃水或废废水,也可对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如图图是不同河段设设置 的水闸闸示意图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处闸门的主要作

3、用是( ) A.防止海水倒灌 B.提高水位,保障通航 C.拦蓄泥沙 D.保障供水 (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丙类闸门被迫开启的时间是( ) A.1月 B.3月 C.6月 D.10月 【方法指津】 第(1)题,不同位置的闸门(或水闸)的主要作用有一定规律。由图可知 ,甲处的水闸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该处的水闸主要作用是防止海水倒灌,不具有提 高水位,保障通航、拦蓄泥沙、保障供水的功能;B、C、D项,是普通闸门的功能, 但该处闸门位于入海口处的背景更为重要,故选A项。第(2)题,丙地闸门是连接长江 和泛区(滞洪洼淀)的水闸。当该闸门以上河段水位暴涨的时候,闸门必须开启。图中 丙类闸门被迫开启时,是长江

4、水位很高时,长江汛期较高水位的6月份,故选C。 答案 (1)A (2)C (2)利用演变规律解题 演变规律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 必然趋势,如我国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4、5月在华南,6月在江淮,7、8月在东北、 华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典题试做2】 夏季风进风进 退早晚会给给我国东东部地区降水带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图是 110E120E区域夏季风风前沿进进退等纬纬度线线示意图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东北北部 B.华北地区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 (2)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

5、象的年份是( )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95年 【方法指津】 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 以归纳“三停”“两跳”“一退”。“三停”:“一停”是4、5月份雨带停留在南部 沿海一带,我国华南地区进入雨季;“二停”是6、7月份雨带停留在江淮地区,形成 “梅雨”;“三停”是7、8月份雨带停留在东北、华北地区,多暴雨。“两跳”分别 是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江淮地区(一般在5、6月),从江淮地区再跳到东北、华北地区( 一般在7月中旬)。“一退”是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到长江以南; 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此外,受夏季风的强弱

6、、进退的早晚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很快被推移到北方地区,我国易出 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地区,我国易出现北旱南 涝。解题时要看清雨带分布的地区和停留时间的长短,从而确定“南旱北涝”出现的 时间。 第(1)题,从图中等值线可以读出,夏季风到达的最高纬度为45N左右,应为华北地 区。东北北部在50N以北,江淮地区、华南北部纬度较低。选B。第(2)题,我国夏季 的降水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它分布在夏季风的前沿。由图中可以看出,与其他 年份相比,1955年雨带分布在35N以北地区的时间长,而分布在35N以南地区的时间 短,易造成“南旱北涝”。选A。 答案 (1)B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