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1768689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俗河_平安县城美丽新村文明乡镇_肖中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 共4页 湘潭日报/2009年/8月/20日/第004版 三农专版 易俗河:平安县城 美丽新村 文明乡镇 肖中华 李美霞 刘蔚 楚丽 易俗河镇,湘潭县县城所在地,古称“洛口”。相传乾隆皇帝(一说为明朝正德皇帝朱照南,待考)下江南时曾在此住了一宿,因而得名“一宿河”,后取移风易俗之意而称之为易俗河。唐天宝八年在此建县城,明清为湖南重要“米市”,有金霞山、白云峰、九龙山、砚井等名胜古迹,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和中共湘潭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昭植的故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皇帝的下榻之地,易俗河古时的繁荣,今人已无曾领略。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新中国成立60年

2、,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易俗河所发生的巨变。在历届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努力建设下,易俗河正逐步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外来者投资兴业的热土,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齐发展的典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易俗河这个千年古镇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加速,天易示范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易俗河镇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站在全新的起点,该镇党政一班人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党委书记杨欣荣说:“在湘潭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易俗河镇全境都进入了天易示范区的范围,虽然示范区的建设刚刚启动,但不管采用何种管理体制,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都应当珍惜时机,抢抓机遇,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用

3、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用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推进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举全镇之力,为示范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服务园区建设的同时全面提升县城管理水平,提高居民整体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用5-10年左右的时间,把易俗河建成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生活幸福的投资乐土、宜居家园”。 1.平安县城 1995年,湘潭县县治移址易俗河,为易俗河的发展带来了百年难得的机遇。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迁城后的头几年,金城歌舞厅的靡靡之音、传销之都的远播之名,让易俗河一度成了花天酒地、乱象叠出的代名词。 躁动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

4、当地党委、政府执政者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经营易俗河镇,努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 当年县城搬迁前后,易俗河共有1700多户拆迁户共6000余人,这一群体为县城搬迁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何妥善解决好拆迁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易俗河镇政府为拆迁户做了大量工作,如在城镇低保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特困户实施困难救济,实行免费就业培训并推荐就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绝大部分拆迁户得到妥善安置,逐步过上了稳定、安康的生活。拆迁户王建业,目前在县城拥有一幢造价100多万元的楼房,另外还有两个共160多个平方米的门面。王深有感

5、触地说,县城搬迁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路修好了,人气旺了,只要你有经济头脑,肯吃苦耐劳,日子无疑会越过越红火。 易俗河镇历届党委、政府负责人深知,只有从民生的角度重点解决好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易俗河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安宁,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吸引外来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作为县城所在地,320国道、107国道、湘江绕城而过的热闹乡镇,易俗河拥有近7万常住人口,每年流动人口上万人,这无疑给这个城市的治理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曾有一段时间,易俗河镇全年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约占到全县各类案件发案总数的50%左右。 第2页 共4页 为扭转这一局面,给城区百姓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2008年

6、12月,易俗河镇治安巡逻大队的队员被安排到易俗河派出所统一管理,使全镇原有的巡逻水平从非专业、人员少、力量小实现了专业化,力量迅速加强。从2009年5月1日开始,易俗河派出所重点加强了城区治安防控,县公安局配发了3台巡逻警车、3台巡逻摩托车,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巡逻队伍(其中11名专职巡逻民警、6名镇政府巡逻人员、26名治安巡逻队员以及4名电子监控工作人员),分三班全天24小时在城区各处巡逻。这支堪称易俗河镇历史上最好的巡逻队伍,为全城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5月份,易俗河城区共发生“两抢一盗”刑事案件34起,而去年同月发案77起,减少43起。家住赵家洲社区居民楚雄发反映,以前骑电动车出

7、去,总是担心车被盗、财物被抢。现在看到时不时有警车在街上巡逻,明显感觉到出行比以前安全多了。 为了更好地担当起全城卫士的职责,易俗河派出所巡逻中队队长罗军民自己创作了巡逻队员之歌,印发了上千张警民联系卡,卡上有巡逻民警的电话,方便老百姓联系。今年6月5日凌晨1点多,巡逻民警接到五洲通宾馆保安电话,称一名客人钱包被抢,嫌疑犯正往门口逃跑。正在街上巡逻的民警谭青松、徐柏林立即调转车头,在3分钟内赶到事发地,与众人一起将嫌犯制服,将其带回所里审讯。 为了将易俗河建成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罗队长介绍,下阶段,巡逻队将与小区保安、的土司机密切合作,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努力将易俗河建成和谐安宁城区。 2

8、.美丽新村 平坦的水泥路进组入户,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引人注目,西瓜基地、蔬菜基地与水田里的禾苗相互辉映,漂亮的村部、休闲的凉亭,行走在如今的易俗河镇河洲村,新农村气象扑面而来。很难想象,2007年新农村建设之前,河洲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没有村部,没有集体收入,村民主要靠养几头猪、种几分地、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2007年河洲村列入湘潭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村支书周子奇的带领和捐资下,村里首先建起了会议室、活动室、资料室等设施齐全的村部,硬化了15.6公里村组道路,并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西瓜基地、蔬菜基地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两者的面积今年分别达到了220多亩和200多

9、亩。蔬菜种植大户赵德科介绍,5月丝瓜等蔬菜价格高时,批发价每公斤达4元多,蔬菜收入亩平逾3000元。今年,村支书周子奇还私人投资,在村主干道建了40盏太阳能路灯。村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感慨地说,活了大把年纪,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家门口走上以前只有在城里才有的水泥路,看到这以前从没见过的太阳能路灯。 河洲村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这几年来易俗河镇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易俗河镇共投资上千万元,挖山塘,修渠道;投资3000多万元,硬化道路20多公里,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投资54.3万元完成人畜饮水项目建设,解决了1050人饮水难题;新建沼气池100多个;14个村完成农

10、网改造,农民用电问题逐步解决。 在对列入县、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重点建设的同时,易俗河镇还充分发挥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目前河洲、京竹、银塘等涓水沿线的蔬菜基地已基本连成一片,面积上千亩。种蔬菜挣钱已成为当地农民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与此同时,易俗河镇还积极引导农民发挥城郊优势,以农家庭院为阵地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涌现出了河洲村、上马村、赤湖村、京竹村等一批农家乐休闲观光基地,逐步形成一条环绕城郊发展的特色休闲农业经济带。农家乐贤能山庄由上马村村支书罗雨金投资600余万元建成,已形成集吃、住、玩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能常年解决40多人就业,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农副

11、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30余万元。2008年该农家乐共接待4万余人次消费,收入80多万元,创税12万余元。 2008年,易俗河镇实现农业增加值6908万元,比新农村建设前的2005年增加1176万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26元,比2005年增加1376元,增长38%。 3.文明乡镇 每天晚上7点多开始,只要天气允许,在易俗河白石广场、凤凰路沿线等地,成百上千的居 第3页 共4页 民不约而同地从屋里走出来,集中到一起劲头十足地跳起了广场舞。优美的旋律、整齐的动作、此起彼伏的笑语欢声,传递着这个城镇的居民文明、健康的生存状态。 受城区广场文化的影响,易俗河农村文明之风也方兴未艾。6月2

12、4日傍晚,记者慕名来到易俗河镇最偏远的杉荫村乡村舞厅。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100多个平方米的舞厅装饰得很时尚,霓虹灯下,立体感很强的音乐声中,刚刚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农民,在设备丝毫不亚于城里的舞厅里一对一地跳到了一起。让记者忍俊不禁地是,中间还有一对不足6岁的男女小朋友在像模像样地边跳边做着舞蹈中挽花的动作。这一舞厅由该村村支书陈艳辉投资9万多元装修,于今年5月正式开张,目的是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把村民从麻将桌旁拉回来。35岁村民冯建华基本上每天都来跳舞,首先因为不会跳,有点羞羞答答,后在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越跳越起劲。“以前农忙之余,除了打牌便没什么消遣。而打牌不仅输钱,还影响家

13、庭和邻里关系。现在改为跳舞了,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身材,一场舞下来,浑身轻松。”杉荫村乡村舞厅一开张,生意便好得不得了,下午一般有三四十人,晚上五六十人,不仅是本村,甚至邻村村民翻山越岭走10多里路,也赶过来凑热闹。 这几年来,易俗河镇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先后在河洲、京竹、烟塘等村建立村级文化室,购置了电视、VCD、广播等设备器材;在河洲、京竹等村组建腰鼓队。经多方努力,目前全镇群众文化设施健全,镇域内文化娱乐场所达到200多家,有演出团队4支,管乐队3支,舞龙舞狮队17支,社区腰鼓队7支,农村电影队1支,镇社、镇村文化网络初步形成。目前易俗河镇农村广大居民,包括困难群众

14、,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 行走在易俗河镇的大街小巷、田间乡野,文明消费、健康休闲,让人随处感受到这个2009年元月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的易俗河的文明之风。 4.队伍建设 易俗河镇党委书记杨欣荣来易俗河镇之前,曾在湘潭县别的乡镇任过党委书记。这次来城关镇任职,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让杨书记感到欣慰不已的是,易俗河镇有一支更加敬业爱岗、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 这几年来,易俗河镇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按照湘潭县委“建设五好班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人标准配备队伍和班子。 2008年年初,易俗河镇对站办所和管区干部进行了部分调整,进一步配优配强中层

15、干部队伍。有3名机关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调入县直机关工作,有2位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此举大大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易俗河镇党委班子成员7名,平均年龄39岁,其中5人文化程度为本科及本科以上。镇政府机关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08人,占干部总数的78%。 令杨书记感触很深的是,以前开会、协调占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到易俗河镇后,杨书记惊喜地发现,各站办所都在自觉地尽职尽责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自己可以一心一意谋划全镇发展大局。 像民政所所长郭佳强,去年冰冻灾害期间,他和同事们连续10多天奋战在抗冰救灾第一线,直到大年三十上午11点半才回家过年。2008年1月27日,郭所长接到县民政局电话通知

16、,要求易俗河镇部分参战、退役军人等9万元的生活补助和大病医疗救助费2月1日前要全部发放到位。放下电话,郭佳强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因为冰冻,电子银行业务停滞,一连几笔下拨到民政所的资金都被封冻而无法到账。可是天气愈寒冷,困难群众对救济款的需求就愈急迫。情急之下,民政所三名工作人员顾不上自己家里并不宽裕的经济条件,纷纷拿出积蓄,甚至是通过个人借贷凑齐了这笔款项。在1月28日上午,将这笔补助及时发放到位。紧接着更艰巨的任务摆在了郭所长面前农村五保户上半年生活费2月1日前要发放到位,共计18.55万元。郭所长找领导商量后,从政府救灾款中暂借一部分,加上已到账的9万元拨款,还差5万元。他一咬牙,以个人名义贷款5万,终于在1月30日将易俗河镇371名五保户2008年上半年生活费发放到位。2月1日,所有五保户和472名低保群众领到了每人50元冰冻灾害补贴。2月4日,22户房屋倒塌的 第4页 共4页 灾民接到了倒房户救济款9天时间内,388590元救济款全部及时发放到位。因工作表现突出,郭佳强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湘潭十大人物之一。镇政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