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60027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A. 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B. 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 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 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详解】因其母是正后,少子辛是嫡长子,得以继承王位,说明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D项。“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是在夏朝建立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商朝时期没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点睛】

2、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A. 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 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C.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 汉初经济恢复较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犁、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

3、故B项正确。A项,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排除。C项,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故排除。D项,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不能直接得出汉代经济水平,故排除。3.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 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B. 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 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D. 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需要,表现出随意性,没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答案为D项。明朝内阁是秘书机构,不是决策机构

4、,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内阁的职责权限,排除B项;制约皇权与人员的多少、品级的高低、选派的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点睛】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4.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 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 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

5、批判【答案】A【解析】【详解】“六经责我开生面”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意思是明朝亡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整体两句表明了他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呼唤“政治变革”,排除B;材料表现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与“人性本善”无关,排除C;材料表现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并非批判社会现实,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王夫之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即可。5.19世纪70、80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

6、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A. 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 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 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D. 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教民冲突的案例比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故C正确;A项中“普遍反感”,说法绝对,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材料中只是说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并没有提到妨碍近代化,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6.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

7、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A. 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C. 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D. 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但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不合题意;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不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反抗,进入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项不合题意。7.1931年的一份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

8、“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A. 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B. 明确了纯洁革命队伍的原则C. 未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D. 体现了右倾路线的错误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1927年底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材料中“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显然是主张苏俄革命道路,未能体现出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C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不是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对于革命队伍纯洁问题,B错误。右倾路线的错误主张是大革命时期放弃革命领导权的做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错误。8.下表为197119

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A. “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B. 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C. “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D. 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文革”后期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学生数尽管有起伏,但总体来看有一定增长,说明“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故答案为C项。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形成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从学校数来看,1972年低于1971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排除D项。9.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

10、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B. 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C. 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D. 乐于从事罗马法普及工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学家在探讨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同时,还将法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担负着解决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选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后一部分,错误;C选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前一部分,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普

11、及工作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A. 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B. 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C. 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D.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正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说明农村逐渐城市化,B正确;材料说明的不是农业近代化,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圈地运动的影响,C

12、错误;材料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错误。11.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可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A.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B.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C.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D.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各邦在议会中的权力并不均衡,普鲁士占据主导地位,故A排除;材料没有关于帝国议会的内容,因而也就体现不出联邦议会议案须经帝国议会批准的内容,故B排除;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构

13、成体现出其为联邦制国家,而在25个邦构成的联邦议会中,普鲁士占据了58席中的17席,与此同时,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这说明普鲁士拥有对联邦议会的否决权,体现出普鲁士的主导地位,故C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关于德意志联邦议会的人员构成、否决议案的标准,难以体现出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更体现不出皇帝与各邦的关系,故D排除。【点睛】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由22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事实上,德意志各邦已成为联邦政府的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立性,上述规定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12.美国电影的繁荣时期分别是19

14、29年、1957年、1973年、1979年和2000年。这些年份都是美国经济下行的时候,其中许多知名的电影公司都是在那段期间建立起来的,例如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华纳兄弟、米高梅等。关于1929年电影繁荣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说明新政刺激消费已初见成效B. 反映人们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C. 体现美国人民淡定应对危机的心态D. 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大量工人失业,失业人数增长会在电影中寻找精神寄托,心里慰藉和消磨时间,故B正确;新政是在1933年开始实行,而且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新政,新政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工业的上升,失业人口的减少,故A排

15、除;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人民面对经济危机时是消极的心态,故C排除;材料中并没有看出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故D排除。【点睛】美国经济萧条,如下产业发展较好:1、廉价百货。无论如何萧条,生活得继续,用不起好的,便宜的还是要用的,生活必须品的需求丝毫不受影响,穷人多了廉价商品反而需求大了。2、烟酒业。失意人多了,这类人群只增不减,当然指的是中低端的烟酒业。3、娱乐游戏产业。失业人群多了,待业在家的人多了,需要寻找精神寄托,心里慰藉和消磨时间。4、博彩业。大家都懂得,失意的人总想靠运气翻身。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対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鉻。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新視野等材科二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