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59982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确凿(zu) 脑髓(su) 气氛(fn) 倜傥(tn)B殷红(yn) 骊歌(l) 讪笑(shn) 炽痛(zh)C澎湃(pi) 屏障(zhn) 诧异(ch) 祈祷(do)D崎岖(q) 污秽(su) 深邃(su) 荒谬(mio)2.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可歌可泣 来势凶凶B、气冲斗牛 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 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一反即往 迥乎不同D、当之无

2、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阵轻风拂过,枝头的果子津津有味,令人垂涎。B、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C、柜台里的点心有二十几种,真是不计其数。D、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5. 下列句子

3、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因为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因素。音乐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二者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则是“看”的艺术。ABCD6.按要求填空(题1分,其他每空1分,共8分)。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木兰诗一诗中与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

4、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似的诗句是: , 。7.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是 。其他两部作品分别为 和 。8.综合性学习。(6分)4月16日,岳西中学1700多名师生,开展了以“绿色环保,文明远足”为主题的“君山一日游”远足活动。下面请回顾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过程:(1)一路上,我们为了宣传这次活动的意义,向社会展示我们良好的形象,每个班都拟了一些口号,请将本班的口号写一条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来到君山公园,我们参观了不少名胜,请你说出其中最喜欢的一处名胜,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3)来到学校,我们每

5、个人都谈了这次远足活动的感受,请你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30字。(2分) 二、阅读与理解(4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9这首诗构思巧妙,不着痕迹,连用了哪五个地名?(2分)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6、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1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稍稍宾客其父( )(3)泯然众人矣( ) (4)称前时之闻()12翻译句子。(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3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C并自为其名D余闻之也久14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2分) 15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1分)外

7、婆的小河 谢志强“前边有一条小河。”外婆肯定地说。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衣。“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外婆坚持道:“没错,是有条小河。”我笑了,说

8、:“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出来。”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但她仍说:“是有条小河。”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大概该有条小河吧。”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呢。”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我便说:“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

9、衣服。”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说:“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我心不在焉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走过七幢楼房,面

10、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一片片菜畦,绿油油的,十分醒目。果然,楼群尽头显出一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的树丛草丛将河面遮挡得时隐时现,窄窄的河面还漂浮着水葫芦之类的植物。可是,小河就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外婆乐了,说:“是哦!”我疑惑了:“这么多日子,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外婆慈爱地笑了。我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天地,她颇有权威地向我介绍这个世界。这时我疑心自己陡然衰退了,我那天真、我那好奇、我那敏感,似乎都消磨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之中。(11)我惊愕了,原来真有这样的一条小河。而我,曾一直那么自信。16.第段中,外婆为什么“肯定地说”前边有一条小河?请联系下文回答。(2分) 17.对于外婆说

11、的那条小河,“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18.从第、段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2分)(1)“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2)“是哦!” 19.第段对楼群尽头那条小河的描写,有什么用意?(2分) 20.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父亲的自行车 曾业桃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