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759685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F E ATURE l 专栏 企业如何推动 “ 一 带一路“ 跨文化交流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 不能仅仅依靠商业逻辑参与 “ 一带一路” , 更应该充分利 用各种平台, 加强与其他国家企业的文化交流, 相互借鉴和吸收 文 , 戴有山 2 0 1 5年是 “ 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转变为 西方和东方的风土人情 、文化魅力。在跨国文化 实际行动的元年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真正产生 交流中, 中国企业应具有世界眼光 。“ 一带一路 ” 实效离不开沿线国家通过共商 、 共建 、共享机制 沿线 国家有 6 0多个 ,人 IZ l 4 0多亿 ,发达 国家 实现各自战略的相互对接。在此背景下 ,企业与

2、 和发展中国家同在 ,宗教信仰繁多 ,人与人之间 组织的活动将最为频繁和活跃 ,企业应适应文化 由于利益不同 、 观念不同 、 信仰不同,难免会发 交流格局的转变趋势,在国际合作和交往中积极 生冲突和矛盾。中国人应该了解和掌握中外的重 承担其必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义务。 大历史事件 、中外名胜古迹 、哲学宗教 、音乐绘 画 、 社交礼仪等, 这样才能成为促进 “ 一带一路” 了解文化差异 , 创造文化交流的氛围 文化交流之桥梁,学习先进文化之先行者推介 中国企业与组织首先要充分认知 中国的文 中国文化之志愿者。 化精神和 内涵。例如追求人与 自然 、人与人 、人 3 0 多年来 , 我国企业与欧

3、美国家交往较多 , 与 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 的基本特点 ,知 融合度高 ,管理文化比较也更充分。将以中国为 天 、知人 、 知己之道,集中体现 中国文化的精神 代表的东方和 以美 国为代表的西方作为世界两 内涵;又如中国文化关注天人关系 ,不主张片而 大文化阵营虽然过于简单 ,但从实践和管理的角 征服 自然 , 主张天人合一 、 和谐 ,人要遵循 自然 度看 ,分析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存 “ 一带 法则 ,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中国文化 一路”经济共建 中给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系。 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 提倡 “ 仁”、 “ 义” 但是,文化差异在 “ 一带一路”范 围内

4、更 的精神 ,推己及人 、求同存异 、与人为善 ,达到 加复杂 ,即便在 中华文明圈内,中国与新加坡 、 人际关系的和谐。 日 本 、韩国也不尽相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特定 不仅要深刻地 了解 自己的文化,也要了解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宗教 、 司法等各方面的内涵 , 7 6 C H IN A C IV I 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FE ATURE I专栏 其中文化的差异是关键 因素之一。要进行跨国文 工作之一是提 高企业与组织成员 的文化素养和 化交流 ,首先就要对国外文化进行详细的研究。 人文精神 ,以包容 、平等的姿态与世界各 国企业 开展跨 国文化

5、交流的实证研 究和企业跨 国并购 员工和民众进行文化交流 。同时 , 跨文化 国际合 后的文化研究,可以总结 出一些值得国际化企业 作和交往中,企业与组织应对外来文化具有批判 与组织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管理水 创造 意识 、鉴别能力 ,以及解读各种文化差异性的观 条件 。 念 、 符号和象征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借鉴和吸收 当今世界,2 3以上并购后的企业未能实现 西方的文化精髓 ,并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所期望的商业价值 ,2 3以上的并购企业失败源 这就 要求企业与组织成 员具有较深厚的文化 底 于并购后整合过程的文化冲突 ,并购后两家企业 蕴 、独立的人文精神 。 最难整合的是企业

6、文化的整合 。从我国 目前情况 改革开放 以来,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质变 : 来看 ,有条件进行跨国投资的大公司 已经开始重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被动走 向主动,从引进文化 视对 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 ,但对国外文化的研究 到推动文化走出去,从弱势走向强势 ,从世界文 却相对缺乏。 化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 民族觉醒 , 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历史上 ,中华 以人文精神焕 发创新活力 文化几度领先于世界, 如今又迎来文化复兴的巨 加快与沿线 国家文化沟通 大机遇,企业与组织在此洪流中责无旁贷。 “ 政策沟通” “ 道路联通” “ 贸易畅通”“ 货 币流通”“ 民心相通” 五个方而是

7、对 “ 一带一路” 找准 “ 保持自我” 与 “ 适应他人” 的要求,我国企业积极推进中国与 “ 一带一路” 之闻的平衡点 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通道的建设 , 其 中的 “ 民 管理人员在国外 的文化环境中既要注意 “ 适 心相通”更是责无旁贷。 应他人”,也要 “ 保持 自我”,关键是找准二者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 比较 ,人 文精神是特 之间的平衡点 。 “ 适应他人”是真正理解 、 尊重 色之一 ,而较少宗教 、民族色彩。 “ 一带一路” 东道国的文化 ; “ 保持 自我”是坚信本国优秀文 建设 的基础是 以人文精神加 强加快 与合作 同之 化的特色魅力与影响力 ,并把它变为自己的竞争 间

8、的深入沟通与相互了解。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力。冈此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把 中西方 为:人的思想道德 、心理素质 、学识修养 、人际 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多元企业 交往 、 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 。 长期以来 , 文化 。 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 ,中国社会普遍存在重功 跨国文化 管理 的关键是人 的管理 ,对人有 利 、轻价值 、重理性 、 轻人性的世俗态度,这是 效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体系的开发利用。在 导致一些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 爱国主义精神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天 I 素 ,有 高尚的道德情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原 意识地培养跨文化

9、的经理人,同时要实行开放的 【天 l 。 用人体系 ,尽量依靠当地人和意见领袖,借助他 从微观 层面,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 们的优势发展企业与组织的事业。 C H I N A C IV I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7 7 F EATURE I专栏 民族觉醒 , 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历 史上 , 中华文化几度领先于世界, 如今 又迎来文化复兴的 巨大机遇 , 企业与 组织在此洪流中责无旁贷。 跨文化培训是 解决文化差异 、做好跨 国文 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 我们在这些方面和 国外有不小的差距。可以通过跨 国文化研究并进 行跨国文化培训 ,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

10、 ,提高管 理人才跨文化能力。成功的国际业务人员要具备 相关性格特征 、 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等素质。如 何评估国际人才并据此派出海外 工作人 员是跨 国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企业一开始就选拔合适 的人才从事国际业务,将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 场开发的成功率,大幅度减少国际人才培训经费 和节省时间与精力投入。 充分利用经贸与文化交流平 台 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跨 国文化沟通是 国际化企业与组织生存 的 重要前提 ,解决跨 国文化 问题 的有效方式便 是 加强相互 间的沟通与交流 ,有效实施跨国文化 沟通的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主 导或 引导举 办的各种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参与 ,促进相互 了解。

11、目前中国与 “ 一带一路 ”沿线 国家能够利 用的文化交流平台主要有 :中国与沿线国家如伊 朗、埃 及等 国互办的 “ 文化年” “ 2 0 1 5中国 一 巴基斯坦友好交流年”等 ;经贸与 文化 贸易展 会平台有 “ 西洽会 一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 新 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丝绸之路( 敦 煌 )国际文化博览会” “ 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 会之丝绸之路文化创 意产 品交易会” “ 广东 2 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博览会”等 。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商业 逻辑参与 “ 一带一路”,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平 台 , 加强与其他国家企业的文化交流 ,相互借鉴 和吸收。有理想有远见的企业应着 眼于大局 ,着 眼于未来和长远利益,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统 一 ,在文化交流 中让企业特有的文化理念 、价值 观念、沟通方式与世界接轨 ,共同创造新的管理 文化。匡 f 鲁 仵 蜢 蟠 壹 霹 - T) 戴有山 中央文化管理千部学院副研究员, 著有 文化战 争 7 8 C H I N AC IV I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