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59059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概要来源:阳光海南网时间:2014-11-06一、规划总纲(一)乡村旅游的界定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特有的农耕文化、人居环境、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及其自然本底为基础,以城镇居民为主要消费市场,以满足居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为目的,以农民通过不同形式参与经营和服务为运营模式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海南省(不含三沙市)的乡村地区。本次规划不涉及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海域。(三)规划性质本规划为区域性的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属于宏观战略性规划,是指导海南省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及营销的行动纲领。(四)规划定位海南乡

2、村旅游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海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海南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建设海南“度假天堂、幸福家园”的重要举措。(五)规划期限近期:20142016年,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启动期远期:20162020年,乡村旅游全面发展提升期(六)规划原则(一)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原则(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三)坚持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四)坚持整体统筹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原则(五)坚持旅游就业和旅游富民相结合原则二、规划背景(一)区位环境从地理区位看,海南是中国最南端,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省份;从旅游区位看,海南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世界著名度假海岛同区;从经济区

3、位看,海南地处泛珠“9+2”与东盟自贸区“10+1”的结合部,经济腹地宽广;从交通区位看,海南位于南海国际海运要道,交通区位显要。(二)产业环境海南所处的产业环境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是热带农业效益未充分发挥,产品附加值偏低;三是现代工业拉动和辐射的综合能力较弱;四是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政策环境海南所处的政策环境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受惠西部政策,海南省增列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省份之一;二是落地3项重大对外开放政策,26国入境海南免签、离岛免税政策、游艇管理办法相继实施;三是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海南经济特区

4、旅行社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海南省旅游景区景点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旅游价格管理规定5大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关法规,填补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空白;四是审议通过和批准国际旅游岛建设法规17项,着重从推进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五方面优先安排;五是施行了20项土地政策,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四)乡村建设现状海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道路交通新格局雏形初现;二是乡村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是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乡村路网、通讯、引水、供电和供气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服务设施建设现状主

5、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3年6月累计建成生态文明村13988个;二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尚待完善,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旅游补给、餐饮住宿等乡村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的结合度较低;三是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大,“绿化宝岛”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推进。(五)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发展初显规模,琼海、海口、三亚、文昌、琼中、保亭等部分市县乡村旅游发展步子较快。二是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并被列为省重点旅游项目。三是乡村旅游品牌初显效应。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一)热带视角下的资源形成背景(一)地

6、貌类型多样,梯级结构明显(二)海洋气候独特,光热资源丰富(三)山脉长垣纵贯,河川独流入海(四)热带森林密布,生物种类繁多(五)热带农业丰产,生产方式多元(六)少数民族聚居,民俗文化绚丽(二)乡村旅游资源概况乡村旅游资源点共有440个,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共分为5个大类、26个亚类、62个基本类。其中,乡村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点54个,占12.27%;乡村田园景观资源点75个,占17.05%;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资源点221个,占50.23%;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类资源点60个,占13.64%;乡村旅游商品资源点30个,占6.82%。(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1、乡村旅游资源本体评价(

7、1)资源数量多类型广,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2)文化内涵丰历史久,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3)优品资源数量多,具有垄断性和异质性(4)空间密度差异大,具有非均衡性和地域性2、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1)总体上开发数量较少(2)开发层次参差不齐(3)组合性有待提高四、乡村旅游市场现状(一)客源市场调查分析1、人口特征:中、青年所占比例较高;职业构成多样化;客源多来自岛外。2、出游行为特征表现为出游方式自主化、旅游距离短程化、停留时间长、重游率高、旅游动机多元化;东部乡村旅游资源点知名度高于中西部;旅游信息传递中,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并重。3、人均消费较低,多在500元左右。4、旅游感知特征表现为:(1)游

8、客对海南的乡村印象依次为热带水果物产丰富、热带雨林植物茂密、椰风海韵、黎苗风情、传统村落特征明显、水资源丰富和鲜花盛开;(2)最满意的旅游要素是环境,其次是特色活动、餐饮以及娱乐;最不满意的是设施、服务以及交通。(二)乡村旅游市场特征1、旅游市场增长稳定,但总量仍偏小。2、旅游产品主要是高端乡村度假和大众农家体验,呈两极分化态势,出游动机凸显休闲度假。3、旅游季节性较强,淡旺季差异较大。4、旅游消费结构刚性约束较明显。5、旅游市场岛外化特征开始显现。五、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一)战略问题思考1、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条件评价(1)三大优势:热带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关联市场(存量游客)优势。

9、(2)四大劣势:本地市场规模小、乡村基础较薄弱、居民参与能力较弱、乡村旅游起步晚。(3)两大机遇:产品结构调整机遇、旅游投资洼地机遇。(4)两大挑战:乡村旅游同质化,省内生市场较小、旅游市场岛外化。(二)意义与目标1、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

10、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海南省强农富农、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2、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省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旅游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突出热带海岛特色,以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特色小镇、A级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加快构建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之成为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为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做出积极贡献。3、发展目标立足于国家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代背景,构建集乡村观光、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元化

11、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海南省旅游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全面提升全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将海南省整体建设成为国家热带乡村公园、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新样板及省域旅游产业增长极的乡村旅游总体目标。到2016年,培育一批文化突出、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使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预计2016年,海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320元,乡村旅游直接收入25亿元。到2020年,在全省创建35个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

12、风情小镇、100个风情村,发展100个A级乡村旅游点,争取实现全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200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380元,乡村旅游直接收入45亿元。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40万人。(三)战略路径1、空间:分区部署实行“沿海(东部沿海)推进、环城(环海口和环三亚等城市)递进、环山(中西部山区)慎进、平原(北部平原地区)稳进”的分区部署战略路径。2、产品:分类示范完善、提升已有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带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群的发展。3、项目:极核带动实行“集聚三山、联动三河、打造精品”的战略路径。对现有乡村旅游资源点进行整合提升,提高组织化程度,避免恶

13、性竞争、无序发展,克服“规模小、分散化”的经营弊端。突出产品特色和区域规模优势,打造精品,以若干极核带动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4、组织:区域联动实行“省域平台、区域联盟、多品互动”的战略路径。搭建省级乡村旅游支持平台,建立乡村旅游扶持政策体系;进行区域联盟,打破固有的市县行政界限,力推乡村旅游跨区域发展,实现多类型乡村旅游的互联,加强乡村旅游与非乡村旅游景区的合作,共同延伸产业链条。5、市场:蛙跳拓展实行“蛙跳发展、外部引爆、度假引擎”的战略路径。以岛外旅游市场为先导,尤其是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我国北部冬季严寒地区,通过外部消费引爆内部需求的外向型战略,蛙跳式发展。以热带乡村主题度假为引擎

14、,开展“候鸟式”养生、避寒等活动。六、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一)优先提升热带海岛观光类旅游产品1产品特色:融合山谷、河川、地质遗迹、村落建筑、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珍稀动植物的热带海岛风光。2产品组成:热带山谷观光:如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等山脉观光;热带河川观光:如万泉河、昌化江和南渡江等河流,跃进水库、大广坝水库、松涛水库等库区,以及小海等湖泊观光;热带火山观光:如雷琼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马耳火山堆等火山地质遗迹观光;热带村落建筑观光:如洪水村、俄察村和白察村等少数民族村寨,以及大美村、美社村、彩桥村等火山民居观光;热带现代农业观光:如尖峰岭热带农业风情园、兴隆南药观光园和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等

15、;热带传统田园观光:如牙胡梯田、旺巴梯田、白沙木棉等田园观光;热带珍稀动植物观光:如东方县大田坡鹿、八门湾红树林、田心村白鹭、猕猴,兴隆热带植物园等。(二)不断丰富乡土民俗休闲类旅游产品1产品特色:以“农”为基础的具有海南浓郁地方特色的黎苗文化、乡土文化、农事文化等休闲体验。2产品组成:传统民居休闲:如利用十八行村、钱铁村等海南传统民居,开展品茶、听戏、赏花等较为传统的休闲体验项目;新村风貌休闲:如利用永忠新村、南美村、地保村、报白新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三才园村等生态文明村,开展唱歌、垂钓、划船等较为现代的休闲体验项目。农事文化休闲:如利用开心农场和鼎丰芒果基地等,开展播种、耕地、除草、采摘、推磨等农事休闲体验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