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8503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1+1”期末复习套餐复习提纲一、课程性质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独立开设的一门开放教育所有本(专)科的全部专业搜必须选修的专业基础课。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本课程充分考虑山东地区开放教育学员的人文素养、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特点,着重总括齐鲁文化的内涵、表征及特质,探究齐鲁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揭示学习、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介绍、评析古代齐鲁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书画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成就地位,描述、开掘依存、传承于齐鲁大地的文化遗存、人文景观、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和民间技艺的外在形态、

2、内在意蕴。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审美技能,培养其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增进他们热爱山东、热爱家乡的自觉意识和乡土情感。二、教学大纲第一章 引论学习本章,要会解释齐文化、鲁文化及齐鲁文化,了解齐鲁文化发源、发展的自然地理特点。了解齐鲁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了解齐、鲁文化的发源、流变轨迹,熟悉春秋时期齐文化圈、鲁文化圈形成的过程。把握齐文化、鲁文化的不同特点。了解齐鲁文化与秦代政治文化的关系。熟悉齐鲁文化与汉初黄老政治形成的因果。把握齐鲁文化对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有何贡献。了解什么是谶纬之学,以及道家向道教流变的过程。把握齐、鲁文化走向交融并最终汇入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的

3、一个主流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知晓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 齐鲁思想家 了解孔子、孟子、墨子、邹衍的生平经历,把握孔子“礼”的实质、适用范围及实践标准。熟悉仁与礼的辩证关系。把握孟子性善论的内涵。熟悉孟子仁政政治理想和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内涵。把握孟子民本思想。熟悉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的内涵。了解邹衍五德终始学说的内容。了解体现邹衍的空间观念“大九州说”。第三章齐鲁军事家了解齐鲁军事家及其军事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姜太公、司马穰苴的兵学成就。熟悉六韬的思想内容。把握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熟悉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了解檀道济的军事成就。熟悉陈规的城防思想。了解戚继

4、光主要的抗倭事迹。第四章 齐鲁科学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向以天、算、农、医最为发达,而山东古代科学家在这四门基础学科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熟悉其中的代表性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了解鲁班、墨翟主要发明创造的成就。熟悉刘徽九章算术注在中国筹算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把握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的农业科学思想。熟悉扁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了解甘德、何承天、薛凤祚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第五章 齐鲁文学家了解左思的生平经历,熟悉咏史八首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了解刘勰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熟悉文心雕龙的分类、主要内容核心思想。了解李清照的生平遭际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把握李清照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5、就。了解李清照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把握辛弃疾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了解李攀龙的生平经历,熟悉李攀龙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了解王士祯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熟悉王士祯“神韵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孔尚任的生平经历。熟悉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熟悉蒲松龄的生平及思想意识。把握聊斋志异的进步思想倾向和突出艺术特色。了解蒲松龄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六章 齐鲁书画家了解王羲之的家世、生平。把握王羲之楷书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史上的重要地位。把握王羲之行书代表作的主要艺术风格。了解颜真卿的家世、生平、事迹。把握颜真卿、行书、楷书代表作的主要风格特点。熟悉

6、李成山水画的主要绘画技法及在我国绘画史上的突出贡献。会鉴赏读碑窠石图。熟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题材性质及艺术成就。了解邢侗的书法造诣及代表作特点。了解崔子忠的生平、品格及绘画代表作。第七章齐鲁文化遗存了解什么是文化遗存,熟悉齐鲁文化遗存的特点。把握“大汶口文化”的概念,了解大汶口文化的类型、分期,熟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把握龙山文化的内涵,了解龙山文化的类型、分期,把握龙山文化的特征。了解的修改年代、方位、规划及建筑特点。了解齐国故城的方位及构成,熟悉齐国故城的规划建筑特点。了解齐长城修筑的原因、年代、建筑结构和规模,把握齐长城的历史作用及文化价值。把握摩崖石刻的概念。举例说明山东。地区留存的北朝

7、主要摩崖石刻的名称、特点。第八章 齐鲁人文景观把握人文景观的概念。了解三孔的主要景观建筑特点。把握三孔的历史文化内涵。熟知三孔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熟悉三孟的景观特点及历史文化内涵,了解三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颜庙的主要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及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把握武氏祠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熟悉武氏祠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苏禄王墓的历史成因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了解泰山的主要景观及其特点。把握泰山的历史文化内涵,熟知泰山文化景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崂山景观概况,熟悉崂山文化景观的特点。第九章 齐鲁民间习俗把握民俗的概念,把握齐鲁民间习俗的特点。熟悉岁时民俗的概念。了解齐鲁岁时民俗

8、的由来、发展和主要内容,把握齐鲁岁时民俗的特点。了解婚丧习俗的主要内容,把握齐鲁婚嫁习俗的文化特点。了解齐鲁民间信仰习俗的主要内容,熟悉齐鲁民间信仰习俗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熟悉我国生产习俗的主要内容、特点。了解齐鲁生活习俗、居住习俗的主要内容、特点。第十章齐鲁民间传说把握民间传说的概念。熟悉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民间传说的由来。把握民间传说的特点。熟悉民间传说的价值。了解四大民间传说的故事梗概及文化意义。了解崂山道士的传说、八仙过海的传说的由来及文化内涵。熟悉董永的传说。第十一章 齐鲁民间艺术了解杨家埠年画的发展历程,把握杨家埠年画的题材特点及艺术表现形式。了解潍坊风筝的

9、传承、演化历史。了解风筝的种类及制作工艺,熟悉潍坊风筝的审美特色。了解山东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民间泥塑艺术。熟悉山东地区民间剪纸的种类及特点。熟悉山东黑陶的类别。了解吕剧名称的由来,了解吕剧发展演化的历史,熟悉吕剧的剧目分类及角色行当,把握吕剧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了解山东快书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熟悉山东快书的主要流派,把握山东快书的艺术特点。三、课程考核(一)考核对象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所有开设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课程的学生,均在考核范围之内。(二)考核依据主要依据为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由李树志、张宇平主编的齐鲁文化概论(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8第一版)教材、“齐鲁文化概论

10、教学大纲”。另外,在山东电大“电大在线”平台上发布的该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尤其是复习意见及练习题,也应该做为学生平时学习及期末复习的重要参考。(三)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均采用开卷方式进行。1、形成性考核主要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共四次,由山东电大统一安排布置;其他形式的考核内容和方式,由各市级电大自己安排并报省电大备案。2、期末终结性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由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 考试形式采用纸质考试。形成性考核的四次作业由山东电大按照课时安排统一布置,学生在专用答题本上独立完成后,交由本班(或教学点)的

11、辅导教师统一批阅。终结性考试在期末由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统一批阅。五、试题类型与结构及分值考卷的卷面分数为100分。试题类型有:填空题(约20分)、单项选择题(约10分)、名词解释(约20)、问答题(约50分)等。四、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 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2、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猿人。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 。4、鲁国的首都是 。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 其礼”,鲁国采取了“ 其俗,革其礼”的政策。6、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 ”。7、齐国威、宣之际, 学宫成

12、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8、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处于江汉流域的 国,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原生地;一是齐国的稷下,是道家学派在北方的代表。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 ,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 一书中。12、“礼”是调谐、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制度,人的 是其根本。13、“ ”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14、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 ”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

13、基石。15、孟子承担起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是重新确立社会统治的秩序,也就是孟子理想中的“ ”。16、邹衍,也作驺衍,战国末期思想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17、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 ”的制度上。18、如果说“五德终始说”体现的是邹衍的时间观念,那么“ 说”则体现了他的空间观念。19、姜尚封齐后,定都 。20、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 流传于世。21、司马穰苴“ 为本”的战争观,实际上是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军事,比一般军事战术理论更高出一筹。22、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 ,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23、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大将 率8万精兵进攻

14、赵国,赵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采取“ ”的计谋,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24、刘备在 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明了刘备称王图霸的方略。后人把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构想,称为“ ”。25、檀道济在与北魏军队交战时,粮草断绝。他采用“ ”的办法,迷惑敌人,安然撤退。26、 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它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27、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到义乌、金华募兵,经过严格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式军队建立起来,战斗力强悍,被称为“ ”。28、鲁班复姓 ,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29、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 ”、“问”、“ ”四诊法。30、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曾做过世界上最早的 实验,并且提出了精辟的解释。31、甘德和 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为后世统一的星官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2、石德发现了 、金星在顺、逆行转换之间经历了停止不动的现象。33、氾胜之在赵过代田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十年指导农业的实践和总结农民经验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方法 法。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