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58433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语文版)第二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涨价(zhng) 侍候(c) 哄笑(hng) 斩钉截铁(zhn) B.惩罚(chng) 皲裂(cn) 矜持(jn) 锲而不舍(qi) C.歼灭(jin) 挨揍(i) 相干(gn) 枯燥无味(zo) D.店铺(p) 隐瞒(mn) 乖觉(ju) 光彩熠熠(y)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哆嗦 格局 潇洒 勃然大怒 B.气慨 秉公 矜持 全力以赴C.检点 宛惜 名伶 枯燥无味 D.饱嗝 热衷 服辨 暗无光泽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

2、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使校园在安全方面不再出现问题,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个别网站存在着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等服务。C.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D.不管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奋斗的决心仍十分坚定。4.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烟斗灭了。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他用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我再

3、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本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 的第二部第2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艰难处境: 5.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7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 (2)给这幅漫画拟个标题。(2分) 6.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如果没有抓住机遇,相当于这个机遇并不在,悔没有用。 谚语说,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 另外,谁知道当年没抓住的机遇是祸是福呢? 有用的是,机遇变身再来时抓住他。 沉实笃定的人,对什么事都不悔。 没有天天遇到机

4、遇的人,也没有一辈子遇不到机遇的人。 A. B. C. D.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孔乙己的选文,回答问题。(11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

5、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7.选文中写“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8.选文以乐写悲,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9.孔乙己到了如此穷困不堪的地步,掌柜仍然催要那十

6、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母亲桥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道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冰河里。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嘴唇都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我眼圈有些

7、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蹚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讶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

8、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走进了军校的大门。独在异乡生活,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助我度过每一次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如今,我已经军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河上的“母亲桥”也已经被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10.第3段中,母亲为“我”烤棉裤时,为什么“始终一言不发”?第5段中,“我”为什 么“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2分) 11.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

9、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请你谈谈对题目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军人之家巴利斯 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她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 医生带着维拉走进病房,指向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子,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地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

10、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维拉醒过来之后,上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眼,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这封信人们确认了他的身份。 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但她没有屈服,她悉心照料着他,盼着他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他激动地问妻子:“你以为他就是我?” “当然。” “只要

11、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是的!” 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巴都林突然想起了什么:“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人牺牲了,另一个人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泪,开心得像个大孩子,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阿廖沙微微地点了点头,巴都林接着兴奋地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抛弃”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选自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删改)13.为使“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这一情节合乎情理,作者在小说中埋下了伏笔,请你找出来。(5分) 14.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有何作用?(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