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8388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76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sb08(云)水保资证丙字第 99055号工程设计丙级 232718-sb 号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xxooo采石场编制单位: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2010年4月7 委托单位:xxxooo采石场承编单位: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设计证号:水利行业丙级 232718sb队 长: 总 工 程 师: 项 目 负 责 人: 目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1项目概况11.1.2项目区概况11.2 方案编制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51.3防治区划分及防治标准5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61.5防治责任范围61.

2、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71.7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71.8水土保持监测81.9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1.9.1投资估算81.9.2 效益分析91.10 结论与建议91.10.1 结论91.10.2 建议102 方案编制总则132.1 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132.2编制依据142.2.1法律法规142.2.2部委规章152.2.3 规范性文件162.2.4规范标准202.2.5 技术资料212.4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222.5 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32.5.1 指导思想232.5.2 编制原则232.6设计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252.6.1方案编制深度252.6.2 方案设计水平年252.

3、6.3 水保方案服务年限263 项目概况273.1基本情况273.2 施工组织313.2.1 开采技术条件313.2.2 采矿工艺353.3施工进度364 项目区概况374.1 自然环境374.1.1 气象、水文374.1.2 地震地质374.1.3 土壤植被404.2社会经济概况42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24.3.1水土流失概况424.3.2 水土保持现状44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65.1水土保持及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465.2 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评价465.3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465.3.1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465.3

4、.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及结论47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96.1 工程占地496.2 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496.3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责任者496.3.1防治责任范围496.3.2 防台责任者506.4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06.4.1 水土流失分区原则506.4.2 水土流失分区517 水土流失预测537.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53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547.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547.2.2 预测方法54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47.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557.3.2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及面积557.3.3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567.3.4可能

5、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567.3.5 可能造成的水土地流失危害637.4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648 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置668.1方案防治目标66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678.3水保措施总体布局688.4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98.4.1 区(采石场防治区)698.4.2区(简易道路防治区)718.4.3 区(临时设施防治区)728.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数量758.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759 水土保持监测779.1监测目的779.2监测原则779.3重点监测地段789.4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789.4.1监测内容789.4.2 监测方法799.5监测时段和频次809.6监测仪器81

6、9.7监测单位和费用829.8监测成果的报送8210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83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8310.1.1编制原则8310.1.2编制依据8310.1.3编制计算水平年8410.1.4 编制方法8410.1.5 基础单价8410.1.6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8610.1.7独立费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及预备费8710.1.8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年度安排8710.2 效益分析9110.2.1 基础效益9110.2.2 生态效益9310.2.3 社会效益9310.2.4 经济效益9311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94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9411.1.1 组织领导措施9411.1.2管理

7、措施9511.2 技术保证措施9511.2.1后续水土保持设计9511.2.2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9511.2.3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9611.2.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9611.2.5 水土保持监测9811.3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9811. 4监督保障措施9912 结论与建议10012.1 结论10012.1.1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预测10012.1.2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0012.1.3水土保持监测10112.1.4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12.2建议10212.2.1对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的建议10212.2.2对项目单位的建议10212.2.3对水土保持监理的建议10212.2.4对水

8、土保持监测的建议103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 综合说明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项目概况yy镇为xxx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有10个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面积130km2。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区位于xxx城的西南向,方位245,直距1.5km处。该石材地距五谷村委会约3km,距yy镇9km,有至场坝的乡村路在采石场傍边经过,行政区划属yy镇五谷村民委员会管辖。本项目占地面积2.775hm2,其中矿区采矿范围平面面积2.32hm2(新采矿范围平面面积1.581hm2、采空区0.539 hm2、表土临

9、时堆场0.20 hm2),简易道路0.325 hm2,砂石料生产场临时占地0.13hm2,炸药库、生活、办公等设施为前期开采已建(具有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本方案不考虑,以下章节不重述),开采标高1680m1740m。矿区范围累计探获22b+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8.48万t;压覆矿产131.07万t;最高开采标高外矿产23.68万t;消耗122b类灰岩矿矿石量1.06万t,保有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7.42万t。此期设计采出矿石量36.65万t,矿体埋藏浅,矿山露天开采。交通位置图见1.1.11。1.1.2项目区概况(1)水文气象本工程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不高,晴天较少,雨量较多,湿度较

10、大,霜期凌冻较重,夏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11.3,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1.9,夏天最高气温可达33.4;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14.6mm,每年68月为降雨季,雨量丰富,降水量占全年的47%左右。降雨最少为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该区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1m/s。图1.1.11ooo采石场交通位置图(2)地质、地震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皱带(3),构造褶皱、断裂交错出现,褶皱轴走向多呈北东南西向为主,背斜、向斜交互分布;断裂在褶皱两翼交错出现,总体上大断裂分布少,多以小断层错杂纵横为主,规模小的小断裂分布较集中,断层走向呈南北、东西向为主,断层延伸

11、长度约15km左右,在断裂、褶皱形成的同时,岩体中也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节理裂隙。总体上,区域内地质构造较复杂。依据1:20万区域地质报告(镇雄幅,云南省地质局,1976年7月),评估区在区域上经历了长期多次的地壳运动,使区内广为发育的前二叠系地层发生了多种型式的构造形变,留下了性质不明、规模不等、方向不一的构造形象,所处地块处于不断活动之中,新构造运动主要呈差异性地壳抬升运动。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颁发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xxx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从以往的地震资料预

12、测,矿区属地震影响区,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据云南省地震目录统计记载,xxx境内没有发生过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但是周边地区的强烈地震波及镇雄,造成一定程度破坏,最大烈度达6到7度。项目区地震活动较为平静,自1965年有仪器观测以来,镇雄及邻近地区共发生地震活动60次,2.02.9级地震28次3.03.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次。根据地震带划分,本地区地震强度为度区域,本项目按建筑度设防。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属区域地壳稳定区。(3)土壤植被xxx土壤共分四个土纲、六个土类、十个亚类、二十四

13、个土属、七十个土种和四十五个变种。土壤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土壤在海拔1800m以下以黄壤、石灰土为主,伴有水稻土、紫色土零星分布;1800m2200m为黄棕壤;2200m以上为棕壤。全县土壤的PH值5.57.5。工程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色石灰土(黄泥土),其母岩母质为碳酸盐类岩石风化物。工程区的植被发育较好,山坡多为灌木丛所覆盖,坡地公路边为当地居民农田种植物,主要为玉米、豆科类及苹果、桃梨等水果,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项目采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也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殊要求。(4)社会经济概况yy镇属于xxx城关镇,海拔1640m,全镇辖有8个村民委

14、员会,10个社区,190个村(居)民小组,面积130km2,实有耕地面积38206亩。2008年全镇总人口有124342人,其中农业人口79123人,人口密度956人/ km2,全镇粮食总产量13400吨,全年肥猪出栏27134头,大牲畜存栏3119头。当地经济农业以种植烤烟、小麦、玉米、洋芋、蔬菜为主,工业以煤电、建材为主,商业以个体经济为主。1.2 方案编制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所处的设计阶段要求相适应,本项目已进入到施工准备期,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的要求进行编制。本工程属生产类建设项目,根据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开采进度安排,本矿区建设年限为0.5年,开采年限12.5年,2010年5月开始建设,于2011年1月后建设完毕;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1年,即2011年。运行期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投入运行后12.5年,即2023年。1.3防治区划分及防治标准根据水利部2006第2号文,项目所在地xxx属于金沙江下游重点治理区;按云南省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