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习俗小议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57496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扫墓习俗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扫墓习俗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扫墓习俗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扫墓习俗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扫墓习俗小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扫墓习俗小议 清明的习俗中要数古代流传下来的扫墓习俗对后世影响最大即使在那“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该习俗也没有被忘记、被破除那么“扫墓”是指什么呢所谓“扫墓”是“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的简称不是真的要人们去打扫墓穴这样的习俗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比如汉书严延年传就有“扫除墓地”的记载不过并没有确定时间就是清明 秦汉以前多是有墓无坟葬死者的棺木离地表面很近因此“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时除了打扫卫生让墓地保持干净外还要用土填补地面的洞穴防止狐鼠野兔等进入后来墓之上堆土形成了坟但是堵洞添新土的做法仍然没有改变扫墓的说法亦流传了下来古人选择的墓地一般说来地势都比较高于是到墓地去就是往上走即产生了“

2、上墓”的说法 无论是“扫墓”还是“上坟”其日期较早是被确定在“寒食”期间而不是清明时节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关于寒食作为一个纪念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根据这种说法寒食与纪念死去的人确实有关但是从汉代到南朝不少著作都记载了寒食那天的习俗是禁火未特别提到扫墓到了唐朝情况有了变化寒食上墓不但成为习俗还被纳入了“礼”的范围普遍用祭品来祭祀祖先既流行于百姓之家皇家也同样遵守对此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寒食扫墓后为何变成了清明扫墓原因之一是寒食仅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和清明期间在时间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原因之二是寒食禁火只是民间习俗历代王朝没有硬性规定有的还不让百姓这样做加

3、之寒食期间北方还比较寒冷不宜吃冷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禁火的习俗吃起热食来了寒食不禁火又吃热食就很容易被淡化、被遗忘清明是不能忘记的农历节气特别是农民他们通常都忘不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因此越到后来人们越是记住了清明以及清明扫墓慢慢地忘掉了寒食上坟经过历代变迁清明扫墓的内容逐渐定型包括给坟墓添新土、挂青(实为挂白幡)烧钱化纸和上祭品等等 清明扫墓习俗小议篇2 清明节的酒事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里一般举行家宴时都要为去世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

4、像前还要 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清明前二至三天的寒食禁火与冷食寒食虽然禁火、冷食但不禁酒寒食期间酒还是必备常饮之物在不生火做菜煮饭的情况下工作可能比平时更为空闲利用已经做好的饭菜下酒是最好不过了 晋陆翙在邺中记中有“寒食三日作醴酪”的记载说明当时有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唐赵嘏在赠皇甫垣诗中有“相劝一杯寒食酒”唐张祎的巴州寒食晚眺中有“东望青天周与秦杏花榆叶故园春野寺一倾寒食酒晚来风景重愁人”唐朝韦应物有寒食寄就师诸弟诗“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唐朝记寒食酒俗最为有名的是白居易的六年寒食洛下寒游赠冯李尹诗中的句子:“此时不尽醉但

5、恐负平生” 宋时陈与义在被贬为陈留(今属河南开封)税酒监任上曾作寒食诗:“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意思是为应付差事只好寂寞地把寒食佳节的景色回乡的情思都倾入这满杯的酒中可见寒食饮酒的习俗也是颇有渊源且十分普遍的 清明扫墓除整修坟墓、清除杂草外最重要的是上坟酒上坟酒是全家在家举行祭祀仪式仪毕后即全家聚在一起饮酒进食称为吃上坟酒吃上坟酒时要留下一些食物与酒备到坟前供祭江浙地区上坟时最重要的三件食物是青草鹅鹅肉、发芽大豆和老酒鹅象征清明洁白芽豆象征后继有人老酒则 是祭祀之礼不可或缺的家庭聚食后再去扫墓在坟前祭桌上供上食品与酒点烛烧纸进行祭奠祭奠毕上坟食物与酒要送与守坟人家散给少食物的人也可在坟前与家人席地而食 而今人们更是赋予清明饮酒之“俗”以新的文化内涵在苏糖糖酒酒类直营店买上一些好酒亲友聚会、共筑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