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56657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在初中物理新新课程课程标准中安排许多课外小实验及实践性习题,突出了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物理教学,一方面是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是科学方法和探究,只有把理论和实验、实践联系起来,融科学方法于其中,才能够学活物理。物理实验教学,对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等科学素质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重视实验教学,活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做给学生看的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规范的操作和明显的现象展示给学生;突出重点,引导作为“观察者”的学生采用各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例如比较观察法、顺序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来观察物理现象;从科学的观察中发现物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得出结论。2、开拓思路,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也可采取“边教边实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模式。3、开动脑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明显性;改进实验装置,提倡简易实验,既达到好的演示效果,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单纯地“看实验”“讲实验”的物理学习是不完善的,只有动手的学习物理才是完美的。要想切实提高学生

3、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故障分析和设计方案等能力,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秤、量筒、电流表、电压表等)的使用,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使用仪器,更重要的是将技能、技巧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学会使用仪器、用好仪器。2、重视实验原理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讲清原理、思路和方法是核心。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物理本质,学生只有从根本上明白实验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手段,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完成实验”,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步骤。3、重视实验过程新课程编排的学生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

4、。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教师和学生都只是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更为全面的发展方向-对实验过程的考察。这就要求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强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整个实验操作,不要以笔代手。教师是指导者,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观察法、图像法、归纳法、比较法等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的科学研究过程;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方法,不过分苛求实验结果。三、开展课外实验,多做物理小实验初中物理,内容简单,贴近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许多课后小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外、在家中自己设计、自己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易行的

5、实验。物理课外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机会,加强了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激发了学习兴趣。要想真正发挥课外小实验的作用,教师首先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主要是指:1、指导实验用品的选择、实验原理的理解、操作中的要点、安全注意事项、观察的重点等等;2、引导学生从单纯观察现象到深入分析原因;3、鼓励学生成立实验小组,进行集体讨论与交流、合作学习;4、广泛搜集生活中的代用品、自制简易仪器等等。四、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关注新科技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仅学会跟在前人的后面做一些重复性的操作,也不

6、是单纯地跟着教师和教材走,最终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创设方案培养能力才是目的。这就要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从缤纷多彩的物理世界中发现、提出合适的问题;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3、引导学生设计简洁而多样的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论证;4、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或非常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兴趣高涨、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课外小实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创新。学生思考、设计、探究得到知识和体验的过程,也正是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渗

7、透到了各个领域,有关环保、科学、技术、等社会热点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应该体现这一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新兴科技的知识,设计一些新型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眼界,跟上时代的步伐。五、培养分析纠错能力,注重实验后的总结反思。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比较注重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做实验,学生若犯了一些操作错误,或是数据结果与规定的结论不一致,也只是简单的重新再做一次,甚至是“凑数据”,没有真正仔细分析原因。然而,判断分析处理数据以及纠正错误排除故障的能力,也是实验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实验中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1、首先学会

8、判断正误的各种方法;2、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3、进而思考解决问题和改进实验的方法,从中巩固知识和技能,这才是真正的“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此外,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的是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而忽视了实验后的反思与总结,这种只做不想的实验是不够的。实验的总结和反思对于进一步理解实验、改进实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1、对单个实验,可以反思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例:对于伏安法测电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元件作用、注意事项);2、对多个实验,可以进行联系和比较(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测电阻与测电功率两个

9、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地方等);3、对同一类实验,可以总结规律。这样做不仅印象深刻,而且积累丰富了经验,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六、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写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考察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阶段,控制变量法、观察法、对比法、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图像法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个教育过程,1、可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进行;2、可以在物理学史的学习过程中渗透;3、可以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中训练;4、可以通过复习总结反思深化。此外,写物理实验报

10、告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要求还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抄抄原理,写写步骤,算算数据”就完事。一份好的实验报告能反映整个实验的所有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记录、结论、反思等。写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对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或用来验证物理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用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可以辨析真伪,可以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操作的能力。因此,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教

11、学的加强不无关系。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观察不仅要通过眼睛看,而且要调动耳朵、手等感觉器官的参与,还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实验教学的加强,为学生提供了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观察对象,从而为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是有条件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我都让学生亲自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课下,鼓励学生做一些小制作。如制作小孔照相机、电动机等。学生在亲手操作实验、制造模型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增加了对科学的亲近。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2、实验教学过程若只停留在看到现象这一水平,离实验教学的要求相距甚远,只有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才能达到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看到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分别在不同表面上滑行不同的距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后,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会出现什么结果?由此才能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演示如下的实验,并提出问题:1.观察“抛出的粉笔头所做的运动”,提出问题:粉笔头的运动轨迹为什么会弯曲?若地球对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粉笔头会做什么运动?2.静止在课

13、桌上的书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若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突然消失,书处于什么状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四、创设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分工协作,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养成良好的评析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打开

14、思路、大胆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江苏盐城市马沟中学刘加和摘要:物理学体系的形成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总结,这种认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因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应该在了解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探究能力的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家庭实验等舞台的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规律,苦练内功,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帮助学生构建家庭实验室,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能力 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一场世界性的教育浪潮正在兴起,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培养学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