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56592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居易琵琶行悲剧色彩 我国古代文人诗歌中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艺术上很完整很成熟的流传千古的佳作 一、琵琶行悲剧的表现 作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的成就是不可企及的如果说喜剧可以愉悦我们的心情那么悲剧留给我我们的思考就更加深远了琵琶行就是这样一首充满了浓郁悲剧意蕴的诗歌千百年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作者不仅在叙述自己和琵琶女身世时悲伤难抑就连描写景物和音乐时都使读者心情怆然这样琵琶行的悲伤感情就跃然纸上了 (一)景物之悲 全诗写景的诗句并不多但仅仅几句便已描绘出了一个悲戚的情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直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原因故事本因送别而起作者却不把送别当做主题而是以送别起兴叙

2、写人物的身世之悲送别已让人足够伤感偏偏又在夜里和江边这样的时候和地方还有枫叶荻花这种漂泊凄苦对的意象再加上秋风萧瑟的季节都为这场送别蒙上了一层令人彻骨的忧伤这时客人已经踏上了即将远走的客船他们举酒送别时却发现没有音乐此时江水茫茫月浸江中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中为友人送别必定会因为场面的不圆满而徒增伤感情绪直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此段结束我们大概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开始“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与意象必然为抒情服务 (二)音乐之悲 此诗第一段在写作者送客同时也流露出一个遗憾就是“举酒欲饮无管弦”第二段开始便写“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也是顺理成章然后整个第二段都在描写琵琶女的音乐“转轴拨

3、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琵琶女是一个多情的人所以曲调还没有弹成情感都已经传达出来了就是一种“不得志”的情感弹奏的内容注定音乐是悲怆的琵琶女进而倾诉了心中无限事作者以敏锐的思想生动的笔触捕捉到了琵琶女的心事而琵琶女也由之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变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女不免孤独寂寞想要倾诉的欲望就会很强她宣泄情感的方式主要是弹奏琵琶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听到琵琶声只是看到白居易的转述那种孤独、悲伤、缺乏真爱的凄苦之情也很明显的为我们感知音乐是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就像我们难过喜欢听悲歌快乐喜欢听喜歌一样 (三)身世之悲 身世之悲当然不仅仅是

4、说琵琶女更是说作者悲惨的人生遭遇整个第三段都是再说琵琶女的人生经历“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几句交代了琵琶女的家乡以及学成琵琶的年纪很奇怪的是却没有提到她的家人那么她的身世似乎就成了一个谜我们不禁对此生出许多猜测难道琵琶女是个孤儿?或者因为家里贫穷很小就被卖到教坊里?抑或家人送她去教坊里学琵琶?似乎一种结果都不是很重要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琵琶女的身世很不幸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幸福的家庭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她没有说到父母之爱兄悌之情她似乎一直是一个孤单的形象在她人生的青春时光里只有一把琵琶与她为伴就这样年华老去岁月不再到了年久色衰时嫁给了商人“洞房

5、花烛夜”本事人生一大幸事可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看中的是钱而不是情而琵琶女缺少的只有人间真情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只能上演一出人间悲剧再加上“弟走从军阿姨死”“弟”与“阿姨”有许多解释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是“弟弟”和“阿姨”明显不正确因为前面琵琶女并没有提及家人对于琵琶女来说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分别了琵琶女儿时无亲情、年轻无友情和老大无爱情这样的身世还不够悲惨?“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想起少年的事真让人愁肠百结啊听完了琵琶女的身世作者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作者从京城被贬到这里一直生病心绪烦乱却没有喜欢的音乐来欣赏今天听到琵琶女的音乐有同病相怜之感

6、 二、造成悲剧的原因 琵琶女与江州司马都是十分凄苦的形象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界社会难辞其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主人公自身命运和性格特征的影响因为任何事情的原因都不是单方面的 (一)自身原因 虽然琵琶女的身世已不可考但我们还是能够在诗句中得到蛛丝马迹不管她有没有家人学习弹琵琶并在教坊里献艺就已让她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因为在那种场所无论是艺妓还是妓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所以琵琶女选错了人生道路但是“老大嫁作商人妇”就是她自己的选择了商人本是重利轻别离那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们呢?这就是一种自己能够左右的错误选择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所以只能承受痛苦琵琶女的悲剧命运既有一种宿命的感觉

7、也是因为自己对此抗争的不够彻底与坚决 造成作者伦落天涯的自身原因似乎与作者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作者身为当朝官员责任感及其强烈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势我们已感觉到但做官的智慧并不在于你在多大程上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你的想法完美无缺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好所提建议与需要妥协之间的张力 (二)社会原因 任何人和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我们分析原因这一点绝对不可避免琵琶女生活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那种男尊女卑女子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女子被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是大家闺秀;在家相夫教子的是贤妻良母而像琵琶女这样在外面抛头露面取悦男人的女子注定舆论所谴责即使“十三

8、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就算“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终究是取悦别人的工具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如果说封建礼教是造成琵琶女悲剧的命运的社会原因那么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就是因为统治者与反对派奉行的错误价值观在“江州司马青衫湿”中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一位忠心为国的忠臣在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如何不被理解那种痛心疾首老泪纵横的画面如在目前就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平;被贬长沙的贾生;惨遭腐刑的的司马迁他们高出时代的思想与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相匹配虽然诗中并没有说作者被贬的原因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贬谪的凄苦出于对大局的考虑统治者不会完全采纳作者的建议皇帝有时需要润色鸿业雅正太平需要增加一些虚无的幸福感而这些正是作者深恶痛绝的作者不愿与那些虚伪的人苟合总是一针见血地针砭时弊封建的生产关系经不起这样的大风大浪这就是江州司马被贬的社会原因 琵琶行的悲剧意蕴不只是琵琶女个人命运的悲剧也不只是江州司马的贬谪经历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在当时的社会中只有迎合统治者的人才能如鱼得水要想活出自己的个性做人群中的异类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琵琶女、江州司马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的悲剧命运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