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5653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安达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防尘口罩技术知识培训内容一、职业健康知识:(一)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存在的一种主要形态,它是尘肺的唯一病因。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粉尘的来源在生产过程中,对固体物料的破碎、研磨、熔融,粉料的装卸、运输、混拌,液态物质的升华、物质的氧化等,如防护措施不健全,均会有大量粉尘逸散到作业环境空气中。2、粉尘的分类(1)按粉尘的性质划分按粉尘的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a无机粉尘。它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石墨、岩石等;金属类无机粉尘,如铁、铝、锡、铜、铅、

2、锌、锰、镇、稀土等;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人造金刚石、陶瓷、玻璃、合金材料等。b有机粉尘。它包括:动物性粉尘,如毛、羽、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枯草、蔗渣、木、茶、花粉、袍子等;人工有机性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等粉尘。c混合性粉尘,即上述各类粉尘混合存在。这类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最为常见的。要判断混合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的大小,必须先查明其化学成分及所占的比重,取其危害程度大的、占比重大的粉尘为主要危害物。(2)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划分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可将其分为可见粉尘、显微镜粉尘和超显微镜粉尘。a可见粉尘它是指粒径大于10m,肉眼可见的粉尘。b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

3、为10um0.25m,用光学显微镜可见的粉尘。c超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小于0.25m,在电镜下可见的粉尘。粉尘粒径大于10m的粒子,在静止空气中呈加速沉降,不扩散;粒径在10-0.25m的粉尘,在静止空气中符合斯托克斯(STOKES)法则,呈等速降落,不易扩散;粒径小于0.25m的粉尘,在静止空气中几乎不降落,很易扩散。(二)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尘肺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

4、、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粉尘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它对人体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了解粉尘的危害性,应了解粉尘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以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由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人体吸入量越多,病变的发展速度越快,致纤维化程度越严重。因此,特别要了解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不同种类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矽尘,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英,吸入后可产生肺组织纤维化。 (2)石棉粉尘,可产生石棉肺,并诱发肺癌及间质瘤。 (3)放射性粉尘,如铀矿尘等,可产生辐射危害,诱发肺癌。 (4)有毒粉尘,如铅尘、镉、锰、铬等金属的粉尘,可产生各种中毒症状。 (5)有害粉

5、尘,如煤尘、水泥尘等,可产生肺纤维化。2.粉尘沉着症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有机性粉尘 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和人造有机性粉尘。常见的有棉、烟草、面粉、木屑、羽毛、皮毛、燃料、塑料、沥青等。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如引起支气管哮喘、棉尘症、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4.呼吸系统肿瘤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

6、膜浑浊;沥青烟尘在日光照射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粉尘的中毒作用是指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而引起的中毒现象。(三)粉尘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1)化学组成和浓度 粉尘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的粉尘,其致纤维作用越强。矿物性粉尘和植物性粉尘的作用不同。某些金属粉尘经呼吸道吸入,可能引起金属中毒。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危害性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的粒径大小不一,较小粒径百分比大,则分散度高,反之分散度低。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概率与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关,粉尘分散度高

7、,沉降速度慢,稳定程度高,被吸入的概率就大。稳定程度也与粉尘的密度和形状有关。粒径相同的粉尘,密度大沉降速度快,密度小沉降速度慢。一般大的尘粒(10微米左右),大多数在上部呼吸道被阻留,小的粒径(5微米以下)可达呼吸道深部。(3)粉尘的溶解度 溶解度大与小对人体危害有关。毒性粉尘对人体的作用(如铅、砷)随其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强。有些粉尘(如面粉、糖)在体内容易溶解吸收或排出,对人体危害不大。有些粉尘(如石英、石棉)溶解度不大,但对人体危害却较严重。(4)硬度和形状 坚硬的粉尘能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损伤,但进入肺泡内的微细尘粒,由于其质量小,加之环境湿润,其机械损伤不严重。粉尘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8、其危害程度,越接近球形,稳定性越好,尘降速度越慢。(5)荷电性 物质在粉碎过程中,由于相互摩擦而带上电荷,粉尘也可在空气中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粉尘由于荷电性不同而影响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带回性电荷的尘粒越多,越不易降落。尘粒荷电量与粒子的大小。比重以及温度湿度有关。一般认为,荷电尘粒易被阻留在体内。(6)爆炸性 爆炸性是高分散度的煤、糖、面粉、亚麻、硫磺、铝、锌等可燃性粉尘所持有的。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高温的火花,火焰或放电,会突然发生爆炸(四)尘肺病发生的原因1、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

9、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2、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3、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4、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5、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

10、障问题。(五)、为什么尘肺病是不可医治的致残性职业病?尘肺病是致残性疾病,主要是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功能损伤,致使病人劳动能力减低甚至丧失。肺功能损伤进一步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对呼吸功能的损伤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尘肺病属不存在医疗终结的致残性疾病。尘肺病的综合诊断包括对病人的(肺)代偿功能的诊断,即对尘肺病人的呼吸困难或肺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分级。这是尘肺病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六)、如何防止职业尘肺病发生?尘肺确诊后,应按国家规定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健康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或进行休养。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当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活动,以及对症治疗可提高机体

11、抵抗力,改善肺功能,预防并发症。以上综合措施对延缓尘肺的发展,延长病人的寿命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尘肺的预防关键在于防尘,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可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革”即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粉尘的危害;“水”即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密”是用密封方法防止粉尘进入空气;“风”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将粉尘抽离现场,使之降低到国家标准允许浓度以下;“护”即加强个人防护,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等保护劳动者;“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措施及防尘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教”是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

12、和防尘教育;“查”即执行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制度。(七)、我国尘肺职业病现状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2006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

13、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矿业生产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各类职业病普遍高发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05年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07,570例,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其中已经约有14万多人死亡,病死率在20%以上,现存活病人为470,089例。近年来,每

14、年新发尘肺病达1万例。2005年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各类职业病总数的75%。尘肺病例死亡966例。(八)、煤矿行业尘肺职业病现状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2005年尘肺新病例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国23个省市16792个煤矿企业2005年尘肺病例调查统计数据。 上述数据并不能说明国有煤矿尘肺病例比地方和乡镇煤矿企业发病率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方级乡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比较或者非常差,特别是乡镇煤矿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二、产品知识(一)防尘口罩

15、的种类、防尘口罩的分类:按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分为两大类:自吸过滤式与供气式。 自吸过滤式:简称过滤式口罩的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进化后再被人吸入; 供气式: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空压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面罩的面具,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个口罩的架子;另一个是滤材部分,包括用于防尘的过滤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又包括多种类型: 半面型:即只把呼吸器官(口和鼻)盖住的口罩; 全面型:即口罩可把整个面部包括眼睛都盖住的; 电动送风型:即通过电池和马达驱动,将含有害物质的空气抽入滤材过滤后供人呼吸。半面型口罩分为: 免保养型:这种口罩多以防尘为主,其主体与滤材是合二为一的,不可更换滤材; 低保养型:这种口罩的主体没有可更换的部件,如损坏时要更换整个面具; 一般保养型:即面具的各部件有损坏时可逐一更换,平时也要注意保养。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选择方法及使用条件:首先应根据粉尘的浓度和毒性选择。根据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作为半面罩,所有防尘口罩都适合有害物浓度不超过10倍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环境,否则就应使用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