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56251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名胜景点楹联普查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安名胜景点楹联 一 含匾额一普查活 动, 自二零 二 一 年四月起历时十八个月 j刚 不久落下帷幕。 这次普查, 有百余名志愿者 积极参与。 大家对全市所辖的十二个区县, 约 一 百七十余处名胜景点的楹联和匾额进 行了抄录、 资料搜集和拍摄 采集楹联 一 千四百五十余副, 匾额三百七十四副。 基本 上摸清了西安名胜景点楹联的现状,评选 出了西安市的胜迹名联、 佳联和名匾, 曾被 中国楹联报肯定为 一 次 一 意义深远的楹联 普查 下面, 仅就我们的经验略谈 一 下几 种值得重视的楹联文化现象,聊供同好者 思考和研究。 一 、 楹联普杏一 的对象是楹联书法 在我们的普查方案中 ,已规定了普查

2、 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各名胜景点长期悬挂 的楹联和匾额。因此, 若从专业角度讲五日 查的主要对象也就应是楹联书法了。众所 周知 楹联 , 书法c9 和一 楹联书法 原是三 个不同的艺术概念。普查并不是单纯地去 抄写楹联。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高宝庆先 生在他所著的 =楹联书法学概论=一 书中, 曾经讲道 一 楹联书法是楹联发展的最高境 界 楹联书法是楹联和书法有机结合的 一 种艺术,属于书法范畴,但不同于 一 般书 法。 它有自己独特的幅式和章法。 要靠书者 的悟性, 不是书者的随意性。 一 有机结合一 是 二 者情感的有机融合。以联语的情感为主 导, 书者选用类同的书体、 墨色等去书写。 用书法的

3、艺术形式来表达联语的情感。这 就是楹联书法和 一 般书法主要的区别之所 在。书者按个人的习惯, 书写出来的作品, 不叫楹联书法,只能看作是 一 件由书匠抄 写出来的对子。 质诸实际, 西安联书俱佳的作品, 亦比 比皆是。 譬如, 西安万寿八仙宫西院门上有 一 副石刻的草书楹联: 清 心不入重泉梦; 厚德应垂千古名。 此联出于, 清 扬州八怪 之 一 的郑板 桥之手。他是 一 位著名 圆家、 书法家、 诗 人。 其联语情感真挚, 文笔清新, 境界高远, 行笔似如龙蛇。 字迹安排得当 , 落款恰到好 处。 富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民国元老于右任 先生原是陕西的大才子。他既是 一 位大书 法家, 又是

4、 一 位诗词、 楹联高手。曾任国民 政府行政院院长。他在八仙官遗留下来的 联墨作品即有十几副 。 既撰又书 , 而且草书 居多。其作品联语意境高远, 耐人回味, 书 法也颇能吸引人的眼球。 此外, 他在署名落 款等细节上也很讲究。如吕祖殿的 一 副对 联: 汉阳黄鹤随 云驻; 函谷青牛望气来 。 其落款只写了一 于右任 一 个字。 这种署 名可以认为该联是他 一 人所撰并书。一 般而 言, 古代人署款都是这个形式。现代由于社 会的发展, 联和书产生了分离 , 既会联又会 书者很少, 所以, 一 副楹联书法在题款时, 必 须撰者和书者分开署名, 以免产生误解。 再看西安钟楼 一 楼北门的 一 副

5、联: 钟号景 云呜采凤; 楼雄川 口锁金鳌。 落 鏊 臻 ; g l 瓤 谁 镢 谊 一 I 。 l i | 磷。 蘧 8 罐 最 祭 5甄 ; 弹一 碴_ 西安钟楼北门的一副联 此联是原中国楹联学会的副会长、 陕 西省楹联学会会长、 当代联坛 十老 之 一 的张过先生所撰,由著名书法家宫葆成先 生书写。联牌用木板刻制 , 土黄底色 , 黑色 字体。 上下联两端用图案装饰。 张先生以钟 楼的神话传说为背景, 构思对联。 宫先生利 用隶书篓 圆线条的变化,凸现出了钟楼更 加雄伟和神奇 。 我们这次普查的目的 , 一 是评选出名 佳联一 含匾额一 , 二是指出病联和整改办法。 在评审的时候, 首先

6、是看楹联是否合律。 若 是失律, 字写的再好, 也不能评判为名联。 这是评审楹联书法 一 个很重要的准则。现 在,我国联界轻书 ,书界轻联的偏向很严 重。 而西安亦是如此 。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 这种不良的现象源自书家 。 倘能达到一 联墨 合璧 、 一 联墨双馨 就好了。 惟其如此, 我们 说联界和书界联姻, 互相交流合作, 才是发 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趋势。在普查 中, 我们举办了两次讲座, 以点评大书法家 书写的病联为实例,加深了大家对于楹联 书法的正确理解,很有利于提高楹联书法 的创作水平。 二、 匾额是西安古城的 一 个亮点 匾额在西安的古代建筑物中,非常抢 眼。 但对匾额了解

7、的人并不多。 从某种意义 上讲, 匾额可说是 一 种特殊的文化。 据专家 研究, 匾额和对联同出 一 源, 俨然是同胞姊 妹。 由远古的桃木板演变为户册。 再由户册 演变成了横批一 或横额, 或横头一 。 再由横批 演变, 也就成了匾额。 =后汉书 百官志 记 载,凡有政绩者,多被赏以 一 扁表 ( 即匾 额一 。北宋末期的( 栖造法式= 中, 对于匾额 曾做出了明确的的规定,即必须长二尺至 八尺, 四周加上木刻的花边。 有的人认为, 匾额是建筑物的眼睛, 最 能表达经义和情感。这次普查采集到的匾 额基本上都是横式匾额, 竖式的并不多。 在 钟鼓楼四周,商业门店的字号匾额比比皆 是 。 大雁塔

8、北广场, 东西南北四方修建了石 牌坊群, 气势非凡, 特别壮观。匾文文辞 一 般寓意深远, 文言义髓, 尽致韵味。书法亦 遒劲俊逸, 精湛大气, 使游者驻足忘返。 西安大唐芙蓉园是近十几年来仿建的 一 座皇家园林 。园林内几乎每幢殿宇 、 楼 阁、亭榭,都可见到名人题写的匾额和楹 联。诸如著名教授、诗人霍松林先生题的 春阳门 匾;著名书法家雷珍民的 百戏 楼匾;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 盛礼斯 宏 、 一 承天抚运一 匾等等。 非但本体漂亮, 边 框的制作也都非常考究。雕饰之鸟兽、 龙 凤、 花卉、 几何图案等, 皆极尽华丽与富贵。 按性质的不同 ,匾额大致可分为以下 几个类别 : 堂号类。如关中

9、民俗艺术博物院收 藏的石刻楷书 一 西京雄镇一 匾, 广仁寺中, 康 熙皇帝御笔的 一 广仁寺 匾。霍松林先生为 杜公祠所题的一 诗圣堂 匾。于右任先生为 百年剧社题的一 易俗社 匾等, 均属此类。 牌坊类。 如西安大清真寺牌楼西面, 米芾题写的 道法参天地8 匾。周至县道教 文化景区一 财德广施 , 天下财源 等牌坊 匾,还有关中书院石牌坊中间的 关中书 院一 都是这类作品的传世之作 。 】1号 庆类。如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 收藏的, 董其昌为耿家宅院题写的 朝元三 房 匾。西安交大教授、 书法家钟明善先生 “ 同盛祥” 两侧悬有解维汉先生所撰之联 为兴教寺常明法师八十五寿辰, 题写的一 心

10、 外无物 匾都是。 御赐类。如八仙宫清 慈禧皇太后 西行御书之 派衍天方 匾。广仁寺中清 乾隆御书之 一 佛教胜地 匾;慈禧太后御笔 之一 慈云西荫 匾。大皮院清真寺还有光绪 皇帝御书一 教崇西域 匾等皆是。 题赠类。这类匾额, 由于匾语修辞 更为考究, 颇受人们的喜爱。如西安鼓楼 南、 北两面, 各悬挂 一 副巨幅匾额 。南面的 ,文武盛地 匾, 据说是是明万历年问, 巡府 都御史重庆赵可怀所题。北面的 尸 闻于 天一 匾, 则为乾隆五年御笔。 另 一 说法是清 成宁大儒李允宽所题。这两幅匾均为蓝底 金字金边。大气无比。 又如赵朴初为八仙宫八仙殿题的一 道 法自然 匾;郭沫若为兴庆宫公园题的

11、一 沉 香亭 匾;姚雪垠为华清官题的 木华水 清 匾等也都赏心悦目, 不可多见。 此外, 这次普查也发现了近年来修建 的古式牌楼一 坊一 , 其匾文的读法却是从左 至右看, 这种款式不仪有悖于传统的观念, 且和古建筑艺术大不协调。 三、 匾联是 一 种独特的楹联书法艺术 形式 在这次普查中, 我们还发现有的匾额 自成体系, 还有相当 一 部分匾额都配有楹 联。 此种艺术形式, 有的学者称谓匾联。 如 大雁塔大门上有 一 大慈恩寺 匾额 , 门两边 就挂有对联。 八仙宫的丘极殿, 门上悬有慈 禧皇太后御笔的 玉清至道 匾额, 门柱上 挂有当时任道长的李宗阳书写的乾隆皇帝 赞 兀 朝丘处机的 一

12、副对联: 万古长生, 不用餐霞求秘诀; 一 言止杀 , 始知济 世有奇功 。 殿内供奉的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 丘处机。 慈禧西行时曾在此驻跸 。 现在此联 又由白曲山人华易过敬书 。 又如 一 家中华老字号,是牛羊肉泡馍 馆。 门上悬有一 同盛祥 匾额, 门两侧挂有著 名楹联家、 西安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解维 汉先生所撰之联: 楼外有楼, 伴鼓听钟开盛宴 ; 味中品味, 追唐溯汉沐祥风。 匾额和联牌按汉唐风韵制作,非常大 气古朴。 又如 , 西安古旧书店的 一 古旧书店 匾额, 是鲁迅先生所题。 楷书, 黑底金字, 驻 足细品,如若看到了伟大的中国现代文化 的旗手鲁迅先生自信、 坚毅的风骨

13、。 在门两 边配有王懿荣先生用篆体书写的 一 副楹 联: 旧书 不厌 百 回读 ; 嘉树新成十亩阴。 很有旧书不旧, 读旧书立新意之感。 走 进西安的大雁塔、 兴善寺、 丰庆公园、 革命 公园、 道教文化景区等, 就会发现, 在西安 匾联艺术形式已被广泛采用,这就充分地 不 出了西安深远的文化底蕴。 四、 罕见的阿拉伯文楹联添光彩 西安大清真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也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寺院。 它创建于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 一 坌 兀 七四二年一 , 是 一 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这次普查 , 在 这里共采集楹联三十七副, 匾额二十 一 副。 其中用阿拉伯文书写的楹联有十三副。据 该寺

14、管委会的马先生介绍,这是 一 种用阿 拉伯文字的变体, 或者说艺术体, 或者说龟 体书写成的对联。 是早年的 一 位阿訇所写。 现在很少有人认识它了。从现场赏析, 它是 七言联的形式, 每个字呈龟形, 上端有个小 龟头, 匀称地竖列成行, 木板刻字, 黑底金 字。这种楹联的联语, 很可能是 + 兰经 中 的名句。 翻译成汉语, 也只能是个大意, 很难 用联律去要求。 可以视为 一 种楹联文化的特 殊现象。 运用汉文化的楹联形式, 来宣扬冬 古 兰经= , 也可美化或装饰寺院, 打造学经守教 的氛围。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相融的 一 种表 现。此种楹联在南城清真寺等处也有所见。 在另 一 处全国重点文

15、物保护单位, 广仁 寺的黄财神千佛殿中也有 一 副楹联, 上联用 藏文书写, 下联用蒙文书写。广仁寺是 一 座 喇嘛教寺院 , 僧人多从内蒙调遣 , 这种形式 多半是便利语言的沟通所为。 其联语可能是 佛经中的咒语。这种形式很别致, 看后使人 耳目 一 新。前年在西安举办的世园会中, 韩 国馆门上用韩文书写了 一 副对联。 据说在我 国广西的纳西族 一 带, 还有用东巴文书写的 楹联。这些楹联, 主要是它们遵循了楹联的 两行幅式, 上下联字数相等, 用毛笔书写, 挂 在门两边等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应从宽对 待。 从此看来, 楹联书法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f 7 。 。 西安

16、市景观路 号东尚小区 1 7号 楼 1 0 0 1 _ 信箱 一 精品珍藏版( 古韵新士 T释义平仄两读字大全) 邮售 由中楹会会长孟繁锦先生题签书 名, 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太品先 生欣然题序的精品珍藏版 ( 古韵新声 ; 释义平仄两读字大全) 刊行邮售。 该书为大 开 , 分上、 下卷 , 厚达 0 多页。一 、 收字全面, 释义精准。 本 书共收 文韵府) 、 ( L韵) 、 韵= 、 =字汇= 等典籍中入声字 0 余个, 入 声字外平仄两读字 0多个 ,几乎囊 括了除极生僻字外的全部人声字和非 入声常用易混的平仄两读字。单字依 =辞源) 、 =辞海) 、参阅 ( 应用汉语词 典 、 兼顾古典义 和现代义释义 , 文字 简约精练。 二、 编辑严谨,一 书多用。 本 书所收单字下附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