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5864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标准查询(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302宁波市地方标准规范DB 3302/T XXXXXXXXX城市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ntenance of urban viaduc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02/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桥梁检测评估36 桥面系养护77 上部结构养护88 下部结构养护109 附属设施养护1110 保洁及混凝土涂装1411

2、 养护作业安全1512 突发性事件处理及安全保护1813 高架桥信息化管理1914 养护检查及验收20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高架桥检测仪器和养护设备配置22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高架桥资料卡23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高架桥日常检查及维修报表26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宁波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宁波大学。本标准起草人:俞斯达、冯科、邓水源、何天涛、曹燕、唐春燕、陈文金、张洁敏、刘干斌、郑荣跃引言根据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93号文件的要求,由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宁波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宁波大

3、学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及宁波市工程实践经验,在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等规范基础上,制定本规程。为适应宁波市城市高架建设的发展,保障城市高架的完好、安全、畅通,更好地规范城市高架的养护管理,促进宁波市城市高架的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养护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本规程既注重与相关规范的协调、衔接,又注重结合宁波市城市桥梁养护维修实践,突出了地方特色,体现了客观性、科学性。26城市高架桥养护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宁波市城市高架桥检测评估,桥面系养护,上、下部结构养护,附属设施养护,保洁,养护作业安全,异常气候和突发性事件处理及设施信息与资料管理的相关原则。本

4、标准适用于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的高架桥的养护,不包括轨道交通高架桥。本标准以外的检查内容可按宁波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621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螺栓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CJJ 2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99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CJJ/T 233

5、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GA 182 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JGJ/T 25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01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JTG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3302/T 1015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和作业规范DB3302/T 1069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3302/T XXXX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桥梁标准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架桥通过架空于地面修建的城市道路称为高架道路

6、,其构筑物称为高架桥。3.2 高架桥状况指数BCI以表征高架桥结构的完好程度。3.3 高架桥管理单元按构造特点划分的独立受力体系,是高架桥结构用于桥梁技术状态评估的基本单位。3.4 安全保护区域高架桥垂直投影面周边规定范围内的水域或者陆域。3.5 作业控制区为高架桥养护维修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域。3.6 防撞保护装置用于城市高架桥施工作业以及应急抢险,具有警示、防撞保护功能的装置。3.7 涂装结构物表面覆盖的保护层或装饰层。4 总则4.1 工作范围4.1.1 高架桥养护的工作范围应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4.1

7、.2 附属设施包括声屏障、防眩屏、绿化、防抛网、防撞水箱、隔离墩、隔离栏、排水系统、装饰挂板、照明设施、龙门架等。4.2 养护要求4.2.1 高架桥宜采取设施、保洁、绿化等一体化综合养护。4.2.2 高架桥养护工作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4.2.3 应保持高架桥及其附属设施常年处于良好状态,桥面平整、结构安全、排水畅通、附属设施完好。4.2.4 高架桥的养护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a) 高架桥的养护维修作业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b) 高架桥的养护部门应备有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及设备,保证快速清除路障、冰雪,恢复道路畅通;c) 高架桥上的声屏障

8、、防眩、防撞、照明等设施出现破损、缺失应立即维修、补齐;d) 高架桥的桥面系、上部结构或下部结构需新增或更换有强度要求的设施时,所采取的连接措施应安全、可靠、耐久。4.2.5 应定期和不定期对高架桥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设施技术状况及完好状态,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成熟有效和经济的技术措施。4.2.6 高架桥应经常保持整洁,无明显污渍、积尘。4.2.7 高架桥养护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采用“四新”技术的同时,应具有相应的材料标准、工艺要求、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4.2.8 在高架桥上增加静荷载(声屏障、龙门架、交通指示牌、绿化、管线等)必须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需经原设计单位

9、验算认可,并由市政设施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设置。4.2.9 高架桥安全保护区范围应符合宁波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在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应严格按宁波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和宁波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4.2.10 高架桥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可按CJJ 2执行。4.3 养护分类分级4.3.1 高架桥养护根据其养护工程性质划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和大修工程:a) 保养小修:以保洁、修补轻微损坏为主,使设施保持完好状态;b) 中修工程:设施局部损坏较大,需及时修复以恢复原结构功能;c) 大修工程:设施损坏较大且严重,需及时进行维修加固,以发挥其原有功能作用。4.3.2 高架桥的技术状

10、况评价应分为五个等级:a) A级:完好状态,BCI90,应进行日常保养;b) B级:良好状态,80BCI90,应进行日常保养和小修; c) C级:合格状态,66BCI80,应进行专项检测后保养、小修;d) D级:不合格状态,50BCI66,应检测后进行中修或大修工程;e) E级:危险状态,BCI50,应检测评估后进行大修或加固工程;4.4 养护管理单元划分及编号4.4.1 高架桥管理单元应按桥跨的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并满足以下要求:a) 简支梁桥各跨应单独划分为1个管理单元;b) 连续梁桥的各跨应共同构成1 个管理单元;c) 刚架桥的各跨应共同构成1 个管理单元;d) 其他桥梁结构应根据上部结构

11、是否连续划分管理单元。4.4.2 伸缩缝、桥墩、隔音屏等管理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a) 高架桥管理单元应统一编号,编号应便于识别管理单元所在位置;b) 管理单元应沿线路里程方向顺序编号;c) 管理单元编号应具有唯一性,不得重名;d) 新增设高架桥管理单元的编号应与其相连接的原管理单元编号连续;e) 高架桥管理单元编号应编制索引,方便查询。4.5 养护档案管理4.5.1 高架桥的养护应包括高架桥及其附属设施的检测评估、养护工程及建立档案资料。4.5.2 高架桥养管部门必须建立养护档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高架桥养护档案应以一座高架桥为单位建档;b) 养护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高架桥(含互通立交区

12、、引道)竣工资料、养护资料、检查资料、检测资料等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c) 养护档案管理工作应逐步实行电子化、数据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5 桥梁检测评估5.1 一般规定5.1.1 为保证高架桥的完好、畅通、安全、整洁,应对使用中的高架桥进行检测评估,及时掌握高架桥的基本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5.1.2 高架桥的检测评估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a) 记录高架桥当前状况;b) 了解车辆和交通量的改变给高架桥设施运行带来的影响; c) 跟踪结构与材料的使用性能变化;d) 对高架桥检测结果进行评估;e) 给管理养护、设计和建设等部门提供反馈信息。5.1.3 高架桥的技术状态应根

13、据检测结果按CJJ 99的规定划分完好状态等级。5.1.4 高架桥的检测评估应根据检测内容、周期、评估要求划分为经常性检查、常规定期检测、结构定期检测与特殊检测四类。5.1.5 高架养护管理单位应在常规定期检测的基础上,按CJJ 99进行高架桥的技术状况评估,确定其完好状态等级。5.1.6 高架桥的检测评估除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外,还应满足GB/T50621、CJJ/T 233的相关规定。5.2 经常性检查5.2.1 经常性检查应分为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日常巡查应每日巡查桥面系、引道、附属设施1次,每7d巡查上、下部结构1次,每3d巡查桥下保护区1次。定期检查应每季度至少1 次进行全桥检查。5.

14、2.2 经常性检查应由养护管理单位具有桥梁养护经验的技术人员实施,负责人应具有3年以上桥梁养护经验,并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其他技术人员应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经常性检查以目检为主,并应配备常规检测仪器和设备。5.2.3 日常巡查中发现高架桥重要部位和构件存在明显缺陷和病害时,应立即安排一次定期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5.2.4 经常性检查中发现高架桥伸缩装置、井盖松动缺损时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安排维修。5.2.5 当遇恶劣气候如台风、暴雨、冰冻、大雪等特殊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检查频率。5.3 常规定期检测5.3.1 常规定期检测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养护经验或桥梁工程实践经验,其他技术

15、人员应具有3年以上相关经验,并应对每座高架桥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和实施计划,定期检测应每年一次。5.3.2 常规定期检测宜以目测为主,并应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辅助器材等必要的量测仪器和设备。5.3.3 常规定期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a) 对照高架桥资料卡的基本情况,现场校核高架桥的基本数据;b) 记录病害状况,实地判断损坏原因,估计维修范围和方案;c) 对难以判断其损坏程度和原因的构件,提出作特殊检测的建议;d) 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高架桥,提出限载、限速甚至暂时限制交通的建议;e) 根据高架桥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测的时间。5.3.4 常规定期检测应包括下列范围:a) 桥面系:桥面铺装层、排水系统、伸缩装置、防撞墙等; b) 上部结构:主梁、横梁、横向联系、挂梁、联结件、预留跳水台、匝道曲线钢箱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