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55558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控原理习题答案(第2版) 第1章习题答案 1-1 解: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的总体;被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扰动:除给定值之外,引起被控制量变化的各种外界因素;给定值:作用于控制系统输入端,并作为控制依据的物理量;反馈:将输出量直接或间接的送到输入端,并与之相比较,使系统按其差值进行调节,使偏差减小或消除。 1-2 解:开环控制有洗衣机的洗衣过程,闭环控制有抽水马桶的蓄水控制、电冰箱制冷系统等。 1-3 解: 1-4 解:a与d相连,b与c相连即可;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1-5 解: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1-6 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

2、和快速性:稳定性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准确性反映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越好;快速性是要求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过渡过程时间短,超调量小。 1-7 解:该系统的任务是使工作机械(被控对象)的转角c(被控量)自动跟踪手柄给定角度r(给定量)的变化。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检测电位计与给定电位计的电气特性相同,工作机械的转角c经检测电位计转换成电压uc,手柄给定角度r经给定电位计转换成给定电压ur,uc与ur接入放大器前端的电桥。当工作机械转角c没有跟踪手柄给定角度r时,uc与ur两者不相等而产生偏差u=ur-uc,u经过放大器放大,使电动机转动,通过减速器使得负载产

3、生减小偏差的转动。当检测电位计检测并转换的uc与ur相等,此时u=ur-uc=0,电动机不转,工作机械停在当前位置。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1 1-8 解:谷物湿度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下。该系统的被控量是谷物湿度,给定量是希望的谷物湿度。谷物加湿后的实时湿度经湿度检测后送到调节器,若与希望的湿度产生偏差,则通过调节器控制给水阀门的开大或关小,以减小两者的偏差。谷物在入口端的湿度由前馈通道输入到调节器。这样若入口处谷物湿度较大,则会使得偏差减小,从而减小阀门的开度;若谷物干燥,会增大偏差,从而加大阀门的开度。 2 第2章习题答案 2-1 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表达式称为数学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有:

4、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和频率特性。 2-2 传递函数是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它有如下性质: (1)传递函数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线性定常系统、零状态系统; (2)传递函数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即只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与外加输入量或扰动量无关; (3)传递函数一般为真分式。 2-3 图a:L 图b:LCduc?t?dt?Ruc?t?Lduc?t? dtdur?t?dt; d2uc?t? dt2?RC?uc?t?ur?t?; dur?t?图c:?R1?R2?C?ur?t? dtdt 232222-4 (1)F?s?3?2? (2)F?s?

5、3?2 sssss?4duc?t?uc?t?R2C (3)F?s?1 ?s?1?2?1?s?2?2?1 2-5 (1)f?t?2t (2)f?t?te?2t (3)f?t?2cos2t (4)f?t?e?t?e?3t (5)f?t?2e?2t?te?2t?2e?t (6)f?t?cost?3 5113sint?e?2t 551212 t3?1 2-6 (1)c?t?e2 (2)c?t?e?t?e?2t 2 2-7 结构图如下图示: C?s? Rs?E?s?40s?1020, ?1?12s2?23s?25Rs12s2?23s?25 2-8 c?t?e?2t?e?3t 2-9 (a)?s?G1G2

6、G3 (b)?s?G1G2?G1?G2?1 1?G1G2G3?G2G3H1313 3 (c)?s?G1G2G3G4GGG?G3G4 (d)?s?123 1?G1G2?G3G4?G2G31?G2G3H G1G2G3,动态结构图的化简过程略。 1?G1G2H2?G2G3H1(e)?s? 2-10 同2-9。 2-11 提示:先画出每个传递函数对应的动态结构图,然后求传递函数,结果如下: C?s? Rs?C?s?E?s?E?s?1?G2G3?HGG?1G1G21, ?23?1?G1G2HDs1?G1G2HRs1?G1G2HDs1?G1G2H2-12 (1)设输入为yr,输出为y0。弹簧与阻尼器并联平

7、行移动。 (2)列写原始方程式,由于无质量按受力平衡方程,各处任何时刻,均满足F=0,则对于A点有 Ff?FK1?FK2?0 式中,Ff为阻尼摩擦力,FK1、FK2为弹性恢复力。 (3)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Ff?f? FK1d(yr?y0)dt?K1(Yr?Y0) FK2?K2y0 (4)消中间变量得 fdydyr?f0?K1yr?K1y0?K2y0 dtdt Tdy0dy?y0?Tr?Kyr dtdt(5)化标准形 式中,T?K15为时间常数,单位秒;K?为传递函数,无量纲。 K1?K2K1?K2 2-13解:(1)设输入量为作用力矩Mf,输出量为旋转角速度。 (2)列写微分方程式 d?J?f

8、?Mf dt 式中,f为阻尼力矩,其大小与转速成正比。 (3)整理成标准形为 Jd?f?Mf dt 此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若输出变量改为,则由于 d? ?dt 代入方程得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式 4 d2?d?J2?f?Mf dtdt 2-14 解:在线性电路的计算中,引入了复阻抗的概念,则电压、电流、复阻抗之间的关系,满足广义的欧姆定律。即 U(s)?Z(s) I(s) 如果两端元件是电阻R、电容C或电感L,则复阻抗Z(s)分别是R、1/Cs或Ls。 (1) 用复阻抗写电路方程式: I1(S)?Ur(S)?UC1(S)? Uc1(S)?I1(S)?I2(S)?1R11 C1s 1I2(S)?Uc1

9、(S)?Uc2(S)R2 Vc2(S)?I2(S)?1 C2s (2)将以上四式用方框图表示,并相互连接即得RC网络结构图,见图(a)。 (3)用结构图化简法求传递函数的过程见图(b)、(c)、(d)。 RC网络结构图 (4)用梅逊公式直接由图(b) 写出传递函数Uc(s)/Ur(s) 。 G?GK?K ? 独立回路有三个: L1?11?1? RC1SR1C1S L2? 11?1? R2C2SR2C2S5 L3?11?1? C1SR2R2C1S 1 R1C1R2C2S2回路相互不接触的情况只有L1和L2两个回路,则 L12?L1L2? 由上式可写出特征式为: ?1?(L1?L2?L3)?L1L

10、2?1?1111? R1C1SR2C2SR2C1SR1C1R2C2S2通向前路只有一条 G1?11111? 2R1C1SR2C2SR1R2C1C2S 由于G1与所有回路L1,L2,L3都有公共支路,属于相互有接触,则余子式为: 1=1 代入梅逊公式得传递函数 1 G?G?11?R1C1R2C2s2 11111?R1C1sR2C2sR2C1sR1C1R2C2s2 1 R1R2C1C2s2?(R1C1?R2C2?R1C2)s?1 ? 6 第3章习题答案 3-1 (1)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2)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3)系统稳定,全部为负实部根。 (4)系统不稳定,两个右根。 (

11、5)系统不稳定,两个右根。 3-2 a1a2>a0a3。 3-3 -1<K<11.9。 3-4 系统不稳定,2j、2j、-1j。 3-5 系统不稳定,4j、-10。 3-6 系统不稳定,1、2j、-2。 3-7 0<K<30。 3-8 系统特征根均在平面的左半平面,有一个根在s=-1的右端。 3-9 (1)0<K<1.5;(2)0.72<K<6.24。 3-10 ess=0。 3-11 ess =0。 3-12 K0=0,KH=0.9。 3-13 解:(1)位置误差系数为Kp?limG(s)?lims?0s?0K ?;2s(as?1)(bs

12、?cs?1)速度误差系数为Kv?limsG(s)?lims?s?0s?0K?K; s(as?1)(bs2?cs?1) K?0。 2s(as?1)(bs?cs?1)加速度误差系数为Ka?lims2G(s)?lims2?s?0s?0 (2)输入为r1(t),即阶跃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rr?0 1?Kp1? 输入为rt1(t),即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rr? KvK 输入为rt21(t),即抛物线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2r2r? Ka0 3-14 解: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A? 1?KpKv 系统为1型系统,所以Kp=, 7 Kv?limsG(s)

13、?lims?s?0s?010?10 s(1?T1s)(1?T2s) 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A?A?0.5?0.051?KpKv1?101010 3-15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G1G2C(s)?R(s)1?G1G2?Gr?1?G1?G2(G1?Gr)G2(G1?Gr)?,C(s)?R(s) ?1?G1G21?G1G2? ?1?G2GrE(s)?R(s)?C(s)?1?GG12? 将R(s)=1/s3及G1、G2、Gr代入上式,得 ?R(s) ? K2as2?(b?K1T2)s?K1C(s) ?32R(s)T1T2s?(T1?T2)s?(1?K1K2T2)s?K1K2 闭环特征方程为 T1T2s3?(T1?T2)s2?(1?K1K2T2)s?K1K2?0 易知,在题设条件下,不等式(T1?T2)(1?K1K2T2)?K1K2T1T2成立。由劳斯稳定判据,闭环系统稳定,且与待求参数a、b无关。此时,讨论稳态误差是有意义的。而 T1T2s3?(T1?T2?K2a)s2?(1?K2b)s1 E(s)?T1T2s3?(T1?T2)s2?(1?K1K2T2)s?K1K2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