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章** 文档编号:11755449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案例_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1寿险信托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所谓寿险信托,是被保险人作为委托人,将人寿保险金债权作为信托财产, 在信托公司设立信托,在保险事故发生或保险金给付时,由信托公司根据保单向 保险公司申请保险金, 交付给受益人或领取保险金后继续留存在信托帐户中加以 管理运用,以达到保险金保值增值的目的1. 寿险信托传入中国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1897 年武汉第一家本国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在汉口设立分行,主要业务除存款、放款、汇兑外,还有信托等附 属业务。其中就包括人寿保险信托。1921 年以后保险信托开始被中国社会所接 受,尽管史料中记载到

2、1936 年中国广州的部分金融机构还有保险信托业务,但 那时的中国信托业已经走上了畸形的发展道路, 使得保险信托最终夭折。 解放后, 新中国的保险事业在建国初期曾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到 1958 年人民公社 出现,使得几乎所有的保险产品被迫取消,保险信托就此在大陆消失。2001 年 以来中国信托法 、 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及信托投资公司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 的相继出台,标志着中国信托业历经五次整顿后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近几年,一些信托投资公司不负厚望,在传统信托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 了创新型的信托产品,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保险业的 蓬勃发展,与之相关联的寿险信

3、托却未受到重视。据调查,现阶段资本市场上, 除已经进入大陆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拥有保险信托产品外, 国内信托机构目前只 有少数几家在发展战略上考虑到了保险信托。所以时至今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 寿险信托业务仍未推出。 2现阶段中国开展寿险信托的必要性 (1)开展寿险信托是保险业同信托业互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保险公司的 角度来看,寿险信托业务的推出将丰富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保险资金可以通过 对保险金设立信托的方式进行保值和增值。 这种安排可以使得寿险信托的开发不 仅有利于受益人对保险金进行有效管理,还可能衍生出更多的保险产品增值服 务,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益。 从信托投资公司的角度来看, 寿险业的迅猛

4、发展为寿险信托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业务来源。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突出的中国,市场对老年阶层的保障和遗产 的法律属性等的重视程度将逐渐增加,随着相关税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寿保险信 托作为一种良好的投资理财方式肯定会获得很大的发展。 (2)开展寿险信托是中国居民个人理财的迫切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 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财产不断壮大。据调查,中国城市居民 家庭财产户均总值 22.83 万元,家庭可投资资产在 30 万元的富裕家庭已占家庭 总数的 10%以上。 不久前,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中国大中城市的问卷调查显示, 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明确需要个人理财

5、服务, 而且随着中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保险意识的加强,人均保费支出占个人消 费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 未来庞大的寿金给付与受益人有限的理财能力客观上产 生了寿险信托的需求。 (3)开展寿险信托是中国金融机构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寿险信托在西方 发达国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近年来,寿险信托的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也日 益丰富。如在美国,该产品年均业务量占美国全部人寿保险金额 3%4%,同时 出现了多种富有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包括老年人保险金信托、高风险职业者寿险 信托、残障者保险金信托等等。而中国信托业创立时的“先天不足” ,发育阶段 的“畸形” ,注定了在发展过程中“后天失调”的命运。虽然历经五次整

6、顿,在 相当程度上消除了不规范经营引起的金融风险, 信托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 机制得到了改善,但应看到中国信托业的实力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信托业。 按照中国的入世承诺,入世五年后,资本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届时,国外先进 的信托理念和成熟的信托业务将会对国内信托业产生极大的冲击。未雨绸缪,研 发寿险信托,抢占国内市场,已成为各信托公司的当务之急。 3中国开展寿险信托业务可行性理论分析 3.1寿险信托市场的外部环境日趋完善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借鉴国外寿险信托的发展 经验, 作者认为, 目前中国开展寿险信托的外部环境已经具备。 从经济环境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

7、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财产不断壮大,在 日常消费之余开始追求财产的保值、增值。专业机构的理财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 重视,中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费规模日益扩大。 从法律政策环境看,自 2001 年以来, 信托法 、 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 、 信托投资公司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国家 政策对信托业发展的支持,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外部环境。也为寿险信托业 务的推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新修订的民法里明确承认私人财产的合 理性,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即将征收, 保险法对保险金投资渠道的限制逐步放 宽,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也将寿险信托市场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2. 3

8、.2寿险信托市场的内部条件初步具备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和信托原理, 寿险信托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内部条件 就是具备寿险信托需求的委托人(包括受益人) ,信托财产和受托人。 (1)从委托人的构成要件来看,委托人是信托关系设立的起点,在信托行 为中占据主动权。在实务中设立寿险信托,委托人(受益人)通常会处于以下几 种情境:其一,受益人是未成年人或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通过设立寿险信托,可 将保险金有效运用于受益人的教育费、生活费、医疗费的支出,亦可使受益人最 大程度享受保险金利益。其二,当保险金额较大,存在多个受益人时,通过寿险 信托, 可避免多个受益人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发生纠纷,同时可确保按事前规划各

9、 个受益人都可享受到信托财产的利益。其三,当投保人是企业经营者时,通过设 立寿险信托,可使投保人在面临巨额无限连带偿还债务风险时,投保人的债权人 无权对已设立的信托财产强制执行,从而确保受益人的利益不受影响。 目前,中国开展信托业务一般针对有经济实力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拥 有的货币资产日益增多。一批富裕群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财富,经过多年创业、 奋斗,对家族财产的妥善传承有着更高的要求。 “买保险”与“设信托”相结合, 具有的合理避税、破产隔离、储蓄与投资理财的多重功效,既可避免现实中普遍 存在的财产继承纠纷,又可按委托人旨意妥善规划身后财产,切实保障受益人利 益。可以肯定,寿险信托业务一

10、经推出,必将真正为客户排其忧,解其难。社会 上庞大的富裕群体客观上构成了寿险信托的潜在市场。 (2)从信托财产的构成要件来看,寿险信托的信托财产是保险金(或保险 金和保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 30%的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 保险意识已逐渐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单位。 根据保监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2002 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为 2073.7 亿元,寿 险给付 225.1 亿元。2003 年寿险保费收入为 2669.5 亿元,寿险给付 264 亿元, 2004 年寿险保费收入为 2851.3 亿元,寿险给付 308.4 亿元。日趋增长的寿险保

11、费,庞大的寿金给付为寿险信托提供了广阔的来源。 (3)从受托人的构成要件来看,目前中国寿险信托的受托人是信托投资公 司。20 多年来,中国信托业历经五次整顿,并购重组,在相当程度上排除了不 良债务和非规范经营引起的金融风险。治理结构的改善、经营机制的转变、业务 经验的积累,都大大提升了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实力。几年来,一系列信托创新 产品的成功上市与热销,更为街头百姓耳闻目睹,使信托投资公司声誉鹊起。实 践证明,一大批保留和优化后的信托投资公司有实力、有条件承担在新的发展环 境下创新和拓展寿险信托业务。 4实践中开展寿险信托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4.1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 寿险信托业务的开展,如

12、果没有保险公司全方位的联动与配合,无异于空中 楼阁。加之寿险信托业务本身的特点,以保险赔付金作为信托资金,其发生时间 和数量均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开展此业务,必然要借助保险公司强大的精算 实力和宝贵经验。因此,应以寿险信托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与保险公司实现战略 合作的进程,进一步实现信保合作3. 4.2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内控机制 由于信托制度的优势,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同时涉足金融市场和产业市场,根 据客户需要灵活设计项目运作方案,组合运用多个金融工具。所以,开展信托业 务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化、多样化。就寿险信托业务而言,从信托开始至终止, 要面临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及道德

13、风险等。因此,信托 公司在开展寿险信托业务时,要特别重视信托风险的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内控 机制和灵活对应机制。 4.3加强信托理财宣传,提高民众信托意识 重视信托思想的普及是日本信托业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信托制度 在中国是舶来品,不少人对它较为陌生。再加上长期以来,信托机构的不规范经 营以至造成声誉低下,使人们更加远离信托。因此,寿险信托市场的培育,离不 开对信托知识的普及。 可以借鉴国外信托发展经验,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借助媒体力量,积极宣传信托理念。第二,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增强对信托行为 的认同。第三,完善产品的推介营销,提升信托公司知名度4. 5结语 由于现阶段中国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已初步具备, 所以 信托投资公司将寿险信托业务作为下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可行的。当然,目前 开展寿险信托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保险法目前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存 在诸多模糊甚至缺失之处,使寿险公司办理寿险信托业务难以落到可操作性层 面, 而信托投资公司在该业务中如何协调多方利益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 是必须看到,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中国,市场对老年阶层的保障和遗产的法 律属性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随着相关税制的建立和完善,寿险信托作为一种良好 的理财方式,无疑会获得很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