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5306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毕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0940602001 系、年级专业 音乐系2009级音乐表演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副 教 授 讲 师 2013年4月16日11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 摘要 湖南桑植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有白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瑶族、高山族、壮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白族人民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辛勤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白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喜唱山歌,它的山歌歌词贴切诙谐,旋律优美动听,曲调丰富多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关键

2、词:白族山歌;艺术特色;传承保护 The artistic feature and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nan folk songs of Bai nationality in Sangzhi ChenxiaojuanGrade 2009,Department of Music ,musicology,Shaoyang UniversityAbstract Hunan Sangzhi is a multi-ethnic region ,Living in a Bai, Tujia, Miao, Yi, Mongolia nationality

3、, Yao nationality, Gaoshan Nationality, Zhuang and so on more than 10 national minoriti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eople of the Bai nationality lives in this magical land, their hard work, with their wisdom and strength to create a splendid national culture. The Bai people to sing songs in the livi

4、ng labor Zhongxi, its folk song lyrics appropriate humor, melodic tunes, rich and varied, with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appeal. Keywords:The Bai nationality folk song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Heritage Protection 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一、湖南桑植的白族山歌.11.1桑植白族的民间文化.1 1.2白族山歌的源渊.2二、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22.1桑植白族山歌歌词自由.22

5、.2桑植白族山歌曲调高亢、旋律自由多变.3.2.3桑植白族山歌的演唱方式多样性、演唱语言独特性.53、 桑植白族山歌的传承保护.63.1桑植白族山歌的生存现状.6 3.2白族山歌的可持续发展.74、 参考文献.8五、致谢.9 浅析湖南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 陈晓娟 邵阳学院 音乐系 2009级 音乐表演专业引言 桑植民歌历史悠久,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被省内外音乐界誉为“民歌的海洋”。2006年5月20日,湖南桑植民歌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名来自桑植白族的大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来宣传桑植民歌和白族山歌,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白族以及白族山歌。 一、湖南桑植的白族山

6、歌 1.1 桑植白族的民间文化桑植,地处湖南西北部,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我们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以及长征的出发地,约有43万多人口,其中88%的人口为少数民族,分别有白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瑶族、高山族、壮族等10多种少数名族,以白族、苗族和土家族颇为居多,桑植县是湖南省唯一一个白族聚居地。桑植人民勤劳勇敢,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桑植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以歌抒情,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桑植民歌。千百年来,桑植民歌犹如一枝耀眼的奇葩在民族文化中突出扑鼻的芳香,桑植民歌里汇聚了土家族、白族,汉族等不一样色彩的歌曲,但每首歌都是将桑植的社会历史,民族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桑植白族山歌就

7、是一朵开在山间的野花,自然美且富有生命力,拥有与生命迸发的激情,是桑植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植的白族主要分布在桑植的芙蓉桥、麦地坪、马合口、刘家坪、瑞塔铺等7个白族乡里,桑植白族的民俗表演活动众多。在这里,有只有我们桑植白族人会跳的白族仗鼓舞和九节鞭。仗鼓舞在桑植是白族独有的且具有突出代表性的舞蹈,逢年过节,游神,赶会,不一样的节日跳就会不一样的仗鼓舞,共有“狮子坐楼台,兔儿望月”等九九八十一种套路。初中的时候,我有幸跟随我们桑植白族的歌手谷春凡老师一起,和其他同学一起跳过仗鼓舞其中的一个套路“观音坐莲”,也正是因为她,我才会走上音乐这条路。仗鼓舞主要是由笛子吹奏主旋律,然后合上唢呐和啰,表演

8、过程中,表演者和乐手可一起发出“哦,嗬”表示气势磅礴、粗犷、朴素、和谐的美感。同样,九节鞭,又称九子鞭,也是白族比较特别的舞蹈,但不是独有的,记忆中我高中时期,学校曾把九节鞭作为我们课间操的学习时间。白族人民把幸福安康寄托在神的身上,希望能有神的保护,便取山上紫竹,装上九枚铜钱,取名“九节鞭。”另外,湖南桑植白族拥有许多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的“游神”,是桑植白族重大的节日,它起源于白族迁始祖来桑植艰苦创业的祭祀活动,这是为了纪念祖先,教育后裔不忘祖德,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农历三月初三的“三月街”,包括祭祀、歌舞表演,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盛情演绎具有本土色彩的节目。农历的正月初九,是桑植芙蓉桥

9、白族乡特有的庙会, 该庙会是芙蓉桥白族乡众多节日之首,起源于当年白族祖先从云南大理搬迁过来时,王氏先人的生日。如今的庙会是聚商业经济、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宴会,商品琳琅满面,你买我卖的情景十分和谐,龙灯、龙船、三盘鼓等传统表演也精彩纷呈。桑植白族的民间文化是桑植白族山歌的载体,人们以传统的民俗生活方式为传送带,用歌唱来表达心灵情感。 1.2 桑植白族山歌的渊源 桑植,在很久很久以前,主要为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而我们这些白族人民则是后来我们的桑植白族祖先因为战争从云南大理流落至此,发展至现在的10多万人口,并成为中国第二大白族人聚居地。桑植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桑植白族山歌,则是桑植白族

10、劳动人民生活的映射,智慧的结晶,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以前这里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有创造出来的文化都已口头代代相传,白族山歌就是他们将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成果。以歌代语,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这就成了白族劳动人民之间交流感情的一种表达途径,当然,这也成了白族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趣,每首不一样的歌表达的都是白族人民当时不一样的心声和不一样的生活情境。2005年10月,桑植民歌被命名为“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人们开始重视少数名族音乐文化,2006年,桑植民歌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白族山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音乐里程上有了重大发展。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浓厚的民族风

11、彩,独特的桑植白族山歌便因此而来,并源远流长。 二、桑植白族山歌的艺术特色 2.1 桑植白族山歌歌词自由从歌词曲体上来看,桑植白族山歌曲体丰富,有一句体、二句体、三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七句体。在歌词中多使用衬词来完善音乐,比如一句体山歌太阳出来一点红:“太阳出来(哎一美多好)一点红(欧一朵哎)”一句“太阳出来一点红”加上衬词的效果将清晨一人独处山上劳作的寂寞表现的淋漓尽致。二句体山歌冷水泡茶慢慢浓,见谱例:三句体山歌棒棒捶在岩板上,歌词纯朴。五句体山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歌词简单质朴,词意生动形象。六句体山歌花大姐,在衬词的作用下,歌词整体变得丰富多彩。七句体山歌有砍柴歌。 从语言内容上来看,桑

12、植白族山歌没有经过特意的作词,大多都是触景生情,即兴赋词。比如歌曲砍柴歌,就是白族小伙在山上砍柴的闲时之作,以此减轻劳作之苦。但随着时代变迁,桑植白族人民即兴赋词的艺术天分已经销声匿迹,白族人民劳作时不再歌唱,生活习惯越来越汉化,少数民族气息越来越淡。 从歌词含义来看,桑植白族山歌存在歌词观念,不一样的歌表达的含义不同。比如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中“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呐,你两年不来我个儿两年挨哟,钥匙不到锁也不开哟”,表现出夫妻俩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绵绵情意,预示后人对待爱情要心无旁骛、忠贞不渝。又如歌曲四季花儿开,“春季花儿开,花开是一呀朵来,一对对儿阳雀哟嗬嗬,飞呀过的山来看啦,满山那个桃花开,飞呀来是飞呀去就报春来”,呈现的是革命结束后,白族部落漫山遍野、灿烂辉煌的大好景象,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再如歌曲唱个山歌甩过来中“唱歌山歌甩过来,你接的到的是好手,你接不到的你莫怪,生意不成仁义在”,歌词深意传达我们的是与人打交道要讲仁义道德,继承发展优良的传统美德。 2.2 桑植白族山歌曲调高亢、旋律自由多变 桑植白族山歌的曲调高亢、开朗明快、自由奔放,调式调性属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即:宫、商、角、徵、羽(do,re,mi,suo,l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