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4994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 燕子课时分配2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 月 日教学时间201 年 月 日教材分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

2、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体会燕子的可爱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背诵课文。教 法学 法讲授法 朗读法教具准备PPT课件勐混镇小学备课模式表教学 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全班交流并质疑第一课时同学们,我们已经过完了一个春节。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为春光增添生机的一

3、种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板书课题:l燕子)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俊()骏()俏()悄()拢()竣()峻()哨()梢()笼()添()沾()倦()谱()

4、符()填()粘()圈()普()附()(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

5、解“凑”字的意思。教学 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作业布置、复习导入二、学习课文三、总结全文四、布置作业(3)指导感情朗读。(4)背诵第1自然段。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1、听写生词,齐读第一段2、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1、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

6、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3)、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A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B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C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D有感情地

7、朗读这一自然段。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 习 设 计一、把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花朵( )的春天 ( )的天空 ( )的燕子( )的细雨 ( )的赞歌 ( )的尾巴二、按原文填空。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2才下过几阵( )的细雨。微风( )着千万条才展开带( )的( )的柳丝。( )的草,( )的叶,各色( )的花,都像( )似的( )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 )赶来,为春天( )了许多( )。

8、3几对燕子( )了,落在电线上。( )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 )细线,多么像( )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正待( )的( )的赞歌。教学调整修改建议:板 书 设 计 1 燕子 外形:活泼机灵 增添生机 飞行之美 停歇之美 教学调整修改建议:课 后 反 思教学调整修改建议:勐混镇小学备课模式表课 题2 古诗两首课时分配2课时备课时间2015 年 月 日教学时间201 年 月 日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

9、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读准4个生字的音,能正确书写“咏、碧、妆”等生字和“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背诵和正确默写两首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意,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让学生

10、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两首古诗教 法学 法讲授法 朗读法教具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以及PPT课件教学 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导入二、初读课文三、组织学习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五指导书写 第一课时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先学习咏柳,它的作者是唐朝的贺知章。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咏柳 唐 贺知章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自己练习把古诗读得正确? 2、纠正字音:裁 妆 绦 似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

11、或注释自学古诗,用?标出疑点。 4、 相互释疑。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

12、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观察,启发学生去想象。:诗句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对春天的无限热爱的感情。碧(猜字谜:王白二人石上坐) 妆(打扮,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裁(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教学 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学习春日。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四、背诵古诗五、拓展阅读六、 作业第二课时1、齐背咏柳,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 1、把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