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54966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一)一、填空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 的。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 )的方式选择样本。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 )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 ),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 ),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 )较高;然而,在

2、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 )较高。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 )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 )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 )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 )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实证、数学方法、( )表述四类基

3、本方法。二、名词解释(做)1.取样, 2.自变量, 3.因变量, 4.中介变量, 5.操作性定义, 6.样本容量, 7. 随机性原则, 8.教育研究设计, 9.信度, 10. 效度。三、简答题(选三题做)1. 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2. 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3. 简单随机取样法4. 分层随机取样法5. 确定研究变量的主要工作内容6. 取样的原则7. 取样的一般过程8. 操作定义的原则9. 操作定义设计的基本方法10. 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四、选择判断题(参考)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C

4、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4. 公式用

5、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6.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

6、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8. 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 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 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10. 下列说法

7、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五、论述题(选二题)1. 试论取样的意义2. 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3. 试述操作性定义的作用4. 试述

8、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习题答案一、1. 一致2. 比例抽样3. 隔一定4. 课题表述,文献查阅5. 被试方面的因素6. 外部效度,内部效度7. 解决研究问题8. 如何控制9. 收集和分析,回答10. 思辨,符号 二、1. 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2. 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3. 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4. 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5. 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

9、体的界定、说明。6.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内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7. 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由于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从而保证由样本推论总体。8.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订出周密、科学、完整的研究工作计划和安排。9. 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10. 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

10、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三、1. 取样设计、工具设计、分析设计、执行设计。2. 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3. 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4. 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统计上称为层),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然后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和确定的各类型样本抽取数量,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11、5. 主要内容:分析、确定研究的变量的性质和特点;辨明无关变量;确定研究变量的数目;考虑变量的测量水平。6. 取样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所谓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由于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从而保证由样本推论总体。7. 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规定总体、选定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容量并选取样本。8. 设计操作定义的两条基本原则:一致性原则、独特性原则。9. 方法与程序描述法、动态特征描述法、静态特征描述法1

12、0. 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观测指标(变量指标)四、1.C,2.D,3.D,4.B,5.C,6.A,7.D,8.A,9.B,10.A。五、(要点)1. 依据取样理论,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和足够多数量的样本,可以推论出总体的情况。取样设计的优势主要有四条:(1)解决总体研究的困难。(2)节省人力、时间、费用。(3)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4)减少研究“污染”范围,保证以后研究的科学性。2. (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简便易行,误差计算方便,在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

13、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当知道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时,要想对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2)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这是运用等距随机取样法时应当注意的。(3)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容量少。此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各层采取不同的抽取方式和比例,使取样更加灵活。分层随机取样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分类。有时候,这一点在实际研究前难以做到。如果是采用最优分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