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4706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募说明书(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山永续:从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话题:成长成功 管理经验 为人处世 中国传统文化 王朝1.民营企业也需要“江山永续”江山永续是本好书!我首先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住了!哪个江山开拓者不需要江山永续呢?其实,民营企业也期望“江山永续”,这个江山不一定是家族的江山,而是企业自身的江山。但是,根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年,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寿命超过100年的也寥寥无几。因此,每个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在苦苦地思索着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也就是江山永续!周永亮博士是一位知名的管理咨询专家,不仅对企业成长和执行力问题深有研究,看来也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功底。这本书吸引人之处有两点:第一点,

2、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历史专著,也不是一部描述帝王权谋的读物,应该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础的管理学或领导力著作。与我以前读过的历史题材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不是从纯粹的国学理论出发,也不是进行历史写实,而是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发掘出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领导力原则,如管理的核心是人性而不是事务、赢在治才等,特别是最后几章中提到的铁则和核心原则正是我们民营企业老板最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点,这本书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也不是从描述到描述,而是从很多有趣的历史现实描述中抽取很多理论原则,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历史的营养。以往,我们了解中国式的管理原则基本都是从论语、孙子兵法、大学、易经中获得的,对帝王的了解多是从他们的政治权

3、谋中获得,似乎帝王天生只能是权谋的玩弄者,周永亮博士却从历史的高度告诉我们:成功的帝王恰恰是中国式管理的最佳实践者。说心里话,我一开始有些抵触,读完本书后,觉得周博士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一个成功的帝王肯定玩弄过政治权谋,但是仅仅靠权谋或者主要靠权谋是赢得不了天下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秦始皇、王莽、隋炀帝杨广等。那些在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而且能够让王朝持续更长时间的帝王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坚守正道的,如周文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和清王朝的康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我认为,这句话是本书观点的精髓,不仅是成功帝王的座右铭,也应该成为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基本行为原则!格兰仕集团也是一家有雄心的企

4、业,同样希望江山永续,我们为此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在品牌塑造、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可以说,我也是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经营着我们这家企业。我相信,江山永续将对我们对于企业经营的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每一个希望自己企业江山永续的企业家,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梁庆德广东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2.帝王管理是中国历史的珍贵遗产周永亮博士的新书即将出版,索序于我。永亮博士是毕业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法学博士,长期从事战略与执行力组织建设的研究与咨询,是国内知名的战略与管理专家。我则自博士毕业留校后一直在北大做中国古代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我之所以乐于为永亮博士的这本新书作序,

5、主要有以下一些缘故。首先,我比较欣赏作者选择的视角,赞同作者的一些提法。如“真正的中国管理高手是王朝的统治者,他们才是中国管理的主要实践者,甚至是理论的原始创造者”;“实际上,中国的治就是管理,而且中国的管理很有成效,那就是王朝的长寿与文明的延伸”;“真正的大智慧是构建王朝并使之持续,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基业长青”,等等。我觉得这些提法颇具新意,而且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被称为“治”,汉代有“文景之治”,唐代先后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也可以称“康乾之治”,总之,盛世都是治世,都可以视为管理的成果。例如唐太宗贞观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治世”。史

6、载当时是“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经月不闭”,“马羊遍野,旅途不赍粮”,“几致刑措”。据通志记载:贞观初,斗米匹绢;经过九年发展,达到了“斗米不过四五钱”。为什么能这样呢?归根结底是政治治理即统治者进行管理的结果。所以,后来开元年间的史官吴兢据太宗政绩及君臣政论撰成贞观政要,对唐初立国方针、君道政体、历史借鉴、刑法贡赋、官员选任、君臣作风、君民关系、道德规范、学术文化、征伐安边等多有详述,实际就是系统归纳总结“贞观之治”的管理经验。该书颇受唐朝统治者的重视,被“书之屏帷,铭之几案”,列为皇家子孙的必读教本。由宋至清,历代王朝统治者皆推崇该书。9世纪左右传入朝鲜、日本等国,也备受重视,被列为

7、皇家、幕府的政治教本。类似的经验总结在其他族群历史上也可以找到,例如中古中亚黑汗王朝于11世纪中编写的诗体政论福乐智慧,书中的讲述尤其对于安邦治国的君主大有用处,内容包括人君应具备什么条件、什么东西是君王的屏障、国家应有怎样的法度、国家的存亡原因何在、国家的兴衰是何缘故等。塞尔柱王朝君主蔑立沙于1086年命令宰相尼扎姆穆勒克等撰写的治国策,内容与福乐智慧不无相似之处,书中有关于举行纠错扬善、主持公正的觐见、关于拥有土地者及对农民待遇的调查、关于封疆君主及其津贴、关于王室管家及该职的重要性、关于国王的好朋友和密友及其为人处世、关于向博学和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关于惩处犯错误的身居高位者、关于对农民状

8、况及其摊派采取谨慎态度、关于国王不易草率处理事务等许多章节。据研究,治国策直接影响了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问世的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儒学“安邦治国”思想的西向传播。这些学术史当然值得学者追究,而历史上的国家管理经验更需要今日学者深入发掘,以利人们借鉴利用。这也说明,永亮博士的这本书不仅具有现实参考价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学术旨趣。其次,我也赞成永亮博士在其书中提出的关于“真正的管理实践者是王朝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所谓管理就是管理人,你说,不以人为本还能以什么为本”等这样一些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大戴礼记记载:“曾子曰:敢问不费不劳,可以为明乎?孔

9、子愀然扬眉曰:参,女(汝)以明王为劳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王奚(何)为其劳也!”讲的就是“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这样一种区别。这里孔子所谓“政”,其实就是“治国策”,可见所谓政也就是治,所以管理也就是用人之道。众所周知,唐太宗“贞观之治”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知人善任。史载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称道。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得失。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

10、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在用人上,唐太宗深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多能根据属僚群臣的不同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加以合适的任用,从而使不同类型的人才皆得其用,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正是这种人才任用上互补性成功的形象写照。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唐太宗的明智。最后,永亮博士大学本科读的是历史专业,毕业论文做的是中唐时期唐宪宗年代的“元和中兴”研究。正好我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也对中唐兴起的经世致用学术风气很感兴趣,于是和永亮相谈甚欢。据我所知,

11、历史学科固然也有许多专业方向,但就中国史学传统而言,政治史无疑处在核心位置。因此,永亮博士的这本新书从“帝王管理”入手来剖析中国古代政治史,可谓深谙史学之道。读者可以看到,本书作者提出问题、选取个案、归纳分析的方法也有其独到之处,既不同于一般历史作品,也不同于社科理论著述。历史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史学也需要有新的问题意识、新的观察视角和新的研究方法。我认为,永亮这本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总之,这是一本内容新颖、颇具创意的好书,值得一读。是为序。王小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008年10月31日写于北京大学畅春园3.引子数千年前的一天,外面是阴霾重重、腥风血雨!被关在里(商朝监狱,最早的国

12、家监狱,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的姬昌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静静地推演着被后人称为“周易”的术数!天下如他这般关注这个没有什么人看得懂的东西的人不是很多,也可能正是由此他看透了殷商的气数,也正是由此他的儿子后来建立了周王朝,也正是因此他了解了一个王朝为什么会衰落,从而也找到了令王朝尽量延寿昌盛的秘诀!他为什么痴迷于易数?他从易数中到底参透了什么?我觉得,后世的文王,当时的姬昌,当时的西伯侯,参透了建立一个王朝的秘密,更发掘了一个作为王朝统治者应该关注的东西。这,大概就是中国的管理之始吧!人们研究中国的管理,总是从孔子的书籍、诸子百家或者易经等开始,也就是说,总是从理论出发,实际上,理论总是对

13、于历史的总结和感悟。这种态度、方法和路径不太有利于了解真正的中国管理。真正的中国管理高手是王朝的统治者,他们才是中国管理的主要实践者,甚至是理论的原始创造者。君不见无论是孔子还是其他学者提出理论的时候,举的都是优秀王朝统治者的例子吗?周王朝、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等之所以能够持续数百年,不是一个运气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帝王积了德行的问题,而要归功于几个主要君主的管理能力。中华文明在王朝更迭的过程中没有夭折而繁衍持续数千年,成为地球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不是偶然的!就像研究美国企业的管理,不是读读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亨利明茨伯格的书就可以了,也不是上上哈佛、耶鲁就成了,一定是要研究研究美国政府以

14、及通用电气、通用汽车、杜邦化工等企业是如何运行的才能够掌握真正的精髓,因为这些大师(比如德鲁克)的很多结论也都来自于此。如果说,西方的管理精髓主要体现于大型企业的持续发展历史,那么,中国的管理精髓一定是展示在历代主要王朝的长寿进程中,以及中华文明的繁衍持续过程中。我们一谈到管理,常常就是西方的管理,确实,如果按照西方管理定义的话,中国过去自然无管理可言。实际上,中国的“治”就是管理,而且中国的管理很有成效,那就是王朝的长寿与文明的延伸。实际上,这也可能是欧洲很多王朝不能统一和持续的因素。人们往往关注三国演义中展现出来的管理智慧,实际上,那只是王朝更迭的插曲(历史短暂且管理业绩较差,倒是战争谋略

15、和人事斗争权谋精彩纷呈),其展示出来的管理大智慧乏善可陈,勾心斗角才是主题,对于王朝的持续而言,应该说是小智慧,真正的大智慧是构建王朝并使之持续,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基业长青。以往研究中国的管理往往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研究儒、法、道、释等学说,认为这是中国的管理代表。实际上,它们都是管理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的管理实践者则是王朝的统治者和创造者。另一种是研究帝王统治技巧,结果就是似乎中国的皇帝一心用在玩权术和整人上。实际上,这都是对中国管理的极大误解。王朝延续不会是自然而然的,一定有着管理的根源。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管理关注人,而西方的管理关注事,这也是一种误解。中国管理关注人的目的在于维持王朝寿命

16、,这是管理者的真正利益所在。西方关注事也是关注人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以人为本是管理学上的伪命题,管理的就是人,你说,不以人为本还能以什么为本呢?!因此这是一个永远可以争议下去的话题。1.周文王的使命与始皇帝的欲望有人说,中国是唯一的。确实,在庞大的人类文明史中,唯有中华文明完整地持续了数千年。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最后因北方民族的入侵而遭遇毁灭性消亡,而美洲中部的尤卡坦半岛、叙利亚北部沙漠、非洲的中部都曾有着显赫而发达的文明,但是都早早灭绝而无人知晓了!这是偶然的吗?!当然,有人会说,那是中国大地绵延数千里的广袤易于形成大一统;也有人更离谱地认为,中华大地不断的巨大洪水让中国人愿意接受数千年的专制统治,从而客观上导致了中华文明的数千年延伸。实际上,当你仔细地研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华文明有无数次可能分裂如欧洲,成为大一统倒看起来像一种偶然,因为诸侯和军阀们的分裂倾向都是很强的!最终,一种强势或者仁道的帝王出现,收拾河山,重新进入了一个新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