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4590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一、引言在中国,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由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构成,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于高中教育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顺应外部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历经多次变革,规模不断扩张。发展至今,中职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是改革开放初期时在校生人数的3倍。在过去的30鳞年间,中职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锌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改革主要以调整“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结构作为集主要目标,突出中职教育应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中等技术人才坊的作用。为此,政府关闭了大量教

2、育质量央不高的半工半读学校和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却学校,同时增加了由政府主办的中专学校拜和职业高中的数量与招生规模,并且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以中专与职业高中为主鲰的中职教育体系。第二阶段。1991鲇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娼教育的决定,提出未来十年要大力发展灬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使伙全国高中阶段中职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高。锋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九杭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普通初中教育,削减职业初中的教育规模,将普职分流延后至高中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蟮代中后期,随着中专生毕业包分配制度的取消、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加速扩张以及驰中职教育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中职教育笃

3、逐渐丧失了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好”腠学生上普高,“差”学生上中职,成为社腋会民众的普遍认识。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糇流机制变成了一种淘汰性分流机制。在精噌英教育的大众情结下,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崆偏向于选择普高教育,中职教育体系的学魃生规模不断萎缩。XX年,中职在校生人终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比重不足40,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0个百症分点。为扭转这一趋势,自XX年起,中雪央政府一方面在政策上规定普高学生和中挂职学生的招生比例应大体为1:1,并按垢此比例向地方下达招生任务;另一方面实施对中职学生的助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呶以吸引更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在一系列政策的努力之下,中职在刍

4、校生规模开始逐步回升,但现实情况仍不报容乐观。有报道指出,当前中职教育对于弓学生和家长仍不具有吸引力,中职学校招厶生困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笆教育部每年下达到地方的中职招生任务在呷许多省份都无法完成。如何以一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醣生规模不断萎缩的不利局面,已成为当前趴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初中学厦生毕业后的分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国际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议题,相关文搀献已有相当数量的积累,特别是针对发展槔中国家的研究。国外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确实会受到诸犒如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远居住地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多数研究中彖

5、,学业成绩对于学生的教育选择都显现出较高程度的影响。亦有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内,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通常与其子女选择普通教育的可能杉性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初中学生的分流殡意愿还可能受到制度和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可响。有研究曾发现,在以职业教育为主导滟和以普通教育为主导的两种中等教育体系眶下以及在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下,学生的殇普职分流意愿会有明显的差别。国内学蛇者对学生的教育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洋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关注农村学生和接受中职教育意愿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屏例如,宋映泉等利用西部某省国家级贫困杪县农村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展开分

6、析,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水平桧对学生选择中职和普高的分流意愿并不具劓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国际一般经验发丝现并不相符。另有少量研究对北京、浙江栗和江西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进行过调查,樊发现中央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资助政策虽然芭间接地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但仍不能舭提高初中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父母职樽业为非农的学生入读中职学校的可能性显筵著低于父母职业为农业的学生。总体来壬看,以往国内研究在取样上大多仅局限在篆某一市或省,样本缺乏代表性;另有部分必研究在计量方法选择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您题,例如将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这一类别变箩量作为连续型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溽有鉴于此,本文将在以往相关研究的

7、基础醯上,利用最新的三省调查数据,采用一定浏合理的计量方法就以下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鸳:当前中国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就读中职学校具有何种意愿?农村初中学生接受簏中职教育的意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氲及怎样的影响?二、数据、模型与方法境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箫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和莫斯科国立高等经皴济学院合作进行了一项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碥“转型国家职业和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发展潦国别政策比较研究中国和俄罗斯:政策应对和创新实践”。为了解当前中国农酣村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以及中职学生未来可能的劳动力迁移与职业发展前景峤,中方课题组于XX年11月12月采驭用分层抽样方法,先从东部、中部、西部讹地区各抽

8、出浙江、安徽、陕西三省,在每拍个省抽取1个县,在每个县抽取1所初中壑和l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入校调查,共有6所学校1876名农村初中与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褪被访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教育与就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被访学生中,初中学生957名,中职学生919名寅。本文主要利用初中学生数据,并结合中务职学生数据中的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在初中学生样本中,浙江、安徽和陕西的样本泵分别占、和。农村学生普职分流轮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1.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学生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腙学业成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强调教育绩效与精英选拔的教育体制中辆,学业成绩对于学生教育选

9、择的影响往往稿是具有决定性的。目前,中国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导向的分流趋氇势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业成绩对农村哚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为鞭测量学生学业成绩,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廛了被访学生在本校同年级中的学业成绩排购名情况,并以此将学生分为三类:成绩排钒名在前30的学生为成绩中上水平者,厂成绩排名在前3150之间的学生潴为成绩中等水平者,排名在前50之后途的学生为成绩中下水平者。2.家庭社胎会经济状况。以往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漓,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学生的教育选择以袜及未来的教育成就与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儿关系。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十分重要估的政策性变量,它在实证模型中的参

10、数估版计结果可以为政府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吁提供经验证据。例如,如果实证研究结果宵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受教育机会确会箪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因素的负面影响,那么魏,政府便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政策来提升哕教育公平水平。本文将家庭收入与财产怼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社会经膈济状况的指标。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了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父母近三年来艿的年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地处荜于何种水平,并询问家庭是否拥有电脑、摈小汽车、城镇住房、空调等15项资产。3.家庭社会资本。在这里,社会资本反魏映的是家庭可从亲戚与朋友处获得的有助大于其子女就学与就业的社会网络资源,此剧种资源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

11、学业完俸成度产生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嗅的教育选择。这一结论在以往不少研究中锺都曾得到验证例如。对于家庭社会资本呸的测量,课题组在家长问卷中设计了如下衙问题:“您能从亲戚和朋友那里获得以下参哪些帮助?”可选项为:实现就业或升灭职;为自己或亲戚朋友争取到优质的医业疗服务;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读;瞿从亲戚或朋友那里借到钱,或其他生活援助;帮助没有住宿条件的孩子解决住宿斩问本题。笔者认为,农村家庭拥有的社会妻网络资源对子女就学和就业所起到的帮助舡作用大多表现在以上五个方面,它们应能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所拥有的社会网楮络资源的状况。4.财政资助。与物质阢产品消费相似,个人在进行教育消费与投醯

12、资选择时同样面临着信息非对称与非完美燔方面的约束。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教育选缨择会受制于个人对相关教育市场与政策信距息的了解程度。如前所述,中央针对农村嵝中职学生的助学金政策已实施多年,然而舛现实中,到底有多少农村初中学生知晓这一资助政策?知晓该政策是否会显著提升农村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就读意愿?为此,邙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被访学生是否知道国诛家有向农村中职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政策。婿如果该资助政策有效,那么,知晓这一资呲助信息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应高于痦不知晓这一资助信息的学生。5.其他搛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受教育机会上的男蜷女性别差异亦是以往相关研究时常考虑和控制的因素。同时,在中国农村,兄弟姐墙

13、妹数量的增多通常会降低学生个人从家庭句中所分配到的教育投入,进而对学生未来畦的受教育机会及其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沽响。此外,身处不同地域的学生也可能因孢地域间在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与人文环境搛及其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中职学庄校表现出不同的就读意愿。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在问卷中,课题组询问被访学生如下问题:“你初中毕业后想要做什么招?”可选择的答案有:接受中职教育;卅接受普高教育;直接就业。由于以上钳三种选择为无序的多类别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多项逻辑回归进行分析。根据多项待逻辑回归方法,当因变量有j类别结果时,需将其中的某一类结果作为参照结果,蹀并将这一类参照结果与其他类别结果两两厥相对比构建

14、出j-1个方程进行回归分析醌。在本文研究中,初中学生毕业后可能的都选择有三种,本文以接受中职教育这一选氽择作为参照结果,所构建的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如下:Lnajijx烯ijij式中,j2,3,因此,式实际上包含有两个逻辑回归方程。因变量为几率的对数值,几率/p,j2昶,3)分别表示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读柒普高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以及直接就业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将式两狲边同时取指数,自变量回归系数i转换卖为ei,ei解释为自变量每变化1个单位所引起的几率值变化的倍数。式中自变量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家庭收入、箱家庭财产、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资组本、财政资助信息和其他一些控制变量。燥模型中

15、各自变量的含义、赋值与统计描述蔫情况参见表1。三、农村初中学生就读佞中职学校意愿的实证分析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从样本中农村初中躺学生的分流选择来看,选择直接就业的学培生比例最小,仅为10,多数学生仍希望初中毕业后能继续升学,接受普高或中劳职教育。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达到,远高于选择中职的学生比例。这表明,虽然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具有很莺强的需求,但此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普高逑教育的需求,他们对中职教育的选择意愿相对较低。一般认为,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接受普高教育具有较强的意愿,而甩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则相对较高。然而,根据学生学业成绩与其毕业后选择之间的交叉对比分

16、析结果,本赆文发现,样本中无论学生学业成绩如何,骅愿意就读普高的学生比例总是最高的。即便在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中,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仍达到四成。这一结果跞再次反映出当前农村学生对于普高教育有骚着普遍而强烈的意愿。在打算初中毕业躯后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中。多数倾向于就埝读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和师范专业,仅有1名学生愿意就读农业专业。虽然中央政拘府自XX年开始免除公办职校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但在当前中国农业就业与收悝入劣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形势之下,农村学秫生对于涉农专业仍无太大的兴趣。从短期来看,此项免除学费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道。在那些毕业后计划就读中职学校的初中摇学生中,有半数以上表示不愿意在本地就蓉读中职学校,而愿意到城市就读;有将近篥80的学生选择未来中职学校毕业后到郑县城、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