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0万吨荆门石化蜡油加氢装置操作规程2007系统操作法.doc

bao****ty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4MB
约130页
文档ID:117545187
50万吨荆门石化蜡油加氢装置操作规程2007系统操作法.doc_第1页
1/130

Q/JSH G0507·03—2003企业标准中国石化集团荆门石油化工总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Q/JSH G0401·35—2007 代替Q/JSH G0401·35—2005 版本/修改:B/0 发布中国石化集团荆门石油化工总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2007-XX-XX实施2007-XX-XX发布5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工艺技术操作规程Q/JSH G0504·01—20031Q/JSH G0401·35—2007 版本/修改:B/0目 次前 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工艺概述 13.1 蜡油加氢的处理目标 13.2 主要原料来源 13.3 加氢精制的工艺原理 13.4 影响加氢效果的主要因素 13.5 工艺流程概述 23.6 主要工艺技术特点 24 工艺设计数据和指标 44.1 工艺条件 44.2 工艺控制指标 44.3 原材料及化学药剂性质和消耗 44.4 产品收率 74.5 全装置物料平衡(年开工8000小时) 85 开工操作法 95.1 准备工作 95.2 开工条件 95.3 管线吹扫和冲洗 95.4 分馏单元水冲洗、水联运 125.5 脱硫系统开工法 135.6 氢气水洗系统 145.7 催化剂的装填、干燥、硫化 146 反应进柴油(直柴或二次加工柴油)的原料切换和调整操作 226.1 反应进料 226.2 注意事项 226.3 正常生产 226.4 原料油控制 226.5 缓蚀剂开工 236.6 异常情况处理 236.7 阻垢剂操作 237 加热炉系统操作法 247.1 加热炉点火操作 247.2 加热炉正常调节 247.3 加热炉的日常检查 257.4 加热炉正常操作中事故原因及处理。

258 反应单元操作法 288.1 反应日常工作 288.2 正常操作 288.3 异常情况操作 339 分馏单元操作法 369.1 分馏日常工作 369.2 正常操作 369.3 异常情况操作 3810 原料油单元操作法 3910.1 原料部分准备 3910.2 原料部分首次开工操作 3910.3 反冲洗过滤器操作 3910.4 异常情况操作 4111 脱硫单元操作法 4211.1 脱硫单元的正常操作 4211.2 脱硫系统的异常操作 4312 压缩机操作法 4512.1 补充氢压缩机K-1/2 操作法(11-4HH换-FB3) 4512.2 往复压缩机操作法(机-1/1,1/3) 4912.3 往复压缩机岗位操作法(机-1/1,3) 4912.4 循环氢压缩机操作(K-2/4) 5513 司泵操作法 6113.1 泵区日常工作 6113.2 离心泵操作 6113.3 计量隔膜泵操作 6413.4 加氢进料泵操作(泵-1/1-3) 6614 仪表控制方案及主要仪表性能 7014.1 反应系统压力控制 7014.2 反应器温度控制 7014.3 反应器压差测量 7014.4 原料油过滤器 7014.5 原料油进装置液位控制 7014.6 反应进料加热炉 7014.7 复杂控制回路 7014.8 DCS控制系统 7115 事故处理 7215.1 事故处理遵循的原则 7215.2 事故分类 7215.3 岗位所属责任划分 7215.4 日常准备工作 7315.5 停工及重新开工 7316 HSE管理规定 8416.1 蜡油加氢装置HSE目标: 8416.2 HSE指标: 8416.3 关键装置运行控制参数: 8416.4 安全规章制度 8416.5 HSE技术规定 9016.6 环境保护措施 9516.7 装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处理方法 9616.8 安全、环保与劳动保护 96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备明细一览表 104A.1 塔类设备一览表 104A.2 反应器类设备一览表 104A.3 冷换设备一览表 104A.4 容器类设备一览表 105A.5 机泵类设备一览表 105A.6 压缩机设备一览表 106A.6.1 补充氢压缩机(机—1/1、3)设备一览表 106A.6.2 补充氢压缩机(机—1/2)设备一览表 106A.6.3 循环氢压缩机(机—2/4)设备一览表 107A.7 加热炉设备一览表 108A.7.1 炉-1规格型号表 108A.7.2 炉-2规格型号表 108A.7.3 炉-3规格型号表 109A.8 装置安全阀一览表 110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工艺原则流程图 111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工艺控制流程图 111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设备单体图 111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装置重大改造纪要 112E.1 柴油加氢装置改造为25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

112E.2 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38.5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 112E.3 38.5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造为5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 112E.4 5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造为7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 112E.5 7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造为5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 112附 录 F 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设施分布情况 114F.1 蜡油加氢装置气防平面图 114F.2 蜡油加氢装置排污平面图 115F.3 蜡油加氢装置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分布图 116F.4 蜡油加氢装置消防设施平面图 117F.5 蜡油柴油加氢联合装置应急疏散线路和紧急集合点图 118F.6 蜡油加氢装置报警仪位置平面布置图 119125前 言2005年6月 分公司新建了一套1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二次柴油和部分直馏柴油加氢的需要为了充分利用现有7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决定将7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为50万吨/年混合蜡油加氢,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优质原料,在提高催化汽油质量的同时提高催化掺渣量及重油加工能力经过两年的实际生产,为了进一步的优化装置流程、降低装置能耗,于2007年6月停工改造,采用成熟的热高压分离器、热低压分离器流程,技术成熟可靠;保持现有高压换热流程,减少改造难度,降低改造投资;挪用高压空冷器冷-1/4和高压水冷器冷-2/4作为热低分闪蒸气冷凝冷却器,合理利用装置现有换热设备,在降低投资的同时降低装置能耗;拆除原冷高分(容-2/2),在此位置放置新增的热高分(容-2/1),将原温高分(容-2/1,改造后设备编号改为容-2/2)用作冷高分,新上一台热低分(容-3/1),放置在热高分西侧。

新上的热高分和热低分集中布置,符合设备布置“顺流程,同类设备集中布置”的原则,充分利用装置现有设备和空地2008年3月,装置停工更换了反应器,将原来的两台冷壁反应器拆除,新上一台热壁反应器,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了催化剂的装填空间,提高了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设计规模为每年开工8000小时,加工量50万吨/年本规程是依据Q/ G1102·01—2005《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管理标准》的要求对Q/ J0401·35—2005《5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的本规程是加氢重整车间管理人员和有关岗位进行操作的技术法规性指导文件本规程与Q/ J0401·35—2005相比主要差异是:—— 各章节均做了修订或调整;—— “工艺操作参数”直接引用装置工艺卡片的指标,而不在此列出;—— “安全规程”修订为“HSE管理规定”;—— 附录中增加了“装置重大改造纪要”;—— 其他勘误性修改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是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公司生产处提出并归口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公司加氢重整车间5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主要规定了 分公司50万吨/年蜡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工艺原理、流程、开停工操作法、岗位操作法及事故处理方案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 分公司50万吨/年蜡油加氢精制装置的生产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4962-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Q/ J0400·14-2007 蜡油加氢精制装置生产工艺卡片荆石化字[2002]48号 关于印发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通知3  工艺概述3.1  蜡油加氢的处理目标原7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造为50万吨/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加工焦化蜡油(CGO)和直馏蜡油(VGO)的混合油,以达到降低混合油的硫和氮含量、为催化裂化装置生产优质原料3.2  主要原料来源减压蜡油(VGO)和焦化蜡油(CGO)及丙烷轻脱油(DAO):蜡油相比轻馏分油(汽柴油)具有流动性较差,凝固点较高,自燃点较低等特点,蜡油中的氮化物主要是碱性氮(喹啉,吡啶和异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吡咯和咔唑),焦化蜡油中的硫,氮及残炭含量比减压蜡油高蜡油加氢处理操作条件比一般加氢精制条件更为苛刻,主要是因为蜡油中的硫,氮杂质和多环芳烃一般比汽柴油馏分中的硫,氮,芳烃分子大,存在反应位阻,另一方面由于含量高,因而要求的工艺条件相对比较苛刻。

3.3  加氢精制的工艺原理加氢精制就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原料油与H2接触,脱除原料油中的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并使烯烃饱和以提高油品使用性能的过程,加氢反应的特点主要是耗氢和反应热3.4  影响加氢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加氢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比、空速及催化剂活性以及原料性质和产品分布等3.4.1  温度如同加氢精制一样,提高反应温度也会使加氢处理的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温度的提高受某些反应的热力学限制所以必须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3.4.2  压力压力的影响是通过氢分压来体现的系统中的氢分压决定于操作压力、氢油比、循环氢纯度以及原料的汽化率反应提高,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不可以减少缩合和迭合反应,并改善碳平衡有利于减少催化剂结焦,过高的压力会增加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同时对设备制造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加氢过程中,有效的压力不是总压而是氢分压,氢气分压越大,反应物及催化剂表面氢浓度越大,根据质量定律,加氢的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脱硫脱氮反应,提高氢分压可以避免碳化物的产生,以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和延长催化剂寿命3.4.3  空速空速对于加氢反应来说,是一个敏感因素。

因为它对流体分布,催化剂润湿以及流体的滞留量,尤其是反应时间均有影响体积空速是指单位小时内进料体积量与催化剂体积的比值,所以空速反映了装置的处理能力,降低空速意味着处理量的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希望采用较高的空速,但是空速受到反应速度的制约.对于固定床反应器加氢装置而言,催化剂一旦装填完毕,空速所反应的就是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提高空速即提装置加工量则油品在催化剂表面的停留时间会变短,加氢效果相应变差,反之降低空速即减少加工量,精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