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4295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火青天 民国疑案 袁克文:民国青天一片云 【微博】民国天空阴霾而多变,民国的天宇也绚丽多姿,且不论诸多的科、教、文坛的前贤,只说那“皇二子”袁寒云(克文),便可管中窥豹,略知民国风景之一斑。袁克文,人称“袁门子建”,位居“民国四公子”之首。他温文尔雅,举止潇洒,鼻架眼镜,头戴六合帽,帽上缀一颗浑圆光莹的明珠,身着长衫,胸佩汉玉,手执烟袋,一身五彩斑斓,透着北方宦家子弟的风姿。克文以笑傲公侯、诗酒风流、命运多舛名世;又凭文思敏捷、才华横溢,集诗文书画、戏剧、鉴赏于一身闻达。“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是他为世间留下的千古绝唱。“身世难言,辞赋江关空寄慨;年华似水,烟霞风月彀消魂”(孙颂

2、陀、梁鸿志所送的挽联)是他人生悲歌的写照。【不幸生在帝王家】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也作抱存,号寒云,袁世凯次子,生母系朝鲜金氏,生于汉城。满周岁时“抓周”,袁克文抓了枚田黄石章料。袁世凯请人用那方上等田黄雕了豹形纽,篆阴文“豹岑”两字,系在克文腰间。袁克文自云:“六岁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文章,十有五学诗赋。”袁世凯对其期望甚殷,教育亦严。袁克文10岁时,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写信给他,针砭其名士之风:“近闻尔行事,喜效名士,此非具有真才实学者,不p享盛名。而尔之记忆力薄弱,安得将所读之经史子集,尽记脑筋,以充腹笥。惟有勤笔勉思一法”并以袁子才为例,要求他读书记日记,求真学问;字要多

3、临欧柳法帖,得真根基。并为其开列课程表与作息时间,考虑得十分严实周详。袁世凯一妻九妾关系复杂,结发夫人留老家项成,立助他拼搏天下,青楼出身的“小白菜”沈氏为“正室夫人”,奈何沈氏不育。朝鲜金氏所出的克文一生下来便过继给沈氏为子。这样克文便有生、养两位母亲。他虽不是沈氏亲生,但胜似亲生,两位母亲都望子成龙。沈氏本是书寓先生出身,琴棋书画都应手,倾心传教,但一味溺爱。金氏则管教甚http:/严。一打一拉,拉胜于打,壮了克文的豹胆,11岁时他便与克定及几个叔伯兄弟逛济南大明湖,斗胆要女伶侑酒助兴,放浪形骸,花钱似流水。十五六岁时克文常流连于花街柳巷,开始倚红偎翠,眠花宿柳。此外他还酗酒、赌博、抽鸦片

4、。金氏恨铁不成钢,忍不住将他一顿痛打。沈氏则对金氏不依不饶,一味包庇、纵容于他。官司打到袁世凯那里,老袁年轻时便风流成性,对此见怪不怪,但在信中私下教育克文,谆谆告诫:“骄奢淫逸为败家之根,温良恭俭为立身之本。”还寄了四箱典籍并文房四宝激其上进。此时克文学业大进,自诩有太白遗风,标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袁克文在周遭名士的影响下,本无意功名,一日忽思“克绍箕裘,耀祖光宗”,想做官。袁世凯复信表明:“余不望子孙得高官厚禄,但愿能俭朴持家,能得一秀才,诗礼家声,历传不替,余愿足矣!”但老袁禁不住克文的纠缠,还是给他在刑部弄了个“员外郎”,差使是调查案情、验尸。17岁的袁克文不习惯官场

5、的酬应,又惧怕死尸,每当公出,他必用淡墨涂在眼镜上,不敢正面验尸,走走过场而已,不久便拂袖辞官。民国后,清史馆长赵尔巽请克文到清史馆做纂修,袁世凯只许他任职,不准领薪。袁下野,归隐彰德静观风云,便令克文回河南帮他督建园林。那幅流传极广的袁世凯穿蓑戴笠在渔舟上垂钓的照片,便是袁克文所拍。1912年袁世凯窃国成功,照理他该心满意足了,却写下“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壮志如何”(写在己照后)的字句。其“志”指何?路人皆知。1915年敲响帝制锣鼓的是“筹安会”杨度一伙,卖力最勤的是长子袁克定(18701958),他早有当嗣皇帝的野心。为制造恢复帝制的舆论,袁克定伪造了一张顺天时报蒙蔽其父,推波助

6、澜把袁世凯推上了帝座。后来,当袁世凯发现被骗,气愤得鞭打袁克定,骂他“欺父误国”。袁克文早在其父筹谋恢复帝制之初,就在文友中表示反对,并试图劝阻。他作七律二首,表明己意,大名士易顺鼎阅后击节称叹,并将二诗合二为一,易题为感遇:乍着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隙驹留身争一瞬,蜇声催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不料,此诗为袁克定耳目窃得。袁克定如获至宝,认定末两句是反对帝制的“罪证”,向袁世凯举报。是时,伪造顺天时报的把戏尚未被揭穿,袁世凯正在做皇帝梦的兴头上,一怒之下,把克文软禁于北海。克定、克文兄弟俩矛盾越来越深。又有人挑拨离间,说克文有“储君之谋

7、”,克定即扬言:如克文与他争位,便要杀掉他。克文如履薄冰,他想起历史上为争皇位手足相残的教训,不寒而栗,遂请袁世凯按前清惯例,赐封他为“皇二子”。袁世凯允后,克文便刻了方“上第二子”章,盖在书画上,有意示于众人,表示自己无意争王,希望老兄放他一马。但袁克定仍忧心忡忡,怕老父“立贤不立长”,处处挑剔、挤兑克文,恨不得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逼得克文在克定面前诵读曹植的“煮豆燃豆萁”的诗句。袁克文本无心问政,至此索性退避三舍,更加“名士”起来。他一边与文友们对酒当歌,一边醉心于裙钗胭脂之间。适此“国难方定,家祸又兴”时,某日克文展读早年收藏的宋人王诜蜀道寒云图,只见画中群峦叠嶂,尽染积雪,一朵寒云,漂

8、泊无定。那种落寞、凄凉与无奈,令克文联想到自己,不觉悲从中来,赋诗抒怀。落款时,他信笔署上“寒云”。此后,克文以此为号。袁寒云的身心,亦真如寒云,飘零于京、津、沪之间,落足于烟馆、牌桌、古董铺以至烟花柳巷之中 【右图:袁克文的百雀图并行书五言联:接垣分竹径,微路入弯源】【名士风流】欲说袁寒云的名士作风,不能不提他的老师方地山,人称“大方”。他俩亦师亦友亦亲家,吟诗喝酒同风流。袁世凯某日闲步秦楼楚馆,见一联“少之时不亦乐乎;卿以下何足算也。”此联集四书圣言,题在此肮脏的地方,但又不能不钦佩集者方地山的文学功夫。袁世凯知儿子好名士,遂延聘三十多岁的方地山为其师。寒云少年气盛,初见大方不肯行拜师礼,

9、问先生有何功名。大方反问,“令尊大人不也没有功名吗?我们不妨做个朋友。”寒云说要先考考他,若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否,“请你吃饭,卷铺盖走人。”考题是做对子,寒云出上联:“酒酣欲化庄生蝶”,上联刚落音,方地山脱口而出:“饭饱敢为孺子牛”。寒云纳头便拜。寒云在津门硕儒严修和方地山门下熟读四书五经,填词作诗大有长进,更学得一手作联的硬功夫。人誉大方为“联圣”,称寒云为“联贤”。方地山自谓“文字多于语言,饮食少于男女”。他的名士风格、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和学问,乃至为人处世之道,深深影响了寒云。两人相互欣赏,人称潇洒师徒。后来两人结成儿女亲家,儿女婚事也极为简单,定亲时相互交换一枚稀世古钱即毕。

10、有大方联语为证: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大方十分珍惜与寒云亦师亦友的关系。寒云擅诗,早期诗作随写随扔,连1914年自行刊印的寒云诗集也一部不存。大方多方设法为他找到一部朱印本,但中卷阙如。大方特地在征到的诗集上题词:“人间孤本寒云集,初写黄庭恰好时。手叠重残还付与,劝君惜取少年诗。”在方地山的影响下,袁寒云也成了一个大玩家。寒云爱收藏,凡他喜欢的,不惜一掷千金,志在必得。他爱藏画,1912年以高价购得宋人王诜蜀道寒云图,并题诗以记。“故国江湖秋更老,倦游身世梦更残”一句,显然是把自己的身世、心境都融入了画中。他还藏有唐人的洛神赋、宋人的风尘三侠图。寒云尤喜藏书,以宋

11、版书为最。当时琉璃厂的古董商不惜为其四处奔走,八方张罗,甚而刮地三尺,得善本二百余种,故制藏书印“皕宋书藏”。这些宋版善本雕镂不苟,校阅无讹,且都出自名书家(非工匠)之手。在被幽禁的岁月,寒云终日与这些典藏为伴,摩挲其间,研读不辍,还在书上一一钤上“上第二子”印,乐此不疲。在古玩杂件中,寒云以集泉为乐。他是拓泉高手,把稀有的古泉上的铭文拓下,1929年独居津门时常以此为乐,弄得满身墨污。某日,寒云从董康经处淘得一枚银质元承华普庆泉,喜不自胜,回家忘了从袋中取出,让洗衣妇窃去。他出200元请她归还,不得。若干年后,在摊上发现,又不吝腰包买下。为庆失而复得之喜,回家特置一桌酒席,邀一班朋友同乐。他

12、的古泉珍品颇多,大方赞他:“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泉耳”。寒云亦藏古玉、印章、外币,他收有70多个国家的稀币,还精拓200余精品装成两部,一留存,一贻友。集邮也是寒云钟情之事,那是他寓居沪上受集邮大王周今觉影响。由于他出手阔绰,所获精品自多,一时执牛耳,所列集邮珍品目让人看了掉眼珠子。为了集邮,这个“皇二子”竟也干起鸡鸣狗盗的勾当,“挪用公款”1927年张宗昌给他三万银圆到上海办报,他居然用这笔巨款在沪上搜购珍邮。寒云一张口,沪上邮品价格疯涨。张宗昌得知后要捉拿他问罪,寒云逃之夭夭。袁寒云的收藏带有研究性质。他喜集牌,写雀谱;他喜集邮,写说邮、邮话;他集钱币,写有钱简、古逸币志、货腋和还

13、泉记等。弟子俞逸芬说他“搜罗之广博,考证之精审,皆足自成一系统”。不过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藏品寒云或一时兴起送友人,或落魄时押当铺、典银行。得来颇费功夫,散去如付流水。1931年3月22日,袁寒云去世。出殡那天,送行的亲朋好友及帮内徒子徒孙及津门军政商界要人达四千之众。一大奇观是有千名烟花女子,头系白绳立成方阵。挽联锦簇,最醒目的出自于右任:风流同子建;物化拟庄周。袁寒云去世,其师方地山大为悲恸,送挽联数幅,其一为:聪明世,糊涂一时,无可奈何惟有死;生在天堂,能入地狱,为三太息欲无言。所谓“糊涂”,大概是指寒云“猝死”。他患猩红热,发高烧,经治疗大有好转。可未等痊愈,风流成性的寒云便到长期包住的国民饭店,找相好喝花酒,结果命丧九泉。袁世凯称帝后,方地山绝尘而去,1936年死于天津。人物杂志2010年5月号【上图:轻车直破万尘飞,一入荒郊百感非。明月正圆花正好,柔香满地不思归。洹上 袁克文】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