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54225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周村小学 赵丽萍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 1. 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斯帕拉捷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学法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动参与、

2、乐于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法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人,板书课题。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1理解第一段:(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4)指导朗读。突出句

3、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2理解第二段实验的情况怎样?(1)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堵住耳朵 很快就跌落到地,亡(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 (板书: 做法 结果 思考 )提问:

4、“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板书: 发现 原来是)(6)指导朗读。(7)小

5、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1分部分复述;2完整复述。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四、全课小结。五、课外延伸:1、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是怎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2、积累关于成功的名言及成语。、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 周村小学 赵丽萍今天,我校举行片教学半日活动,主题是“减负、增效”,我执教了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这次公开课让我收获多多,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细读文本,

6、这是上好课的基础。正好我在凤凰语文论坛上做这篇课文的一课一帖,在两个星期前我就反反复复地读文本,仔细揣摩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读到的东西。首先是在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把握上,斯帕拉捷的实验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可贵的精神,而且给人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可贵品质”“科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大胆实验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我想,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一切科学研究都应该造福于人类”。其次是在表达方法的领悟上。四次实验过

7、程不仅启发我们在写比较复杂的实验时要注意“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还要学习第一次实验是怎样写具体的(写了实验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做法、思考)。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写第一次实验时,文中是从结果写到做法最后写思考过程。这种倒叙的写法与通常写法相比(从想法写到做法最后写结果),又有什么优点呢?这些都应该让学生有所领悟,才能启发一部分学生学习文章的构思,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实验的过程。由于我课前比较认真地解读了文本,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教学的思路就渐渐明晰起来。课堂上才有了上课的底气。我的第二点启示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这节课的重点

8、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出斯帕拉捷这个科学家身上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也就是理解他实验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受到的启发,获得人生的智慧。(这是课后习题3,可见课后的习题有时就提示了教学的重要目标。)二是读写结合,让学生感悟作者写实验的方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倒叙手法,设疑激趣。因为高年级阅读教学应当重视篇章的训练,要让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两条线并进,这才能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抓住了读和写这两个重点,其他的知识和技能(如体会引号的用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尤其多次让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的迁移)、过程与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9、、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中得到启示)等方面的目标也就在教学过程中一一落实了。我的第三点启示是:确定了恰当的教学目标后,还要精心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些预设的目标。我想,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为主,辅以教师的讲授和点拨。学习四次实验,我设计了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每一次实验的做法、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写法上“有详有略”的特点。这些阅读体验是比较浅层的,所以我接下来将第一次实验为例,引导学生细读后理清段落的层次,课文写了实验的时间、地点、结果、做法、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以后的几次实验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感悟斯帕拉捷的科学精神就显得容易多

10、了。我想,课后我让学生观察、实验自行车前后轮胎前行的速度是否一样,并做好记录,再学习课文的写法将实验过程写下来,不就水到渠成了吗?教学了这篇课文,我掩卷沉思:今天的孩子,又有几个愿意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的?没有观察又哪来的好奇心、哪来的思考?即使愿意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的,极大部分的学生也是熟视无睹。也许对于孩子,现在的课业负担太沉重了;也许这些孩子,他们的愉悦点转移了,都沉浸于动画片或者其他娱乐方式;也许这些孩子是什么使孩子们的目光变得如此冷漠?!本学期,我们六年级的共读科普书目是激发好奇心的66个故事,真希望这本书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点什么,让好奇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长叶、开花、结

11、果。因为我始终坚信:好奇心是一切创造的源头。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文本解读比较细致,教学内容过于饱满,对课文的第三段的教学显得较匆忙,让学生写斯帕拉捷实验后所受的启示也显得仓促,在这节课上,虽然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比起上学期的公开课,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课堂上他们的“活力”还是不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课堂上我牵引的痕迹还是显得过重,正是有了遗憾,才有我以后努力的方向,面对遗憾,我坦然面对!下一次,会更好!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说课稿 周村小学 赵丽萍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夜晚的实验。 一、说教材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

12、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并利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这篇课文是本册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的典型例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 二、说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说重、难点 1. 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斯帕拉捷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

13、懈的精神,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说学法 六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和精读和略读,初步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通过读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法 在突破认知目标时,我采用自学检测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些学困生适时点拨,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字典的方式来解决,生字回忆以前学过的形近字来比较学习,以达到温故而知新。 在突破能力目标时,采用合作探

14、索法,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轮流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提问题,小组内探讨,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分项读书收获。 对于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就采用自读自悟法及互动式教学法,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后,由教师布置新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话说科学,诱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发明、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好吗?二、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 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 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处都找出来吗?三、读中诱疑,转换创新。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4、师:可是,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