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4223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文选-云南农业大学(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104 专辑学习文选2014年 第4期(总第181期)党委宣传部 编编者按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问一答系民心。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实现了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乡“身份”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公开,变选择性公开为全面公开,以公开促进公正,等等。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视水见形,视民

2、知治不”,人民是检验改革和治理效果根本标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最大红利,人心所向、动力不竭。 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改革举措,中宣部理论局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梳理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等10个问题,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撰写了今年的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104,对这10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

3、解读阐释,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观点权威准确,文风清新简洁,是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导读物。 我们以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104为内容,编辑了这期学习文选,供读者参阅。目 录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 2. 守“根脉”以文化人 3. 以“融入”落地生根 4. 靠人人身体力行“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91. 核心是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 2. “基础性”为啥改为“决定性” 3. “看不见的手”怎么起决定性作用 4. “看得见的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强农富农

4、的关键一招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81. 农村土地制度须破瓶颈2. “农地入市”有啥门槛3. 放活经营权意味着什么4. 宅基地可否自由买卖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一步谈户籍制度改革 251. 户籍制度连着你我他2. 籍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3. 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4. 落户城市是否更加容易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31. 考试招生制度为何要改2. 高考改革有什么突破3. 中考改革亮点在哪儿4. 小升初改革有啥举措织就老有所养的安全网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411. 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2. 养老保险制度往哪儿改3. 城乡养老并轨怎么实施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改从“单独两孩“说起谈计

5、划生育政策调整49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由来2. 现在为何要进行调整完善3. 单独两孩政策如何落实好4. 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用制度保证天蓝地绿水净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571. 生态文明重在建制2. 怎么做到源头严防3. 怎么做到过程严管4. 怎么做到后果严惩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谈司法体制改革651. 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 怎样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3. 怎样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4. 怎样在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权5. 怎样保证司法在阳光下运行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劳谈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741. 反腐败重在解决体制机制问题2. 坚持“两个责任”明确谁来抓3. 落实“两个为主”创新工作机制4

6、. 实现“两个全覆盖”完善监督机制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104之一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不少人感到,现在国家发展强大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幸福感并未同步提升;信息丰富了,选择增加了,但焦虑和不安也似乎增多了。怎样在思想日趋多样的同时,让社会有更大共识?怎样在物质更加丰裕的同时,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社会呼唤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人们期待着温暖和谐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13亿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和引领人们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

7、旗帜。一、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培养元气、巩固根本,身体才能充满活力,保持强健、益寿延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这个“本”、这个“元”,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更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爱国、敬业

8、、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密切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它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底追求什么、要向着什么方向走,它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凝结着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更加牢固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才能更

9、加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谐的“稳定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来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使整个社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具体利益矛盾、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避免利益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今天,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30多年造就的日益宽裕的物质生活,也扼腕于社会转型期“人心不古”的诸多案例,喟

10、叹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巨大冲击。面对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炎凉世态,面对靠“比丑”博出位、高呼“色情无罪”的是非扭曲,面对制售毒奶粉、地沟油的见利忘义,正义和高尚不该缺席,美德和良知不该退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一把利剑,是驱散道德迷雾、医治道德病痛的一剂良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激发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沐浴着清风正气一路前行。人民有信念,国家才有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用人民信念铸造中国精神的钢铁长城。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为善的行动者。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公正。诚信,不

11、去坚守就难以成为风尚。价值观的影响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涵化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落脚在人的一言一行。链接新加坡重视培养共同价值观新加坡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立本国的“共同价值观”,要求在全社会推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价值观念,有力促进了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二、守“根脉”以文化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中国人的知识启蒙,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开始,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就伴随我们一生的心智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

12、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都令后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珍惜好、开掘好、利用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绝不能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而贯穿其中的价值理念,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

13、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它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延续,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许一个人目不识丁,也许一个人久居海外,但他的

14、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仍然是“很中国”的,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这些传之千年的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是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二是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三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

15、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三、以“融入”落地生根我国的传统建筑,大都富有文化内涵,嵌入道德教化的作用。传统建筑的门庭、梁柱上都有牌匾、对联等,镌刻、撰写的都是“天下为公”“志存高远”“忠厚传家”等道德名言、警世佳句,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久而久之就渗透到心灵中,一代一代传之久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价值观念只有让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感知它、时时领悟它,使它融入社会生活,才能真正被接受、被践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第一,融入宣传教育。“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