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3782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 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历史论文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 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 本刊记者 解宏乾 图 中国嘉德 五世襄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儿家”,雕塑、建筑、漆器、家具、竹刻、绘画、铜佛、鸽子、蟋蟀、蝈蝈、大鹰、獾狗、乐器、美食他涉猎之广,研究之深,让众人难以望其项背。 早在十年前,2003年嘉德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就已让众人窥见一斑。作为不可多得的文物收藏家,王世襄的收藏与众不同,这使得他的收藏成为藏界的代表符号。这些藏品旦被拍,便一入藏门深似海,很少再在市面上露脸。这十年来,见诸拍场的俪松居旧藏仅有“大圣

2、遗音”唐琴、六朝铜狮子卧像、明张仙铜造像等,还有匡时拍卖推出过的铜炉专场。其拍卖结果也无悬念,基本上都是当年成交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其中,2003年“大圣遗音”以891万元创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而当它2011年重现江湖时,最终以1.15亿元成交。时隔十年,中国嘉德将在l1月中旬举行的2013年秋拍再度呈现王世襄旧藏。不难想象,同“大圣遗音”类似的情景一定会再次上演,但却与王世襄先生在世时决定拍卖藏品的初衷相去甚远。 收藏不是占有,是理解 王世襄爱物件儿,他曾有个外号,叫“柜人”。1976年唐山地震,震后第一天夜里,王世襄院子里的东厢房掉下一块屋脊,第二天,周围所有居民都集中在院子里搭床过夜

3、,王世襄不愿离开家里物件儿,便在他家紫檀大柜的搁板上铺上毯子,人钻进去,勉强能把腿伸直,在连续数月的防震期间,他当起了“柜中人”。 虽然如此,但王世襄却对收藏有着自己的认识:“我不是收藏家,作收藏家必须要有实力,有钱,才能买。我的好些东西都是这捡一点,那捡一点,也许这件东西不值钱,可是我觉得它有其意义,就收下来了。很多东西买来时,已经残破了,到我手里把它修复。找人修复的过程中,我看老工匠怎么修,怎么做,像一个小徒弟似的。时间长了,他们也很喜欢我,大家熟悉了,有时候买点肉,买点烧酒,一块吃,就交上朋友了。我便问这问那,记录下来,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书上根本找不到的。” 虽然王世襄被称为“玩儿家”,

4、但无论哪一样玩意儿,在他的手里都玩儿出了学问,才有了他的诸多作品,如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竹刻艺术说葫芦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收藏家马未都曾如此评价这位长者:“他是一个对生活非常豁达的人,旧社会他可能是贵族身份,后来没落了,不断遭遇打击,无论人生多么低谷,他一直都坚持一口气,坚持到他最后功成名就为止,这一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诗人和考古学家陈梦家当时因为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王世襄说,如果不是因为陈梦家自杀,他可能不会去研究明清家具,所以王世襄不是灰暗的,是阳光的,否则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成就。” 在王世襄看来,人与物,聚散有时,“文革期间,街道上都是娃娃,都是红卫兵

5、,他们什么也不懂,看见文物就砸。我想不如找自己本单位,由单位的人抄去,他们会上交,不会毁掉。至于是不是我的,我不在乎,抄家的时候,我脸不红,心不跳。所以我对收藏有另外一种看法,不是说我拥有多少财富,我是要理解这东西,对这件东西有一个说法,有一个评价,从它身上可以得到什么知识,或者解释出什么。” 耄耋之年,王世襄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自己藏品,“我岁数大了,我愿意把我的收藏自己处理掉。如果送给博物馆,博物馆的管理员不一定懂,保存得不一定好。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没有感情,也不爱好。不在于多少钱,要紧的是对这些东西的理解,知道它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它是怎么制作的,用它来解释中国的工艺,解释中国的文化,解释中

6、国的历史,这样更有意义,而不是要占有。” 家里的条件,也使得王老先生不得不考虑为毕生的收藏找一个安稳的去处。“我家里已经没法子存放这些家具,我那老房子后面都是小厨房,后院有五个小厨房。如果哪个厨房一着火,房子完了,家具也完了。我此前跟文物局说过,他们说,我这家具很珍贵,但他们也没办法,也不能把那五家搬出去,最后只搁几个灭火器了事。我怕万一出事,我便不能再替国家保留这些东西。东西厢房本来都是我家的,后来给房管局占了。谷牧带着陈希同上我家来,我想把那两边的厢房要回来,摆些东西陈列一下,人家来了也好参观。但一提到这房子的事,他们再也不来了。” 王世襄1914年在北京东城芳嘉园胡同一所四合院出生,在这

7、里生活了八十多年。四合院从大宅院变成了大杂院,最后更逃不过拆迁的命运,夷为一片平地。 1998年,王世襄将珍藏的79件明清家具以200万元的超低价卖给了好友、香港商人庄贵仑,条件是,对方将它们全部捐给上海博物馆。据说,王世襄只提了一个要求:“价钱你看着给吧,够我在北京城买得起一套公寓就行。”他这样解释:“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遣送得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2003年,恰逢中国嘉德成立十周年,那年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取得了6301.35万元的

8、总成交额,成交率达100%。 年少时玩物丧志 王世襄出身官宦世家,祖上三代都在朝廷做官。父亲王继曾从清朝到北洋政府一直担当外交工作,曾是张之洞的秘书,民国后任驻墨西哥公使兼理古巴事务,后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婚前曾留学英国,学习西洋美术,婚后又随同丈夫出使法国,擅画鱼藻。她的金鱼百影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小时候,我哥哥很早就去世了,我算是独苗,母亲就特别宝贝我。那时候,她的想法是,凡是对身体无害的,你爱怎么玩怎么玩,抽烟、喝酒绝对不许。所以我还去学摔跤,养鹰遛狗,这都是一般学生干不了的事情。”王世襄如是说。 10岁时,王世襄被父亲送到美国人在北京办的学校念书,在习得一口流利英文

9、的同时,也让他离“好学生”渐行渐远,玩儿才是王世襄的主业。小学前后,他开始养鸽子,“一连数周英文作文,篇篇言鸽。教师怒而掷还作业,叱日:汝今后如不再改换题目,不论写得好坏,一律P(即poor)!”稍大,到坟地里抓獾,养鹰。常见情形是,鹰逮兔子,人逮鹰,少年王世襄一跑就十里八里,身体练好了,读书也耽误了。老年王世襄回忆:“十来岁时我开始养鸽子。接着养蛐蛐,不仅买,还到郊区捉。也爱听冬日鸣虫,即野生或人工孵育的蝈蝈、油葫芦等。鸣虫养在葫芦内叫,故对葫芦又发生兴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范制葫芦,在幼嫩时内壁套有阴文花纹的模子,长成后去掉模子,葫芦造型和花纹文字,悉如人意。这是中国独有的特种工艺,可谓巧夺

10、天工,我也曾试种过。十六七岁学摔跤,拜清代善扑营的扑户为师。受他们的影响和传授,玩得更野了熬鹰猎兔,驯狗捉獾。由于上述经历,我忝得玩家之名。”在生前文字中,王世襄总结自己玩好,“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鞲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 20岁时,青年王世襄遵从父命,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系,这令他头疼不已,勉强读了两年,只拿到数理化三门均未及格的成绩单,险被开除,好在学校允许转系,他便从医预系转到国文系。在这里,王世襄“本性难移”,有时臂上架着大鹰,怀里揣着蝈蝈就来上课了。有次,燕大知名教授邓之诚正站在讲台传授中国历史,王世襄怀里蝈蝈响了,邓先生

11、恼羞成怒,把王世襄赶出教室。燕大另一位教授洪煨莲,更是把这个精力旺盛却“玩物丧志”的学生称为“未知数”。 25岁时,王世襄母亲病逝,让这个“未知数”有了变数。“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她这么培养我,又这么放纵我,让我玩,我要再这么下去,对不起家庭,对不起老师,所以我幡然悔悟,狗成了看家狗,鹰也不养了,鸽子也送人了,我是整个一个大转变,什么都不玩了,专心写论文。” 1941年,王世襄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他当时最大的心愿就到故宫工作,一心要为中国建设一座设备完善的博物馆。但当时北平已经沦陷,王世襄辗转南下到达四川,最后选择跟随粱思成,加入营造学社,“我想来想去,就跟着粱思成当学徒去了。到

12、那我才开始学古代建筑,古代建筑艺术性很高。我这一步走得很对,可以接触很多有学问的人,同时跟梁思成学建筑,跟我后来研究家具也有关系。所以我自己回想,我选择的路很正确。” 抗战胜利之后,王世襄终于跨入故宫大门,开展保护文物工作。1946年12月,他又只身赴日本追回文献共3286部,34970册,其中很多都是国宝级,如宋刊本五臣注文选后汉书礼记,明写本永乐大典数卷。王世襄曾说,自己一生中做过两件最有意义的事,第一件事就是为国家收回了2000多件国宝,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第二件是对中国现存唯一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进行解说和反复修订,并最终写成专著髹饰录解说。然而,这些回归的文物,却成为王世襄直到晚年依旧挥

13、之不去的心结。 王世襄的中年本应该是继国画论研究完成之后,做出更大的成就。可惜自1952年到80年代中期明式家具珍赏和髹饰录解说出版之前,他竟沉寂了三十年肘间。 1949年年中,王世襄结束他在美国参观博物馆的行程,推却多所大学的聘请,匆匆回国,重回自己在故宫博物院的工作岗位。等待他的是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在沉寂的三十年里,王世襄在“三反”运动中被拘留过,被打成过“右派”。因为曾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工作,追还抗战时期被劫夺之文物。这一有功之事在“三反”中却被诬为贪污盗窃国宝,虽然没有证据被释放,但还是不明不白被故宫辞退。 “1951年底,全国展开三反运动,我家来了一帮人,就说我是

14、国民党派来的,其实我跟国民党毫无关系,是粱思成、马衡推荐我去追寻国宝,我替国家拿回几千件国宝。他们却说我一定偷了东西,在东岳庙集中学习。思想交心坦白难,就是说不能说真话,说真话也要挨整。”王世襄在晚年回忆道:“审查了四个月,没查出问题来,就送我到了公安局,用手铐铐了我十个月,还得了肺病。又查了十个月,还没查出问题,就把我放了,也不给结论,到现在也没有结论。”长达一年的审查,王世襄最后无罪释放。 “我选择了自珍的路” “凡是遭受这种打击的人,可能自寻短见,自杀了;也可能铤而走险,我跟你拼了。但对我来说,这两条路我都不能走,我选择了自珍的路。而且仅这样还不行,我不能虚度此生,我只有全力以赴老老实实

15、做我的学问,写我的书。受的这些委屈我都不说,不想,我相信这样埋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的成就可以得到别人的承认,我最终做到了。可是这三十年不好过啊!”王世襄曾感叹道。 面对纷扰的环境变迁,老人不吭一声。几十年来,他只守在书桌旁,不停做记录,不断研究,一笔一笔将心血化成文字。1985年,明式家具珍赏出版,王世襄研究了35年的成果终于得到认可,也将明清家具的鉴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掀起了收藏拍卖研究中国明清家具的热潮。 “我是一个书呆子,一心想出一本学术性的书。出版社方面说,你先别出这个,你要先出一本彩色的一定受欢迎。为了出这本书,我只有从我的研究里拿出一点东西来,拿出我能找到的实例。把我和其他朋友收藏的家具拍下照片。”他曾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出版社对拍照的要求很高,选择一种日本进口的背景纸,这种纸很贵,一两百块钱一卷,怕弄脏了,所以要用抹布把家具都擦干净,我还要脱了鞋把家具搬上去,费了很大劲。而且拍一次得请一次客,大伙帮了忙,连同摄影师以及一些帮忙的人,加一起有十个,我就得掏钱请人家吃一顿饭。那时候出一本书太难了,难于上青天。假如当时有人对我说,给我好好出一本书,出完书,我的家具都归他,我也许都会同意。” 他做学问不单纯靠书本知识,为了观察漆器实物,他随时注意故宫的藏品,还经常去古玩铺、挂货屋,乃至冷摊僻市搜集漆器标本,越是残件越重视,因为可以看到漆器的胎骨、漆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