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53771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1) 摘 要: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同知识的生成与应用相关联,并生成彼此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它们在实践的 联系中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从“四元知识链 ”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 业化应用的过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理解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 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 键 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Abstract: View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acti

2、cal epistemology, the science, technology, e ngineering and industry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feand ar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thus mak ing the knowledge in different but interrelated forms. It implies that there isan intangible kn

3、owledge chain, namely the STEI knowledge chain composed of scien 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With respect to the STEI chain, the en gineering innov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offering the “artificia l implements” resulting from engineering knowledge which is incorporated i

4、nto t he productive functions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i zation. The engineering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is of theoreti 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EI knowledge chain.Key words:STEI knowledge chain; engineering innovation; know

5、ledge economy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 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 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与 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 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 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 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

6、,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 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 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 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1.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 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 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莱顿、文森蒂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 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

7、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 ,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 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 确 的”,“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 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 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 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 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 改变现有的困

8、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 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 特征。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 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 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 的阐述。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 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

9、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 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 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 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 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 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 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 知识,旨在成功

10、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 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 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 。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 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 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 自然为实践对象,

11、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 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 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 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 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实践对象, 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 字符号、图形等方

12、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 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 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 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 性。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 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 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

13、讲求 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 、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 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 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 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 产 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

14、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 ,不外传。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 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2. STEI四元知识链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 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 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 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

15、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是目的;但 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 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 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 ,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 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或运用以及输出 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予以输出。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

16、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 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输出 。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形式得以凝结。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 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 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 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 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 “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