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753750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基本测量工具1、应用量块对千分尺进行校准量块(组)序号所用量块(组)尺寸(mm)第一次校准示值(mm)第二次校准示值(mm)第三次校准示值(mm)示值平均值(mm)千分尺偏差(mm)1 52 103 154 205 252、螺纹的快速测量中径测量仪器名称 分度值 测量范围中径尺寸(mm)螺距与牙型角测量所用仪器螺距(mm)牙型角3、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名 称 测量范围(mm) 示值范围(um) 分度值 E(um)仪器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um) 极限尺寸(mm)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小被测零件 上验收极限 下验收极限孔的局部尺寸测量横向测量 纵向测量截面序号偏差 实际值 偏差 实际值实际

2、尺寸1234实验二 在立式光学计上测量轴径名 称 分度值(mm)示值范围(mm)测量范围(mm)仪器不确定度(um)仪器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um) 极限尺寸(mm)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小被测零件上验收极限 下验收极限素线直线度 f素线平行度 f /形位公差(um)测量示意图测量数据 实际偏差(um) 实际尺寸(mm)测量剖面 132431测量方向42素线直线度误差 f素线平行度误差 f /形位误差(um)合格性结论 理由实验三 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的测量名 称 测量范围(um) 物镜放大倍数 套筒分度值E(um)仪器 z的允许值 (um) 取样长度 (mm)测

3、量记录: 单位: 格取样长度 L1取样长度 L2取样长度 L3次序 R峰 R 谷 R峰 R 谷 R峰 R 谷12345 1i (um)z1 (um)z2 (um)z3取样长度范围内 z评定长度范围内 z (um) = .Ezn55151iRi谷峰 =z321zzR2. 单峰平均间距的测量S 1(mm)S n(mm)n (个数) 单峰间距平均值 S= 1n读数 (mm)单峰平均间距允许值 S3.轮廓最大高度的测量轮廓最大高度允许值y (公差) (um)取样长度 L1取样长度 L2取样长度 L3R max峰 R min谷 R max峰 R min谷 R max峰 R min谷R = (um)1y

4、R = (um)2y R = (um)3yR =( R max峰 R ) . Eynin谷 R = = (um)y321Yy合格性结论 理由测量示意图指导教师 同组人日 期 评 语实验四 正弦规测量锥角名 称 两圆柱的距离 L(mm) 块数 尺寸(mm)仪器量块测量范围(mm)锥角理论值 千(百)分表分度值(mm)测量位置 a b a、b 两点的距离第一次读数第二次读数 C1 1 C 2 2 平均值锥角实际值 合格性结论实验五 自准直仪测量形位误差1. 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名 称 分度值(mm/m) 所选跨距(mm) 量仪每格读数值(um)仪器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1 测量点 0 1 2 3 4

5、 52 水平仪位置 01 12 23 34 453 各点读数(格)4 相对高差(um)5 累计高差(um)ih06 作出误差曲线:按最小条件作出包容区域7 选择旋转轴( )计算单位旋转量 q8 计算各点旋转量(um)9 各点新坐标(um)10 求出直线度误差 (um)指导教师 同组人日 期 评 语实验六 千分表测量形位误差1、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所用工具 指示表分度值 mm仪器被测零件 平面度误差 f (um)测量点 a1a2a3b1b2b3C1C2C3读数(um)作图计算:2、圆度误差的测量名 称 分度值 测量范围 基本半径仪器零件零件公差测量数据:Qi读表数(um)R i(mm)R cos

6、ii(mm)R sinii(mm)acos i(um)bsin i(um) R i(um)= =0Rn1i a= =n2iiR1cosB= =2ii1sR = R -( + acos + bsin )ii0ii圆度误差 f = - = (um)maxinR3、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mm) 图样标注 千分表读数 平行度误差 f平面对平面 最大 最小合格性结论 图样标注 指定测量长度 L 测量长度 L1直线对平面千分表读数 差 值 平行度误差 f 合格性结论1M2f= | |=1L22. 垂直度误差测量 (mm)图样标注 千分表读数 差 值 指定测量长度 L 测量长度 L11M2f = | |=1L

7、2垂直度误差 f 合格性结论4、跳动的测量 (mm)图样标注 跳动量 合格性结论端面跳动径向跳动径向全跳动测量数据测量位置最 大 最 小 差 值1122334455667788测量示意图 实验七 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外螺纹各参数仪器名称 分度值 测量范围(mm)角度(分) 长度(mm) 纵向 横向测量时立柱倾斜角度测量时放大倍数被测零件 旋合长度中径 d2d = d-0.6495p = (mm)2测量记录牙型 起始读数 终结读数 测量所得中径 实际中径左中 径测 量(mm)右角度读数 值实际角度 值平均值 偏差值(分)()2a()右=2a 右=2a()半角测量()2a左= 左=半角误差的中径当量

8、 f =0.073p(k 左+ k 右= 2a12a2a(um)牙 型 起 始读 数终 结读 数测 得螺 距平均值(mm)螺距误差(um)累积误差(um)左1扣右左2扣右左3扣右左4扣右左5扣右左6扣右左7扣右左8扣右左9扣右螺距测量(um)10扣左右螺距累计误差 P (um)螺距累计误差的中径当量 f =1.732 = (um)pP螺距累计误差曲线图:作用中径(mm) d =d +f +f =m2ap2a最大极限尺寸中径的极限尺寸(mm) 最小极限尺寸实际中径、作用中径、中径当量图解:合格性结论 理 由指导教师 同组人日 期 评 语实验八 齿轮齿圈经向跳动的测量(表一)名 称 刻度 值(mm

9、)测量范围(mm)仪器件号模数m齿数Z压力角a齿轮公差标注齿圈经向跳动公差 Fr被测齿轮(um)齿序 读数(um)齿序 读数(um)齿序 读数(um)1 11 212 12 223 13 234 14 245 15 256 16 267 17 278 18 289 19 29测量记录10 20 30齿圈经向跳动F r合格性结论 理由测量结果实验九 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的测量(表二)名 称 刻 度 值(mm)测量范围(mm)仪器件号 模数 m 齿数 Z 压力角 a 齿轮公差标注公法线公称长度 W= 1.476(2n-1)+0.014z m = (mm)跨测齿数 n = +0.5 =9z公法线长

10、度变动公差 Fw (mm )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 Ews (mm)被测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下偏差 Ewi (mm)序号公法线长度序号公法线长度序号公法线长度序号公法线长度1 6 11 162 7 12 173 8 13 184 9 14 19测量记录 5 10 15 20公法线长度变动F w = Wmax Wmin= (mm)公法线平均长度 = W(mm)公法线长度偏差E w = W = (mm)测量结果合格性结论理由实验十 齿距偏差及齿距累计误差的测量(表三)名 称 分 度 值(mm) 测量范围(mm)仪器件号 模数 m 齿数 Z 压力角 a 齿轮公差标注齿距极限偏差f pt (um)被测齿轮

11、 齿距累计公差 Fp (um)测量数据处理: (um)齿距序号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累计 绝对偏差 绝对偏差累计12345678910111213齿距序号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累计 绝对偏差 绝对偏差累计14151617181920相对齿距偏差修正值 K = =Z个 读 数 值 累 加齿距偏差f pt = (um)齿距累积偏差F p = (um)测量结果合格性结论理由实验十一 在双啮仪上对齿轮的综合测量(表四)名 称 分 度 值(mm) 测量范围(mm)仪器件号 模数 m 齿数 Z 压力角a齿轮公差标注经向综合公差 Fi” (um)被测齿轮一齿经向综合公差 fi” (um)测量记录:百分表读数(格

12、) 百分表读数(格)序号 最大 最小 差值序号 最大 最小 差值1 132 143 154 165 176 187 198 209 2110 2211 2312 24经向综合公差F i” (um)一齿经向综合公差f i” (um)测量结果合格性结论理由指导老师 同组人日期 评语实验十二 三坐标测量机对箱体的测量1、尺寸的测量圆柱直径的测量(mm)特征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 实测值 偏差 超差圆柱 1圆柱 2圆柱 3距离的测量(mm)项目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 实测值 偏差 超差圆柱 2 到上顶面圆柱 3 到上顶面2、形状误差的测量圆柱度的测量特征 公差 实测值 偏差 超差圆柱 1圆柱 2圆柱 3平面度的测量特征 公差 实测值 偏差 超差上顶面3、位置误差的测量特征 基准 评价指标 公差 实测值 偏差 超差圆柱 1 同轴度圆柱 3 垂直度侧断面 垂直度上顶面 平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