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琴基础乐理资料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50.06KB
约14页
文档ID:117534725
口琴基础乐理资料_第1页
1/14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1 音名與唱名音名與唱名 顧名思義,音名即音的名字,唱名即我們唱這個音時給予它的名字 如下表: 簡譜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 La Si 音名 C D E F G A B 相信唱名已經是我們從小學時代就很熟悉的東西,這邊希望各位也能將每個音的音名 記起來,爾後在講解和弦時,音名變成一個很重要的溝通工具 在這邊值得一提的是唱名的部分採用固定調的唱法,至於什麼是「固定調」,什麼是 「首調」,將在以後的部分介紹 大調音階大調音階 在這邊,我不想(也沒辦法^^)訴說調的起源,因為那很複雜冗長,對瞭解大調的幫助 也不是很必要(如果我們不是要研究得很透徹),所以,知道怎麼使用、定義大調就可 以了 用一般人瞭解的音程概念來說,大調音階的音程關係為: 全全半全全全半全全半全全全半 你可以說他是一句口訣,而它也明確的指出了大調中各音之間音程的關係 明確一點來說: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第 一 級 → 第 二 級 → 第 三 級 → 第 四 級 → 第 五 級 → 第 六 級 → 第 七 級 → 第 一 級 以 C 大調音階為例: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音名 C → D → E → F → G → A → B → C 唱名 Do Re Mi Fa So La Si Do 簡譜 1 2 3 4 5 6 7 1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2 以 D 大調音階為例: 全音 全音 半音全音全音全音 半音 音名 D → E → #F → G → A → B → #C → D 簡譜 2 3 #4 5 6 7 #1 2 小調音階小調音階 在這邊,跟大調音階相同,我不想(也沒辦法^^)訴說調的起源,因為那很複雜冗 長,對瞭解小調的幫助也不是很必要(如果我們不是要研究得很透徹),所以,知 道怎麼使用、定義小調就可以了。

而常用的三種小調音階為: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曲調小調 用一般人瞭解的音程概念來說,自然小調自然小調音階的音程關係為: 全全半半全全全全半半全全全全 你可以說他是一句口訣,而它指出了自然小調中各音之間音程的關係明確一點來 說: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第 一 級 → 第 二 級 → 第 三 級 → 第 四 級 → 第 五 級 → 第 六 級 → 第 七 級 → 第 一 級 接著依照「全、半」關係寫出 a 自然小調: 全全音 半半音全全音全全音半半音全全音全全音 音名 A → B → C → D → E → F → G → A 簡譜 6 7 1 2 3 4 5 6 在這邊,說明另外兩種小調音階 a 曲調小調: 音名 A → B → C → D → E → #F → #G → A 簡譜 6 7 1 2 3 #4 #5 6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3 a 和聲小調: 音名 A → B → C → D → E → F → #G → A 簡譜 6 7 1 2 3 4 #5 6 至於需要不同的小調音階,我們可以想成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專長的人員來完成, 音樂也是這樣,在不同的音階之下,能產生不同的和聲音響效果。

小調的和弦在 此先不敘述) 最後,我們複習一下 A 大調音階: 音名 A → B → #C → D → E → #F → #G → A 簡譜 6 7 #1 2 3 #4 #5 6 對照 A 大調音階對照 A 大調音階後可以發現: 在曲調曲調小音階中,第三音第三音降低半音 在和聲和聲小音階中,第三音第三音、第六音第六音降低半音 在自然自然小音階中,第三音第三音、第六音第六音、第七音第七音降低半音 所以,你可以選擇使用「全半全全半全全」的規則來定義出自然小音階,也可以寫 出大調音階後,將第三、第六、第七音降半音得到自然小音階 註:註: 如果你對上述「將不同的小音階想像成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員來完成」這個說 法覺得太粗淺,想多瞭解一點,請繼續往下看 這得從音階的起源來講,基礎的音階有兩個,一個是 C 大調音階,另一個是 a 自然 小音階,為什麼說是「自然」?因為這兩個音階是人們憑著自然的感覺創造出來的 音階 之後,我們為了得到以其他音為主音的自然小音階,在藉由觀察 a 小音階的音程之 後,得到「全半全全半全全」的規則於是,人們可藉由這個規則來求得以其他音 為主音的自然小音階 但這樣還不夠,因為音樂是多變的。

上面也有提到,為了不同的需求,一些特殊的 音階就必須被創造出來,「和聲小調」與「曲調小調」(或稱「旋律小調」)因應 而生,這兩個音階可視為是在已有的自然小音階上加上臨時的升降臨時的升降變化 以和聲小音階來說,乃在自然小音階的第七級音升高半音,為什麼要這樣?若觀察 自然小音階可以發現,第七級音回到第一級音(第八音)時相隔是全音,無法成為 導音的進行,於是常將第七音升高半音來使用,形成了和聲小音階又由於第七音 升高半音的關係,使得第六音與第七音形成一個不諧和的增二度增二度音程(什麼是增二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4 度?以後再說),是和聲小音階所特有的,也因為這些動音動音的特性,使得和聲小音 階所構成的和弦被大量的使用 曲調(旋律)小音階又是怎麼回事呢?由於和聲小音階中,第六音與第七音是增二 度的音程,在演唱上稍有困難,所以將第六音也升高了半音,而這樣的音階,在上 行的曲調中用得很多,所以稱它為「曲調小音階」,至於下行的時候,由第八音到 第七音,導音進行的感覺不是很必要,所以第七音不升,既然第七音不升,第六音 也就沒有升半音來解決增二度的必要,所以第六音也不升,故曲調小音階上行時六、 七音升高半音,下行時則回復到「自然小音階」,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得看樂 曲的進行來變化。

這樣講會不會太難^^;) 複習一下上面所講的: 自然小音階是依靠人類對音階的自然感覺衍生出來的,是小音階的基礎而和聲小 音階及曲調小音階皆是在自然小音階上所做的臨時升降變化 至於推出三種小音階的方法,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由大調音階降低某些音之外,這邊 我們又學到了: 和聲小音階=自然小音階第七音升半音第七音升半音 曲調小音階=自然小音階第六音、第七音升半音第六音、第七音升半音 用這個規則加上音程的關係,你一樣可以推出三種小音階 固定調與首調 固定調與首調的差別可由對一個音的「唱法」來解釋 固定調唱名法即選定 C 調, 以其各音的唱名來唱所有的音 亦即唱出該音實際的音高 例如 C 調快樂頌: 我們會唱成 Mi Mi Fa So So Fa Mi Re 倘若我們將之移調成 G 調: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5 這時候則唱 Si Si Do Re Re Do Si La(唱出實際音高) 而首調唱名法,則是以該音在該調性中扮演的音階位置來唱 C 調快樂頌: 唱成 Mi Mi Fa So So Fa Mi Re G 調快樂頌 也唱成 Mi Mi Fa So So Fa Mi Re 這邊可以發現,雖然移調過後音高改變了,但唱法與 C 調是相同的,因為這些音在音 階中的位置並沒有改變。

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記譜的時候所用的記譜法是屬於「首調記譜法」或「固定調記譜 法」 拿複音口琴獨奏譜來當首調記譜法的例子,當我們在譜上看到一個 A,表示你要拿 A 調的口琴來演奏,而譜上標示的音符即以 A 調為出發點來標示,所以當一個人看到 A 調的譜吹出「他看到」的 Do Re Mi 時,實際上發出的音高則是「A B C#」 而半音階口琴通常只用一把 C 調來演奏,所「看到」的音符以實際音高來表示,如果 我們看首調譜,就需要經過一道轉換的手續(例如看到 A 調的 Do,要想到實際音高 為 A),不如看固定調譜來得方便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6 認識五線譜認識五線譜 五線譜在學習音樂的過程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它就像是音樂中的文字,藉由文字傳達出來的 意念,我們才曉得這一段「文字」想告訴我們什麼 或許有人會問:「我已經會看簡譜了阿,為什麼還要學五線譜呢?」,土土認為原因有以下幾 個: 1. 五線譜是被廣泛使用的工具就像英文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一樣,五線譜在音樂中是共通 的語言,無論走到何處,皆被人採用 2. 以五線譜製作的音樂出版品是主流,如果我們拿到一份譜尚須翻成簡譜才能閱讀,極浪 費時間。

3. 簡譜有幾個缺點,像是「少點一點或多點一點音差很多」(低八度或高八度)及和聲音 符的表現上不方便,而五線譜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相差八度的兩音清楚的標示於不同的 區間上,和聲音符僅需藉由音符的重疊即可表現出來 首先,介紹最常使用的高音譜表及低音譜表,首先說明「譜號」,譜號決定了這一個譜表是高 音譜表或者是低音譜表 高音譜號(Treble Clef) 由高音譜號構成的譜表稱為高音譜表,如下: 位於第二線上的音為 G: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7 至於這個 G 為半音階口琴上的那個 G 呢?應為簡譜記法中下一點的 G,亦即 12 孔半音階第三孔 G 低音譜號(Bass Clef) 由低音譜號構成的譜表稱為低音譜表,如下: 通常低音譜號為吹 BASS 者所使用,不過半音階口琴常與鋼琴合作,鋼琴左手部分彈奏的譜表即 為低音譜表,縱使不熟練,也該對其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位於第四線上的音為 F: 調號 接下來說明五線譜上表示調性的符號,如同簡譜使用的(#,b)符號一般,五線譜將這些符號 標示在「線」與「間」上頭來表示該譜表的調性,如 G 調升了 F 音,所以我們在 F 音所在的位 置標上升記號,如: 再舉一個例子,E 調升了 F、C、G、D 四個音,所以在這四個音所在位置標上升記號: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8 降記號的標示法亦相同,如 Eb 調降了 B、E、A,則在這三個音的所在位置標上降記號: 如果您用慣了簡譜,在瞭解了基本的五線譜識譜方法之後,唯有多看、多使用五線譜才能幫助 自己熟悉五線譜的使用,達到看五線譜也能如簡譜一般「反射」的程度。

以簡譜基礎學看五線譜的方法: 最近拿到的譜都是五線譜,看慣簡譜的我很頭痛,跟以往一樣,我得先在每個豆芽菜上方寫上 簡譜數字方能順利演奏,寫著寫著會發現我對五線譜的位置漸漸熟悉了,雖然辨識的速度尚緩, 但也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到現在,對於慢的曲子,我已經能直接看譜演奏(這些轉變只是將以 往數字與音高的連結轉換成位置與音高的連結)接下來的問題是調性的處理,以往每個簡譜 數字的旁邊都會標上升降記號,而五線譜只標在開頭,若記不住這個調性哪些音該升,哪些音 該降,則無法順利演奏為了沿用簡譜的習慣,我在需要升降音的音符上打圈號提醒自己,久 而久之,也會慢慢習慣升降音的位置多「翻譯」五線譜,並適當加些記號提醒自己,有助於 提升對五線譜的辨識程度 拍子的計算 對一般剛接觸旋律的人而言,拍子是最難克服的障礙之一很多人有自己的一套打拍子的模式, 跟著熟悉的旋律,身體的某些部位跟著「律動」,但他無法歸納自己的這些行為成為系統性可 學習的工具 口琴基础乐理知识 9 帶過幾個學生,吹耳熟能詳的旋律時還算精準,然後面對一份全新的譜就顯得手足無措,以前 所謂身體的律動,在此毫無用武之地。

這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培養對拍子的感覺,聽音樂只知 道喇叭傳來重音「碰碰碰」的聲響,這很顯然是不足的 在此提出訓練拍子的方法供作練習之用 1.該用哪裡打拍子? 其實都可以,你可以用手、用腳或是「心算」有人拿著口琴一根食指不停地敲打口琴蓋板, 有人吹一首曲子,腳從沒停過,這只是個人習慣問題,在此我們不考慮舞台效果、雅觀等問題 2.計算拍子的方法 打拍子簡單來說就是「下去再上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