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53435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余光中先生 2 0 1 4年 1 0月 2 4日至 2 6日, 以“ 多元 跨界 : 我们 的写作”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海外华文女作家 协会双年会暨华文文学论坛在美丽的厦门大学举 办 , 陈若曦等 1 2 0位海外华文女作家和余光 中、 席 慕蓉、 舒婷、 徐小斌等 3 0位大陆及 台湾 、 香港地区 嘉宾应邀出席。 此届双年会 因为余光中、席慕蓉的出席及厦 门日报等媒体的推波助澜 ,厦门这座向来淡定的 “ 慢生活” 城市 , 出人 意料地刮起强劲的“ 文学旋 风” , 以至于嘉宾讲座地点从厦大克立楼小会场移 登机返家 何况 到能容纳四五千人的建南大礼堂 ,还是满足不 了 要求。具体操办此届双年

2、会的厦门市作家协会主 席林丹娅教授看到两三千人围在礼堂外面久久不 肯散去的火暴场面, 心中既感动又内疚。 其实这怪 不得她 : 厦大没有更大的礼堂了! 一位来 自美国的 华人女作家事后接受 厦门日报 记者宋智 明采访 时激动地说 : “ 这是我开过的最热闹的会 ,诗人和 作家成为明星 ,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 只要我们认认 真真地写 , 就不愁没有知音。” 我是华人文学泰斗余光中先生的老粉丝 , 和 风散 尚文 其他读者一样, 当然也想找他签名 , 跟他合影 , 向 他致敬 。 作为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原本有近 距离接触他的便利 。 但是 , 围在余先生边上的读者 实在太多了, 想到老先

3、生已经 8 7岁高龄 , 我不忍 心增加他的负担 , 虽有机会多次站在他身边 , 却未 敢张 口轻提签名 、 合影的要求。 蒙缪斯眷顾 , 好机会从天而降1 1 0月 2 6日中午 , 我和与会作家在厦大逸夫楼 对面餐厅就餐 , 余光中先生西装革履 , 在临窗的一 桌落座 , 与我只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 我的 目光定 定地看着他 , 很想走过去跟他合个影 。但我 明白, 在餐厅提这样的要求是不礼貌的,至少是不合适 的。 昨天中午, 席慕蓉女士在餐厅面对一拨拨要求 合影的读者就有过请求 : “ 我吃饭 口红都掉了 , 你 们站在我身边都 比我漂亮, 让我吃过饭涂好 口红 , 再漂漂亮亮地和你们照

4、。” 就在我走神的当儿 , 与 我同桌的 厦门 日报 记者 、 作家宋智 明( 南宋 ) 起 身走到与余光中先生同桌的厦大台研院徐学教授 身边 , 俯身与余光 中先生此行的“ 监护人” 徐学教 授好一阵交头接耳 , 似乎商量一件要紧的事情。 他 回到餐桌后 , 悄悄地告诉我, 徐学明天上午有课走 不开, 想请他帮忙送一下余先生去机场。 我羡慕地 说 : “ 天大的好事啊。 ” 善解人意的智明兄猜到了我 的心思 , 笑着问我: “ 你能帮忙一起送余先生吗?” 我毫不犹豫地说 : “ 没问题 , 我跟你一起送。” 因为心里有事 , 这一夜我没有睡踏实。 但我还 是早早起床 , 匆匆洗漱完毕 , 顾

5、不上吃早点 , 便出 门直奔厦大逸夫楼。 不想智明兄到得比我还早 , 已 经在逸夫楼下引颈望我 ,他的身边还站着家有几 万册藏书的文友张云 良。 我事后才知道 , 虽然厦大 校方已安排好车辆送余先生 ,但做事一向谨慎的 智明兄生 怕车子万一在路上出什么小故障耽误余 光中先生的行程 ,特意请云 良兄开车随行 ,以求 “ 双保险” 。 离约定的时间还早 ,我们在逸夫楼的院子里 散步聊天, 平息内心的激动。 对痴迷阅读的我们来 说 , 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心中的文学大师 , 自然是 一 件极快乐的事情。我们三人的藏书中都有不少 余光中先生的著作 , 虽然钱锺书先生说“ 吃鸡蛋不 一 定非要认识下蛋的母

6、鸡” , 但读相识 的作家作品 还是感觉更亲切 、 更温暖。因此, 我们热切期待与 余先生握手 , 当面向他表达我们的敬意。 徐学教授陪余光中先生走 出餐厅。我们迎上 前去 , 问候余先生。车子启动前, 细心的智明兄提 醒余先生检查一下证件和机票。 余先生很配合 , 随 即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机票 、护照和台胞 回乡证 , 逐件展示给我们看 , 都齐了。这时我们才 确知,余先生乘坐的华信航空公司的飞机 9点 5 0 分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起飞 ,直飞余先生执教近 三十年的台湾中山大学所在地高雄。 J IUL 有他的 家 , 妻子等着他归来。 两辆车子一前一后驶 出厦大校门,穿过钟鼓 山隧道,

7、 驶上通往机场的成功大道。 余光中先生放 松地靠在后排坐椅上 , 目光微闭, 表情保持着一贯 的严肃。 我和智明兄都是余先生的粉丝 , 有机会在 如此狭小的空间与心中的文学大师相处 ,私心总 想多受教些 。但余先生出名的严肃让我们不敢轻 易打扰。 智明兄不愧是记者 , 非常 自然地提起余先 生的幽默如何感染 了他 ,以至于他这两天说话也 变得幽默起来。出乎我们意料 , 余先生马上接过话 头 : 幽默好 比这汽车上的防震器 , 让你的人生遇到 坎坷时变得平稳。幽默对 自己是 自嘲 , 对别人 , 用 得不好是讽刺 , 是刻薄, 甚至是刻毒。 所谓幽默, 就 是善用 比喻 , 林语堂说 , 演讲要

8、像女人的迷你裙 , 越短越好。 迷你裙和演讲有什么相干? 它们有共同 的“ 短处” 嘛。钱锺 书是 比喻大师 , 他在 围城 里 说 , 男人其实是“ 同性恋” , 他爱 的不是老婆 , 而是 老婆背后有钱有权的父亲。真是妙喻 ! 我说 : 一部 围城 , 去掉 比喻, 就没意思了。 余先生点头赞同。 话匣子一打开, 我们发现 , 表面严肃 的余先生 其实非常健谈 ,非常喜欢聊天,完全不是被动应 付 。 他思维敏捷 , 谈兴甚浓 , 只要你抛出一个话题 , 他很快就接过去 , 且妙语连珠 , 见解独特 。有机会 听大师聊天 , 真是享受 , 我们有福了。 智明兄把话 题引到 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

9、作 家 , 余先生表示 , 他喜欢沈从文 , 尤其喜欢他的小 说 萧萧 。 大媳妇萧萧和别人相好了, 按当地规矩 应该捆起来 , 扔进池塘。但 当地的人很善 良, 原谅 了她。 这就和别的作品不一样 , 里面有人性的悲悯 在。当时的主流文学强调写工农兵 , 沈从文是真正 的工农兵 , 作品写的也是工农兵 , 但得不到主流认 可 , 因为他发现 了人性 , 而不是阶级性 , 所 以受到 批判 , 差点把他逼疯 。我接话说 : 沈从文后来转行 搞古代服饰 、 古代文物研究 , 大家以为他是心甘情 愿转行的。最近他的一些书信被发现, 其实 , 他哪 里甘心 , 一个作家 , 不让他写作 , 内心 的

10、痛苦可想 而知。他后来不写小说 , 实在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 就这样一路轻松地闲聊着 , 话题跳跃不定。 谈 到两岸文学交流 , 智 明兄 问 : 一般情况下 , 都是您 受邀来大陆访问 、 演讲 , 台湾有邀请大陆作家去演 讲吗?余先生说 : 很多啊, 莫言去过 , 王蒙去过 , 许 多大陆作家都去过 ,我执教的台湾中山大学开 了 一 个 “ 余光中人文讲座” , 我请过大陆的王安忆 , 反 响蛮好 。王安忆很用功 , 隔一两年就有新作 出来 。 两岸交流多多益善 , 多来作家 , 少来飞弹。我和智 明兄都笑 了, 我说 , 王安忆祖籍 同安 , 他爸爸是同 安人 , 厦门市图书馆里 , 本

11、地作家专柜 , 王安忆的 作品赫然摆在架上。 她的 长恨歌 写得好。 余先生 表示同意。智明兄又关切地问起余先生睡眠好不 好 , 余先生说 : 中年的时候 , 我每天都是凌晨一点 半才上床睡觉 。进入老年 , 太太不允许 了, 她 “ 强 迫” 我必须在晚上 1 1 点前 睡觉。还好 , 上床躺 1 0 分钟 , 就能人眠 , 中间会醒来两三次 , 意识流乱窜 , 但很快又能睡着 , 就是多梦 , 所谓老年多梦 。我写 过一首诗: 老年做梦 。不过, 我一天只要两三个 小时睡得浓 , 就不会太疲劳。智明兄说 : 能吃能睡 是福啊。 淡泊 , 从容 , 人容易长寿。 杨绛家里没有装 修 , 地板

12、还是水泥地 , 她 已经 1 0 3岁, 整理 了钱锺 书厚厚的英文笔记和中文笔记 ,最近还出版长篇 小说 洗澡之后 。余老师您要加油哦。余先生说 : 杨绛先生了不起 。 台湾有一位我的年轻朋友, 他夸 张地说 , 大陆他只欣赏“ 一个半” 作家 , “ 一个” 是杨 绛 , “ 半个” 是钱锺书。 我现在是“ 中山大学” 的终身 教授 , 还给学生上课 , 还写作, 一直在工作状态, 人 老得慢一些 。我说 , 余先生 , 我发现您的记忆力特 别好 , 讲一个问题 , 古今 中外 , 上下左右 , 引经据 典, 张口就来 , 让我感到惊讶。 余先生谦虚地说 : 不 是我记忆力 比别人好, 我

13、一直在给学生上课 , 上课 嘛, 过一两年就要把读过的书再读一遍 , 这样 自然 就记得牢了。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 过去感觉挺远 , 这次却嫌 太近 , 似乎一转眼就到了机场。 这就是爱因斯坦说 的“ 时间相对论” 吧。 我和智明兄都有些依依不舍 , 真希望车子一直开下去 ,让我们多听听余先生的 高论。 这当然是我们 自私的想法 , 余先生急着 回家 呢。进国际和港澳台出发厅的第一道门,一名 9 0 后工作人员把我们拦住了,她说 : “ 只能进去一个 人陪。” 我果断地说 : “ 这里的情况我比较熟 , 我陪 余先生进去。 ” 智明兄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挽住余 先生右臂的手 。我提醒智明兄 :

14、 “ 要不要在这里和 余先生合个影?”智明兄说 : “ 余先生这几天也 累 了, 我就不给他添麻烦了。 ” 其实我知道, 智明兄是 非常希望和余先生合个影的,他宁愿放弃 自己的 愿望 , 是真心不想给余先生增加负担。 他后来告诉 我 , 这次没和余先生合影, 感觉还是有些遗憾。云 良兄也没有合成影 , 心里一直纠结着。 I I 9 I 2O 风散 尚文 我提着两件行李 ,陪余先生走进国际和港澳 台出发厅 。 余先生似乎归家心切 , 进去后步子突然 大了起来 , 给我一种“ 大步流星” 的感觉 。我不放 心 , 赶紧上前搀扶余先生。 余先生说 , 谢谢 , 你提行 李吧, 我 自己能行 。 我还

15、是坚持用左手提着两件行 李 , 右手搀扶着余先生。因为到机场早 , 还不到换 登机牌的时间 ,我扶着余先生在那种没有靠背的 凳子上坐了下来 , 开始东一句西一句聊天。 我告诉 余先生 , 这次不少人因为没和他合上影 , 心里感到 遗 感。余先生说 , 他愿意和大家照相 , 但请尽量少 用闪光灯 , 因为他眼睛怕刺激。 我原本没奢望和余 先生合影 , 听了这话赶紧说 : 我能和您合个影吗? 余先生爽快地说 : 当然可以!我掏出手机 , 请一位 年轻人帮忙照相。 余先生特意摘下帽子放在一边 , 并整了整衣服、 领带 , 理了理头发。 余先生说 : 戴着 帽子和人照相不礼貌。 这个细节让我意识到 ,

16、 余先 生真是谦谦君子。 相照好后 , 我调出照片给余先生 看 , 如果余先生不满意, 就补拍一张。但余先生看 后说 , 照得很好 , 很 自然 。我见照片里有余先生的 行李 , 问这有没有关系, 他说 , 不要紧, 这个又不保 密 。 照完相 , 我们接着聊天。我对余先生说 , 我感 觉他对大陆文学界的情况很熟悉 , 他谦虚地说 , 只 接触过莫言 、 王蒙、 王安忆等部分作家 , 读过几种 文学史 , 不敢说熟悉。 他还说, 莫言是真有才华 , 但 叙述有些不节制。 余先生问我平时开不开车, 我说 我上班有时开车, 有时坐政府的班车。 余先生说开 车能锻炼脑子 ,他上班 自己开车,要开 四十多分 钟。还说他家住八楼 , 他不坐电梯 , 上下楼都坚持 走路 。我有些惊讶 : 您都 8 6岁了( 余先生 1 9 2 8年 出生 ) , 还走楼梯? 余先生纠正说 : 是 8 7岁。 余先生 讲 的应该是虚岁吧。 时间差不多了, 我陪余先生办理登机手续 、 托 运行李 。我原本想请工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