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53309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这个要求属于识记层次,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史实,知道这两次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即可。需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另处两个子目,“中共八大”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在内容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要求。二、教材分析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前 20 年的历史,上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讲述 1956 年以后到 1962

2、 年探索历程,课标要求仅为识记层次,但仅仅知道这些历史,并不能帮助学生真切地感知并理解这段历史,也就不能从中借鉴反思,从而不能在成长中运用从历史中掌握的经验,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备课时识记层次延伸为理解层次。教学方法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课文、发现问题、交流探讨、总结反思等,达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学习的目的。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有一点知识储备,处于对世界看法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喜欢交流,愿意表现自己,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变,也就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基本确立了社会

3、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对今后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艰难曲折可能意识不到。另外,本课涉及到的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理论概念,是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所达不到的,需特别注意。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的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探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失误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认真阅读,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4、,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通过对建设之路探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党,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的党。五、重点难点在突出本课主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的前提下,重点放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上。教学难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原因和后果以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六、教学方法1、自主阅读,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寻找发现问题,包括不明白的概念和事物,为交流讨论做准备。2、交流讨论法:学生提出疑问并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与解答。教师介绍产生问题的原因,判断事物的标准,合理推测事物发展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就是教给学生“论

5、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并掌握这一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文字、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课余时间向长辈了解他们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旧知引入新知)师:上课学习了 1953-1956 年这段历史,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从此中国进入了什么阶段?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师:社会主义是新事物,中国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也认识不到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建设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教训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新授1、中国共

6、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学生看书,找出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找出自己的疑问。生:(能顺利找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师:引导学生用通俗的话解释主要矛盾(设计目的: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主要矛盾的含义)教师解释“八大”关于国内矛盾的分析为什么是重要成果。2、第二子目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师:八大非常成功,依据八大精神,国家工作重点应该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损失。请同学看一看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什么总路线,这个总路线反映全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愿望。生:求快,求好的愿望。师:愿望非常好,但是在建设为中出现了问题。阅读课文找一找,当时哪些提法

7、,做法你认为不合适,或者是错误的。并试着分析一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不懂的概念也提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带着问题看书,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培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应学生要求看完书后互相交流两分钟左右。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私下交流也是一种放松,课堂四十分钟不能从头到尾都很紧张,应该有紧有弛。 )学生提出的问题:卫星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人民公社、全民大办、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图表中为什么 1961 年的粮食产量比 1957 年还要低?棉花产量增加不多?(这些问题反映学生动脑筋了,看书认真,能发现问题,对教师备课提出了高要求)生生交流,讨论问题。生:1958 年钢产量 1108 万吨,合格的只有

8、800 万吨,是严重的浪费。生: 9000 万人上山,坎树挖煤找矿,不仅是人力的浪费还破坏环境。生:我觉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提法很可笑,怎么可能呢?生:白菜不可能重 250 斤,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白菜,赶上咱班两个同学的重量了。师:同学看书上的土法炼钢图,和这张图片(出示图片)一个女孩坐在成熟的稻穗上。你觉得这样的高炉能炼出合格的钢吗?生:不能。这个炉子太矮了,炼钢温度不够。师:看这张图片(出示照片)一个女孩坐在成熟的稻穗上,这张照片应该是真的吧?有的同学表示怀疑。师:那是怎么做的呢?是把周围的稻子都移到这块地里,插得密不透风,拍成这样的照片。生:这不是弄虚作假吗?生:(从小字文发现

9、问题) ,我认为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都由国家包下来” ,不可能,因为国家经济没发展到那个程度,即使现在也做不到。生:我认为吃饭不要钱,会打击人们生产积极性,因为干多干少都一样。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福建省农村的真实故事(故事略) 。当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办不下去的时候,农民回到家却发现无米下锅,造成农村人口死亡率增高,这个教训太惨痛了。生:老师,我们今天都能发现的问题当时人们看不出来吗?不知道吗?中央不知道吗?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心情非常迫切,近百年中国战乱不止,被人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独立了,扬眉吐气,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取得了很大成就,

10、全党全国人民希望越快越好的建设国家,对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其次,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还有,人们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普遍比较低。这就是当时的国情和建设的起点。生:难道经济学家也没发现问题吗?师:当然会有人发现问题了,但是经过 57 年的反右派运动,有很多人不敢说真话。3、国民经济的调整师:中央发现问题后,进行了调整,采取哪些措施,结果如何?(设计意图:课标没有要求,可通过自习解决 ) 。生:看书,依据课文回答问题。师:说明我党知错改错用于纠正错误。三、课文小结(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知识,充分交流后,具备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基础,总结可由学生完成,也可由教师概括)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些道理。做事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遵循客观规律,才会有好的效果。而对客观规律的了解,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当我们判断事物的时候,要有理智和冷静的态度,依据常识,科学知识,历史的经验等,要善于独立思考。当我们说出真相时,有时还需要勇气。四、课后活动1、做练习册上的作业。2、访问自己的长辈,请他们谈一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