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2920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综述和故障诊断(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描述图1 20锻造机械手20T锻造机械手(如图1所示),随着锻造、锻压行业的发展,锻造机械手已成为该行业不可缺少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具有大车行走、夹钳夹紧、钳头旋转、钳架升降、钳架回转等功能。它主要用于夹持轴类锻件及坏料配合锻锤进行锻造操作,并且很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锻件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现锻件生产机械化。由于该设备体形庞大,造成日常保养及其管理较困难,加之设备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使设备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本课题的研究包括了20T锻造液压机械手的常见故障排除与日常保养,可作为20T锻造机械手简单故障排除和日常保养的重要资料。一、20T锻造机械手的功用锻造机械手用以夹持锻坯配合

2、水压机或锻锤完成送进、转动、调头等主要动作的辅助锻压机械。根据需要,操作机也可用于装炉、出炉,并可实现遥控和与主机联动。在模锻和大件冲压中,机械手的应用已日益普遍,这样的机械手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的锻造操作机。二、20T锻造机械手的技术特点1.采用全液压传动,高集成阀块,超大流量通径,使系统压力损失少。2.密封性能高,采用进口密封元件。3.油温控制好,在长期大负荷情况下工作,也能轻松胜任。4.运动系统采用了摆线齿轮马达和渐开线减速机组合,完美地实现了大车的无级变速行走、台架回转。5.特殊的夹紧机构配以储能器压力补偿使夹紧有力而稳定。6.三级连动机构使钳口平行升降,钳杆倾斜,360度旋转,三维空间任

3、意灵活转动。7.机械手造型美观,结构紧凑,动作极其灵活,能出色地完成庞大的操作机无法完成的动作,让操作工体验到人机合一、随心所欲的感觉,充分体现操作机向机械手转变的根本意义。三、20T锻造机械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2 20T锻造机械手液压原理图1 油箱 2 过滤器 3高压齿轮泵 4单向阀 5电磁溢流阀 6、7、8、9、10调速阀 11、12、13、14、15电磁换向阀 16、17、18、19、22、23、24、25、31、35单向阀 20、26先导式溢流阀 21大车行走马达 27钳杆旋转马达 28钳口松卡液压缸 29液控单向阀 30、34过载溢流阀 32、33夹钳平行升降液压缸 36、37夹钳

4、倾斜液压缸(一)液压系统原理图及说明20T锻造机械手的液压系统主要有大车行走、钳杆旋转、钳口松卡、夹钳平行升降和夹钳倾斜五部分组成。1.大车行走系统由双向马达21,单向阀16、17、18、19,过载溢流阀20,电磁换向阀11,和调速阀6组成 。2.钳杆旋转系统由双向马达27,单向阀22、23、24、25,过载溢流阀26,电磁换向阀12,和调速阀7组成。3.钳口松卡系统由钳口松卡液压缸28、液控单向阀29、电磁换向阀13、和调速阀8组成。4. 夹钳平行升降系统由夹钳升降液压缸32、33,单向阀31,过载溢流阀30,电磁换向阀14,和调速阀9组成。5.夹钳倾斜系统由夹钳倾斜液压缸36、37,单向阀

5、35,过载溢流阀34,电磁换向阀15,和调速阀10组成。(二)各液压支路系统油路分析1.系统卸荷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向阀4,当11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左位接入系统,控制油液经K口回油箱,此时电磁溢流阀主阀芯打开,大量油液经电磁溢流阀主阀芯回油箱,此时系统无压力,机械手不工作。以下机械手工作情况11YA均不得电。2.大车行走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向阀4,当1YA(2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1左(右)位接入系统,油液经过管道到达并推动液压马达21运转,实现大车的行进(后退)然后油液经过调速阀6回到油箱,控制通过调速阀6的流量可以调节大车行走的速度。当大车在行进(后退)

6、过程中压力过高,超过溢流阀20的调节压力时,油液经单向阀18(19)和溢流阀20流回油箱,实现对大车行走支路的保护作用。当大车在行进(后退)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16(17)供入系统,实现对大车行走系统的补油作用。3.钳杆旋转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向阀4,当3YA(4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2左(右)位接入系统,油液经过管道到达并推动液压马达27运转,实现钳杆正转(反转)然后油液经过调速阀7回到油箱,控制通过调速阀7的流量可以调节钳杆旋转的速度。当钳杆正转(反转)过程中压力过高,超过溢流阀26的调节压力时,油液经单向阀22(23)和溢流阀26流回油箱,实现对钳

7、杆旋转支路的保护作用。当钳杆正转(反转)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24(25)供入系统,实现对钳杆旋转系统的补油作用。4钳口松卡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向阀4,当6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3右位接入系统,油液经过液控单向阀29直接进入液压缸28有杆腔,无杆腔油液经过调速阀8回油箱,实现钳口的卡紧。当5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3左位接入系统,当油液压力逐渐升高,顶开液控单向阀29,油液经过管道到达液压缸28无杆腔,有杆腔油液经过液控单向阀29、调速阀8流回油箱,实现钳口的松开。控制通过调速阀8的流量可以调节钳口松卡的速度。5夹钳平行升降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

8、向阀4,当7YA(8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4左(右)位接入系统,油液经过管道到达液压缸32、33的无杆腔(有杆腔),有杆腔(无杆腔)油液经调速阀回油箱,实现夹钳的平行上升(下降)。通过调节调速阀9的油液流量可以实现夹钳平行升降的快慢,当夹钳上升压力过大时油液经过溢流阀30流回油箱,实现对油路的保护作用。当夹钳受到冲击力量,活塞向下移动时,油液经单向阀31进入液压缸32、33有杆腔实现对系统的补油作用。 6夹钳倾斜液压泵旋转,油液由液压泵吸出,顶开单向阀4,当9YA(10YA)得电时电磁换向阀15左(右)位接入系统,油液经过管道到达液压缸36、37的无杆腔(有杆腔),有杆腔(无杆腔)油液经调速

9、阀回油箱,实现夹钳的倾斜(水平)。通过调节调速阀10的流量可以实现夹钳倾斜的快慢,当液压缸36、37上升压力过大时油液经过溢流阀34流回油箱,实现对油路的保护作用。当夹钳受到冲击力量,活塞向下移动时,油液经单向阀35进入液压缸36、37有杆腔实现对系统的补油作用。(三)各液压元件的作用及失效产生的故障现象1油箱作用 :油箱1的功能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发油液中热量(在周围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则是保持油液中热量)、释放出混在油液中的气体、沉淀油液中污物等。2滤油器作用:滤油器2的功能是过滤混在液压油液中的杂质,降低进入系统中油液的污染程度,保证系统正常的工作。失效后现象:液压泵出油量小,噪

10、声大。3液压泵作用:液压泵3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将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输出,为执行元件提供压力油。失效后现象:系统压力不足,各执行元件均不能正常工作。4单向阀(1)单向阀4作用:防止油液倒流回液压泵3,起保护和锁紧作用。失效后现象:液压泵发热,大车行走、钳杆旋转、夹钳平行升降和夹钳倾斜过程中不能锁紧。(2)单向阀16作用:当大车在行进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16供入系统,实现对大车行走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油液直接通过单项阀16回油箱大车不能行走或当大车行进过程中转速过快时,无法通过单向阀16进行补油。(3)单向阀17作用:当大车在后退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

11、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17供入系统,实现对大车行走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油液直接通过单项阀17回油箱大车不能后退或当大车后退过程中转速过快时,无法通过单向阀17进行补油。(4)单向阀18、19作用:在大车行进过程中,只允许油液从单向阀18流向溢流阀20。当大车后退过程中,只允许油液从单向阀19流向溢流阀20。起配流作用。失效后现象:当大车在行进(后退)过程中压力过高,超过溢流阀20的调节压力时,油液不能经单向阀18(19)和溢流阀20流回油箱或油液直接经过单向阀18、19流回油箱,大车不能行走。(5)单向阀22、23作用:在钳杆旋转过程中,只允许油液从单向阀22流向溢流阀26。当钳杆反转过

12、程中,只允许油液从单向阀23流向溢流阀26。起配流作用。失效后现象:当钳杆正转(反转)过程中压力过高,超过溢流阀26的调节压力时,油液不能经单向阀22(23)和溢流阀26流回油箱或油液直接经过单向阀22、23流回油箱,钳杆无法旋转。(6)单向阀24作用:当钳杆正转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24供入系统,实现对钳杆旋转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油液直接通过单项阀24回油箱钳杆无法旋转或当钳杆旋转过程中转速过快时,无法通过单向阀24进行补油。(7)单向阀25作用:当钳杆反转过程中转速过快出现供油不足时,油液经单向阀25供入系统,实现对钳杆旋转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油液直接通

13、过单项阀25回油箱钳杆不能反转或当钳杆反转过程中转速过快时,无法通过单向阀25进行补油。(8)单向阀31作用:当夹钳受到冲击力量,活塞向下移动时,油液经单向阀31进入液压缸32、33有杆腔实现对夹钳平行升降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无法对夹钳平行升降系统进行补油。(9)单向阀35作用:当夹钳受到冲击力量,活塞向下移动时,油液经单向阀35进入液压缸36、37有杆腔实现对夹钳倾斜系统的补油作用。失效后现象:无法对夹钳倾斜系统进行补油。(10)液控单向阀29作用:锁紧钳口松卡液压缸,防止油液倒流。失效后现象:钳口松卡液压缸不能锁紧。 5调速阀(1)调速阀6作用:控制大车行走速度。失效后现象:大车行

14、走无法调速。(2)调速阀7作用:控制钳杆旋转速度。失效后现象:钳杆旋转无法调速。(3)调速阀8作用:控制钳杆松卡速度。失效后现象:钳杆松卡无法调速。(4)调速阀9作用:控制夹钳平行升降速度。失效后现象:夹钳平行升降无法调速。(5)调速阀10作用:控制夹钳倾斜速度。失效后现象:夹钳倾斜无法调速。6溢流阀(1)溢流阀20作用:对大车行走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失效后现象:当大车行走过程中压力过高时,无法通过溢流阀20卸荷。(2)溢流阀26作用:对钳杆旋转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失效后现象:当钳杆旋转过程中压力过高时,无法通过溢流阀26卸荷。(3)溢流阀30作用:对夹钳平行升降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失效后现象

15、:当夹钳平行升降过程中压力过高时,无法通过溢流阀30卸荷。(4)溢流阀34作用:对夹钳倾斜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失效后现象:当夹钳倾斜过程中压力过高时,无法通过溢流阀34卸荷。(5)电磁溢流阀5作用:调节系统压力,远程卸荷的作用。失效后现象:系统压力无法调节,不能远程卸荷。7电磁换向阀(1)电磁换向阀11作用:控制大车行进、后退和停止。失效后现象:大车行走不受控制。(2)电磁换向阀12作用:控制钳杆正转、反转和停止。失效后现象:钳杆旋转不受控制。(3)电磁换向阀13作用:控制钳口松开或卡紧。失效后现象:钳口松卡不受控制。(4)电磁换向阀14作用:控制夹钳平行上升、下降和停止。失效后现象:夹钳平行升降不受控制。(5)电磁换向阀15作用:控制夹钳倾斜、水平和停止。失效后现象:夹钳倾斜不受控制。8液压马达、液压缸(1)液压马达21作用:带动大车车轮进行旋转。失效后现象:大车不能行走或行走缓慢。(2)液压马达27作用:带动钳杆进行旋转。失效后现象:钳杆不能旋转或旋转缓慢。(3)液压缸28作用:带动夹钳进行卡紧和松开。失效后现象:夹钳夹紧不牢或根本不能卡紧。(3)液压缸32、33作用:带动夹钳进行平行升降。失效后现象:夹钳上升后有下滑现象或根本升不上去。(3)液压缸36、37作用:带动夹钳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