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49397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藏动态分析(唐教授)综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气藏动态分析技术 西南石油大学:唐西南石油大学:唐 海海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Tel:028-83033895/13666171595Tel:028-83033895/13666171595 Email:tanghai666666 Email:tanghai666666 2009 2009 年年 3 3 月月 1. 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目的 2. 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内容及要求 3. 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目的 开发动态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整理开发过程中获得 的各种数据资料,逐步提高对油气藏地质特征和油气自身运动规律的 认识程度,以便

2、不断修正地质模型和开发方案,使开发工作不断得到 改进并在严密的控制之下良性运行。 早 期 油 气 藏 评 价 研 究 与 设 计 开 发 方 案 的 实 施 和 油 气 井 投 产 动态资料的缺乏 概念模型 暴露油藏问题与 地质认识缺陷 地质特征再认识 与精细地质描述 开发动态分析 储量复核 调整方案 试井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1. 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 2. 开采特征分析 3. 地质特征再研究及储量与可采储量核算 4. 开发效果评价 5. 剩余油分布研究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力研究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老油田研究 七大内容 动态分析 目标 包括: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研究、调整方

3、案设计与优选、推荐方案 工作量、开发指标与经济指标预测、实施要求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1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 (1)开发阶段划分:一般按油田(断块)日产油量分 产量上升阶段、稳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加试采阶段共四个阶段;每 个开发阶段可根据产量变化和主要开发措施划分为若干个开发亚段。 稠油油藏的开发历史一般按照开发方式、大的调整措施划分,也可以按 照含水划分。按照开发方式划分:如冷采阶段、注蒸汽吞吐阶段、吞吐蒸 汽驱阶段、蒸汽驱阶段、蒸汽驱后水阶段等。按大的调整措施划分:开发试 验阶段、工业化蒸汽吞吐阶段、一次加密调整阶段、二次加密调整阶段等。 依照含水情况划分:划分为低含水、

4、中高含水、高含水。也可根据实际油藏 开发划分。 (2)分析每个阶段井数、开井数、日产液、日产油、单井日产油、含水、动 液面、采油速度、阶段产油、含水上升率的变化。 (3)分析每个阶段的生产特点及影响因素。(表观现象,不设计本质) (4)分析每个阶段主要开发措施及效果。(统计表、图)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1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常规统计表) 开发现状分析:主要包括目前的总油水井数、开油水井数、 断块日液能力(水平)、日油能力(水平)、日注能力(水平 )、平均单井日液能力、平均单井日油能力、平均单井日注能 力、综合含水、平均动液面、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 注水量、采出程度、采

5、油速度、月注采比、累积注采比、地层 压力、地层总压降、地下亏空等。 2.2开采特征分析(五个方面) 2.2.1 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2.2.2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2.2.3 措施效果研究 2.2.4 注水能力分析 2.2.5 影响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2开采特征分析(三个方面) 2.2.1 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2.2.1.1无水期每米采油指数研究 (1)统计每口井每个层段的产能资料,为便于对比,把每米采油指数用相渗曲 线所做的无因次采油指数与含水关系曲线,换算成无水期的每米采油指数。 (2)结合构造、储层物性进行平面上和纵向上产能(比采油指数)分布规律研 究,

6、并进行评价。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J2x4油藏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 K1h23-4油藏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 2.2开采特征分析(三个方面) 2.2.1 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2.2.1.2产液能力研究 (1)统计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或末期)生产情况。 (2)分别对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日产液进行分类评价。 (3)结合构造、储层物性对日产液进行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规律研究,评价 (4)利用综合开发数据所计算的平均单井日产液,做平均单井日产液与时间 关系曲线,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2开采特征分析 2.2.1 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2.2.1.3产油能

7、力研究 (1)统计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或末期)生产情况。 (2)分别对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日产油进行分类评价。 (3)结合构造、储层物性对日产油进行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规律研究,并进 行评价。 (4)利用综合开发数据所计算的平均单井日产油,做平均单井日产油与时间 关系曲线,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5)做平均单井日产油递减规律曲线,分析其递减规律,确定递减类型和递 减率。 (6)统计油井周期内、周期间产量和油汽比变化。 (7)热采产能评价。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J2x4油藏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 采油速度0.35%0.40%0.45%0.50%0.55% 井底流压压 5MPa0.9

8、650.9470.9400.9430.934 7.5MPa0.9390.9240.910.8950.878 9.7MPa0.840.8040.750.6950.64 乌乌尔禾极限产产水率 强排 合理生产压差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乌尔禾油藏不同采油速度下产水率与所要 求的合理注水量的关系曲线 2.2开采特征分析 2.2.2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1)统计采油井无水采油期的采油情况,分析不同时间投产的无水采油井 所占比例、无水采油期、投产初期日产油量、无水采油量的变化规律,判 断油层水淹状况。 (2)统计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或末期)生产情况。 (3)分别对油井投产初期和目前含水进行分类

9、评价。 (4)结合构造、储层物性对含水进行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规律研究评价。 (5)利用综合开发数据所计算的综合含水,做综合含水与时间关系曲线, 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6)做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分析其含水变化规律及含水上升率。 (7)做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与实际对比曲线,分析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的 差异及影响因素。 (8)统计不同含水阶段采出程度、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分析 其变化规律。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2开采特征分析 2.2.3 措施效果研究 统计措施井(酸化、压裂、防砂、水平井、测钻水平井、不稳定注水等 )措施情况和生产

10、情况,对措施效果进行分析,为调整方案采取措施提供依 据。 2.2.4注水能力分析 注水井油套压、单井日注能力(水平)、吸水指数、启动压力变化规律 等。 2.2.5影响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1)稠油原油流变性、渗流特征。包括原油粘温关系、流变性;储层原 油渗流特征。 (2)统计有效厚度、净总比、出砂、注汽强度、边底水、原油粘度、避 射扩射、排液量等因素,对措施效果进行分析,为调整方案采取措施提供依 据。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响应参数法 措施调整前 综合含水率 最大水驱开发潜力下措 施调整前对应的理论综 合含水率 措施调整后最 小综合含水率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3地质

11、特征再研究及储量与可采储量核算 2.3.1地质特征再研究 2.3.2储量复算及可采储量核实(容积法,动态方法)。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概念模型 容积法储量复核 油气藏评价 大量间接资料 有限钻井及试采资料 生产井数 动态资料 修正错误认识 补充空缺 地质特征再认识与精细地质描述 动态法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 开发动态分析 2.4开发效果评价(七个方面) 2.4.1产量构成与增产措施和地层改造效果分析 2.4.2采收率评价 2.4.3层系划分合理性评价 2.4.4 注采井网状况评价 2.4.5水驱效果评价 2.4.6油层能量状况评价 2.4.7开发综合分折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

12、要求 2.4开发效果评价 2.4.1产量构成与增产措施和地层改造效果分析 通常将油气产量分成三组曲线: (1)产量构成曲线:老井日产水平,措施 井日产水平,新井日产水平 (2)生产综合曲线:日产油气水平、日产液水平,日注入水平,综合 含水,综合汽油比; (3)递减曲线:自然递减曲线,综合递减曲线。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了解油气田目前的开发状况,预测油气田末来的开发动 态。并能提出减缓递减和稳定油气产量的措施和建议。目的 2.4开发效果评价 2.4.1产量构成与增产措施和地层改造效果分析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开发过程中经常进行增产、增注和改造油气层的各种措施; 在每次

13、增产措施施工之前,进行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措施之后要进行措施的效果分析(增产增注数量和有效期,对油气田稳 产和控制递减的影响)。 2.4开发效果评价 2.4.2采收率评价(2方面) 2.4.2.1理论采收率分析 (1)相渗曲线法计算理论采收率 由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流管法绘制出油田采出程度与含水关系曲线。 (2)在采出程度与含水关系曲线上,取目前原油价格情况下经济极限含水时 对应的采出程度为油田理论最终采收率。 (3)水驱油试验与油藏工程方法 由水驱油试验确定驱油效率,由油藏工程方法计算波及体积,确定理论 采收率。 (4)蒸汽驱油试验与油藏工程方法 由蒸汽驱油试验确定驱油效率,由油藏工程方

14、法计算波及体积,确定理 论采收率。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对本油田相对渗透率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构造较高部位纯油层且曲线变化 特征相近的相渗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取油田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根据单井总投资、生产经营费、单井日产液量计算不同原油价格情 况下的经济极限含水,做经济极限含水与原油价格关系曲线。 2.4开发效果评价 2.4.2采收率评价 2.4.2.2目前开发状况下采收率分析 (1)水驱特征曲线法:适合于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的油田。 (2)经验公式法:适合于低含水开发阶段的油藏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选取合适的水驱曲线,取极限含水率或极限水油比时的累积采油量为油田目

15、前开发 状况下的可采储量,对应的采出程度就是油田目前开发状况下的最终采收率。 水驱规律不明显,应用适合于该油藏类型的各种经验公式计算目前开发井 网下的采收率,并根据各计算数值标定较为合适的采收率。 (3)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预测方法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注采关系曲线法、油汽 比曲线法、产量递增率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等5种方法。 注1:对具有充足的边底水能量的稠油油藏,原油在油藏条件下原油粘度 低,在油藏条件原油流动性好,注蒸汽吞吐生产周期长,周期油汽比高 ,蒸汽吞吐作用主要是吞吐引效或井筒降粘,这类油藏适用水驱曲线法 、注采法为辅。 注2:对于注蒸汽作用大于天然能

16、量的油藏,原油在油藏流动性差或不能 流动,只有在注蒸汽开发采具有经济效益,应以注采关系曲线法为主、 其它方法为辅。 (4)通过现井网下采收率与理论采收率对比,简单评价油田是否具有进一步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5)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4开发效果评价 2.4.3层系划分合理性评价 2.4.3.1目前层系划分状况 (1)统计区块历年来方案编制及实施情况,了解各阶段开发层系划 分状况及每次层系划分发生变化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2)分析区块目前层系划分及油水井归位状况。 2.4.3.2 油水井层间干扰情况分析 综合运用油水井产出、注入剖面测试、新井多功能解释、饱和度测井 等各项资料,结合油水井动态分析,分析油水井层间干扰情况。 2.4.3.3 层系划分合理性研究 合理性标准:非均质性(渗透率级差),单井控制经济可采储量, 层间地层原油粘度级差,单井经济可采储量,层系井段长,层间压差。 二、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2.4开发效果评价 2.4.4 注采井网状况评价(六个方面) 2.4.4.1注采井网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