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749336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1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实施规划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工程概述22.2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52.3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53、项目施工管理组织53.1 施工组织机构53.2 项目管理职责64、工期目标和施工进度计划84.1工期目标84.2施工进度计划及编制说明84.3进度计划图表94.4进度计划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105、质量管理体系115.1 质量目标11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15.3质量管理主要职责125.4质量控制措施145.5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7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96.1 安全目标196.2 安全管理组

2、织机构206.3安全管理主要职责206.4安全控制措施236.5危险点、薄弱环节分析预测及预防措施307、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体系317.1施工引起的环保问题及保护措施317.2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结构和实施方案328、工地管理及施工平面布置368.1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368.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总体布置379、施工方法与资源需求计划409.1劳动力需求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409.2施工方法及主施工器具选择419.3施工机具需求计划5110、施工管理与协调5110.1技术管理及要求5110.2物资管理及要求5210.3资金管理及要求5210.4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管理

3、要求5210.5协调工作5310.6资料管理5311.创优策划5511.1施工创优目标5511.2施工创优管理措施57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812.1项目技术经济指标5812.2降低成本计划与措施5913.绿色施工5913.1降低噪音5913.2环境保护措施6013.3污染控制措施6013.4植被保护6013.5文明施工措施6013.6精神文明措施6114.维稳安保专项措施6114.1 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6114.2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6114.3 安保维稳专项方案611、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根据业主要求、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特点、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艺的方法等

4、因素,编制本方案,以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本次强夯处理工程安全、高效、高质的完成。 1.2 编制依据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施工图设计地基强夯施工总说明(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2017年05月,检索号37-BA15641S-T0104-01)新疆和田750kV变电新建工程-岩土勘测报告(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2016年10月,检索号37-BA15641C-G01)新疆和田75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水文气象报告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2017年1月,检索号37-BA15641C-A0101新疆和田75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说明书 (收口稿)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2016年11月,检索号37

5、-BA15641C-W01和田 750kV 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收口)(65BA08111K)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L5190.1201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

6、/2)173-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版)(GB50011-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2007版)(GB/T50123-1999)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和田7

7、50kV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临时施工用电方案和田750kV变电站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表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2.1.1地址概况考虑到和田电网位于疆南电网的末端,截止至 2017年底该片区电网分别仅通过 2 回长链式 220kV 线路与新疆主网保持相对较弱的联系,电网最高 电压等级均为 220kV,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均较差。建设巴楚莎车和田 750kV 输变电工程,不但使得疆南电网形成了巴楚喀什莎车巴楚的750kV 三角形环网结构,并且将 750kV 电网进一步延伸至和田地区,既实现了和田电网的升级,又可有效

8、提高和田片区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站址位于和田县朗如乡吐甫羌里克村以南,625县道以东的戈壁荒滩上,交通较便利。站址35kV喀春线3541的 017号杆为基点,向东南350m,西南350m的范围内。本工程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远景规划安装21500MVA主变,不堵死扩建可能性,本期安装 11500MVA 主变,主变中性点本期直接接地,远景预留中性点小电抗位置;(2)750kV出线:750kV规划出线 6 回,分别为至莎车站 2 回、至规划建设的民丰站 2 回、向北预留 2 回。 本期出线 1 回至莎车变,占用向西出线自北向南第 3 个出线间隔 ;(3)220kV出线:220kV 规划出线 1

9、4 回,东北方向出线,本期出线 10 回,自西北向东南出线间隔排序为:备用(喀河水电)、备用(喀河水电)、预留、预留、玉龙、玉龙、洛浦、(分段)、玉龙、洛浦、备用(策勒)、备用(策勒)、预留、预留、波波娜水电站。 新疆和田75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说明书 (收口稿)意见:“对于挖方区域,粉土若满足强度及变形验算,可作为对盐渍土的盐胀性和溶陷性不敏感的拟建建(构) 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卵石、-1 卵石可作为拟建建(构) 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1 强风化、中等风化基岩可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对于填方区,需进行地基处理,可采用级配砂石的地基处理方案。可采用换填法、强夯和强夯置

10、换法等方法处理粉土、-1 粉细砂的溶陷性。 -1 粉细砂,土质不均匀,场地内分布范围不稳定,建议施工时予以挖除。、-1 卵石地层局部夹有薄砂层,为避免不均匀沉降,若遇薄砂层可采用超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2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勘测区域地面高程1528.081542.02m,地貌成因类型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类型为斜坡地,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站址区为戈壁滩,无植物及树木。2.1.3地层构成(1)拟建站址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4al+pl)及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Q 3al+pl)构成,岩性为粉细砂、粉土、卵石;下伏地层为古生界二叠系下统普格

11、斯组(P 1),岩性为砂岩、泥质砂岩。 根据野外钻探描述及室内土工试验将本次勘测揭露的地层描述如下: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4al+pl) 粉土(Q 4al+pl):黄褐色,稍湿,稍密 中密,含中细砂,混砾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普遍, 仅局部地段缺失。 该层局部可见直径 510cm 盐晶结块, 站址区周边垂直剖面上见明显的盐渍土特征。 该层层厚 0.30 3.80m,层底埋深 0.303.80m ,相应层底高程 1531.38 1542.23m 。 -1 粉细砂(Q4al+pl): 黄褐色,灰色,稍湿,稍密,混砾石。 该层亚仅揭露于 1# 钻孔中,场地内局部分布。站址区周边垂直剖面上

12、见明显的盐渍土特征。该层层厚 1.00m ,层底埋深 1.00m ,相应层底高程 1533.47m 。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Q3al+pl) 卵石(Q3al+pl):青灰、灰褐等色, 密实,局部渐变为圆砾,局部夹砂土透镜体。卵石成分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以及变质岩组成,粒径一般为2040mm ,最大粒径200mm。磨圆较好,多呈亚圆状,分选性差,级配较好, 充填物主要为粉砂、 粉土。该层土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 2.705.50m,层底埋深3.007.90m,层底高程1526.081538.20m 。-1卵石(Q 3al+pl):青灰、灰褐等色,稍密中密,局部渐变为圆砾,局部夹砂土透

13、镜体。 卵石成分主要由砂岩、 石英砂岩以及变质岩组成, 粒径一般为 20 40mm , 最大粒径 100mm 。磨圆较好,多呈亚圆状,分选性差,级配较好, 充填物主要为粉砂、粉土。该亚层仅揭露于 3# 钻孔中, 层厚 1.30m ,层底埋深 1.70m ,相应层底高程 1533.36m 。 (4)二叠系下统普格斯组 P 1) 拟建场地下伏地层为二叠系沉积岩地层, 分布广泛, 岩性主要由砂岩和泥质砂岩构成,以中等风化为主,局部地段强风化。 -1 砂岩(强风化):灰黄、灰绿等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呈中粗砂夹碎块状。 该层仅揭露于 7# 、 8# 、 44# 钻孔中, 层厚 2.003.5

14、0m ,层底埋深 5.009.00m ,相应层底高程 1528.701536.20m。砂岩(中等风化):灰黄、灰绿等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中等风化,岩芯呈柱状、短柱状。 泥质砂岩: 棕褐、 灰等色, 泥质结构, 层状构造, 中等风化, 岩芯呈柱状、短柱状。 拟建场地的砂岩、 泥质砂岩地层相间分布, 且砂岩及泥质砂岩工程性质及力学性质相近, 故在岩土工程评价时进行统一评价。 中等风化基岩最大揭露厚度 17m 。表1 综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一览表层 号岩土名称根据性指标定(kPa)根据标贯入试验确定(kPa)根据重型动力触探试确定(kPa)根据岩石风化程度确定(kPa)推荐值(kPa)粉土119294/110-1粉细砂/172/110卵石(密实)/100080010005002-1卵石(稍密-中密)/850500800300-1强风化基岩/3801505004003中等风化砂岩/50012008002.1.4 地下水条件拟建场地区域的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及雨季上层滞水,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地面蒸发及地下径流为其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测在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据调查,拟建站址区常年地下水最高水位埋深大于 10.00m,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2.2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