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748760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1 页 共 17 页 第一章第一章 1.某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校准数据列表校准数据列表 压力 (Mpa) 输 出 值(mV) 第一次循环 第二次循环 第三次循环 正行程 反行程 正行程 反行程 正行程 反行程 0.00 -2.73 -2.71 -2.71 -2.68 -2.68 -2.69 0.02 0.56 0.66 0.61 0.68 0.64 0.69 0.04 3.96 4.06 3.99 4.09 4.03 4.11 0.06 7.40 7.49 7.43 7.53 7.45 7.52 0.08 10.88 10.95 10.89 10.

2、93 10.94 10.99 0.10 14.42 14.42 14.47 14.47 14.46 14.46 试分别用端点连线法和最小二乘法求校准直线、非线性误差,并计算迟滞和重复性误差。 解: (1)端点连线法 正行程反行程 0.00-2.7067 -2.6933 -2.70000.01330.01780.0111-2.7000-0.00670.00670.0000 0.020.60330.67670.64000.07330.02890.01110.7300-0.1267(0.0533)0.0900 0.043.99334.08674.04000.09330.02440.01784.160

3、0-0.1667(0.0733)0.1200 0.067.42677.51337.47000.08670.01780.01567.5900-0.1633(0.0767)0.1200 0.0810.9033 10.9567 10.93000.05330.02440.022211.0200-0.1167(0.0633)0.0900 0.1014.45 14.4500 14.45000.00000.020.020014.45000.00000.00000.0000 171.50x+-2.70 17.1500 0.348% 0.700% 0.272% 1.048% 理论值 误差 0.0199 正反行

4、程平均 值 反行程 子样标 准偏差 端基法基准直线 非线性 误差 L 正行程正行程反行程 子样方差平均根平均值(v) 端基法校准直线y= 压力x 迟滞 H (v) 迟滞误差 H= 总精度 = 满量程输出yFS= 重复性 R= 线性度 L=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2 页 共 17 页 (2)最小二乘法 正行程反行程 0.0 -2.7067 -2.6933 -2.70000.0133 0.01780.0111-2.77000.06330.07670.0700 0.00.60330.67670.64000.0733 0.02890.01110.6600 -0.05670.01670.020

5、0 0.03.99334.08674.04000.0933 0.02440.01784.0900 -0.0967(0.0033)0.0500 0.17.42677.51337.47000.0867 0.01780.01567.5200 -0.0933(0.0067)0.0500 0.1 10.9033 10.9567 10.93000.0533 0.02440.022210.9500 -0.04670.00670.0200 0.1 14.4500 14.4500 14.45000.0000 0.02000.020014.38000.07000.07000.0700 171.50 x+-2.77

6、00 17.1500 0.348% 0.408% 0.272% 0.757% 0.0199 最小二乘法校准直线y= 满量程输出yFS= 最小二乘法基准直线 理论值 误差非线性 误差 L 正反行 程平均 值 线性度 L= 迟滞误差 H= 总精度 = 迟滞 H (v) 重复性 R= 子样方差平均根 子样标 准偏差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 反行程 压力x 平均值(v) 2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为 xy t y 15. 03 d d 30 其中 y 为输出电压(mV) ,x 为输入温度( OC),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和静态灵敏度 k。 解: Cmv/05. 0 3 15. 0 O 0 0 a b k

7、 s10 3 30 0 1 a a 3.某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用如下的微分方程来描述: xy t y t y 10103 2 2 100 .111025. 2 d d 100 . 3 d d 式中 y输出电荷量(pC) x输入加速度值(m/s 2) 试确定该传感器的0、和 k 的大小。 解: 静态灵敏度: 8889. 4 1025. 2 1011 10 10 0 0 a b k 阻尼比: 01. 0 11025. 22 3000 2 10 20 1 aa a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3 页 共 17 页 自振角频率: 5 10 2 0 0 105 . 1 1 1025. 2 a a

8、 4.设有两只力传感器,均可作为二阶系统来处理,自振频率分别为 800Hz 和 1200Hz,阻尼 比均为 0.4,今欲测量频率为 400Hz 正弦变化的外力,应选用哪一只?并计算将产生多大 的振幅相对误差和相位误差。 解:讨论传感器动态特性时,常用无量纲幅值比)(k。 (1)当用Hz800 0 f、4 . 0的传感器测量Hz400f的信号时, 18. 1 800 400 4 . 02 800 400 1 1 21 1 )( 2 2 2 2 0 2 2 0 k 0 22 0 0 07.285333. 0arctan 800 400 1 800 400 4 . 02 arctan 1 2 arc

9、tan)( 该传感器的振幅相对误差为 %18%100 1 1)( k 相位误差为 28.07 O。 (2)当用Hz1200 0 f、4 . 0的传感器测量Hz400f的信号时,同理可得: 0 70.16)( 08. 1)( k 振幅相对误差为 8%。相位误差为 16.70 O。 由此可见,应选用自振频率为 1200Hz 的传感器进行测量。 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自振频率 f0=20kHz, 阻尼比=0.1。 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 差小于 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解:此二阶系统的输出幅值误差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4 页 共 17 页 1 21 1 1 21 1

10、 1 21 1 1 )( 2 2 2 2 0 2 2 0 2 0 2 2 0 xx f f f f k k 其中 0 f f x 。 一般地,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应小于其自有频率,否则相频特性会较差。因此有: 03. 01 21 1 2 2 2 xx 解之可得: 1729. 0x 即 kHzff f f 4537. 31729. 0 1729. 0 0 0 即,此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03.4537kHz。可见,由于较小,因此,此传感器 的工作频率范围也较小,在设计二阶系统传感器时,一般应选=0.60.7,则工作频率可 达 0.5f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5 页 共 17 页 第二

11、章第二章 1.一应变片的电阻 R=120,k=2.05,用作应变为 800m/m 的传感元件。 (1)求R 和R/R; (2)若电源电压 U=3V,求初始平衡时惠斯登电桥的输出电压。 解: (1)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定义为 R R k 因此, 36 1064. 11080005. 2 k R R 1968. 01201064. 1 3 R (2)初始平衡时惠斯登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mV23. 1V1023. 11064. 1 4 3 4 33 R RU UO 2在下图所示的系统中: 假设 (1) 当 F=0 和热源移开时,R1=R2=R3=R4=R,及 UO=0; (2) 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均为+

12、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 (3) 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4) 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6 页 共 17 页 (5) 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任何时刻均是相同的。 在时间 t=0 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个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后,在一 稍后的时间 t1打开辐射热源,然后就一直打开,试简要绘出 UO和 t 的时间关系的一般形状, 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解: 这里,电阻 R1R4 接入电桥后,构成差动全桥。 在时间 t1以前,各应变片的温度均为 T0,它们只受力 F 的作用,设此时的电阻增量为

13、 R,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R R UUO 在时间 t1以后,幅射源打开,各应变片的温度将升高,设它们将线性升高,到时刻 t2 温度稳定到 T1,设在 t1t2中的任意时刻 t,各应变片的温度为 T0+Tt,则 )( 1 12 01 tt tt TT Tt 对单个应变片,当温度变化时,由此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 1 ttkTkT R R Ttsgtt t 12 12 )( tt TT kk sgtT 其中,t为应变片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k 为应变片灵敏系数,g为试件(即梁)的膨胀 系数,s为应变片材料的膨胀系数。 因此,在 t1t2中的任意时刻 t1+t,各应变片的电阻分别为 R+R+

14、Rt和 R-R+ Rt,此时差动全桥的输出电压为 )1 ( )()()()( tkR RR UU RR RR UU RR RR U RRRRRR RRR RRRRRR RRR UU Ttt t tt t tt t O 由假设(4)知,g0,k=2。因此,kT为正、为负、为零均有 可能,这取决于应变片及试件所用的材料。此时,UO将分别增加、减小、不变,而且变化规 律为双曲线型,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 7 页 共 17 页 第三章第三章 1.某螺管型差动式自感传感器 (参见图 3-7) 的结构参数为 N=800 匝, h=10mm, t=6mm, d2=10mm, d1=2mm,并设 a=1.30。 (1)试求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 L0; (2)若将其接入变压器电桥,电桥变压器二次侧电源频率为 10000Hz,u=1.8V,设电感线 圈有效电阻可忽略,求该传感器的灵敏度 kz。 解: (1)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为 mH6 . 5H0056. 0 )1010(3)2/10ln( )106(2 10)6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