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47989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二0一一年十月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一)专业建设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石油与天然气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进入21世纪,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气东输管道”、“川气东送管道”等大型工程的建设,使油气储运业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日趋重要,油气储运业进入空前的大发展时期,必将带动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发展。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学院建设和发展资金需求,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人才需求分析近几年

2、,随着国家“黄”、“蓝”两大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华润燃气公司、中海油等一大批能源类企业陆续进入东营地区,带动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发展。从行业、企业来看,油气储运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油气储运技术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加之企业自然减员,一线员工队伍老化,缺少职业技术培训,更加剧油气储运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以胜利石油管理局为例,油气集输系统用工中,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2.3%,高中以下学历的占到55%,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职工技能培训提高的需求很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有数据显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技术人才

3、的培养速度长期不能满足生产用工的需求,在未来510年中油气储运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量巨大,以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培养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速度,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二)专业建设现状1.专业基本情况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是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的省级教改专业,有30多年的专业办学历史,为全国各油田培养了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在油田各条战线已成为技术骨干和各级管理人才。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硕士研究生7人,“双师型”教师近70%;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4人,4050岁4人,40岁以下5人,结构合理(见表1)。另外,该团队还聘用6名来

4、自名校及名企的名师、专家及技能大师担任兼职教师(见表2)。表1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基本情况表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职 称学历所获技能证及等级所获考评员证及等级1王光然男57副教授本科高级司泵工中级司泵工2杨俊玉男54副教授本科高级集输工中级集输工3张国栋男53讲师本科高级锅炉工中级司泵工高级培训师4崔彬澎男45副教授研究生高级集输工中级集输工高级培训师5马存栋男55教授研究生6周立超男49副教授本科国家培训师7刘学本男48高级政工师本科8雷西娟女40副教授研究生国家培训师9齐立军男38实验师本科中级司泵工国家培训师10高文伟男32讲师研究生中级集输工国家培训师11李凤鸣男29讲师研究

5、生国家培训师12何 平女28讲师研究生13杨 帆女27助讲研究生中级集输工表2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兼职教师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所学专业/工种备注1冯永训男大学教授级高工油气储运工程2何利民男博士教授油气储运工程3于洪喜男博士教授级高工油气储运工程4刘新民男技校高级技师集输工5陈海涛男大学工程师油气储运工程6张 刚男技校高级技师集输工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05人,多年来,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注重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与创新,先后尝试过“5-2-1”教学模式的改革、“实习-务工-就业”一条龙教学模式改革及“校企合作、准订单教育、多证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等;同时加强实验实训体系建设,

6、在校内建有油气储运设备实验室、油气性质分析实验室、储运技能训练室、储运仪表展室等实验实训场所的基础上,与胜利石油管理局联合建立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2.毕业生就业情况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属于社会化就业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注重社会化的需求;结合企业用人的标准,依据岗位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准订单教育、多证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毕业生就业前根据就业岗位的需求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目前,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中石化天然气公司、中石油天然气公司、江西天然气公司、华润城市燃气企业

7、、中石化石油公司、中海油销售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属企业以及中国石油大学设计院等单位。油气储运2007届、2008届、2009届连续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3.社会服务情况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与科研服务,近3年累计完成社会培训数千人次,为油田企业职工岗位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科研与及技术服务,先后完成了油田采出水热泵加热原油技术研究、小口径钢制管道内壁涂层防腐工艺研究等技术项目多项。申请了抗压耐腐蚀换热器、聚乙烯玻璃纤维浸脂复合管的制作方法、油管缓冲降噪设备、玻璃纤维浸脂复合管等多项国家专利。(三)专业建设

8、优势与特色1.良好的就业前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属于社会化就业专业,毕业生具有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管道公司、天然气公司、设计部门、工程监理公司等企业就业的良好前景。目前,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已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几年来,新生报到率均达100%,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 独特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胜利石油管理局办学优势,充分利用油田的资源,走校企结合办学之路,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准订单教育、多证书教育”工学结合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3. 优秀的教学团队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近70%,其中有4名教师取得

9、山东省中级考评员证书;另外,该团队还聘用6名来自名校及油田一线的名师、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该团队注重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完成省级教改课题油气储运技术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开发了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油气储运设备等系列教材,该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另外油气储运设备教材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油气集输教材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应用广泛。4.完善的实验实训体系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在校内建有油气储运设备实训室、油气性质分析实训室、储运技能训练室、储运仪表展室等实验实训场所;依托油田办学的便利条件,与油田开展

10、密切合作,联合建立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5. 培训和技术服务取得一定成果近年来,王光然、周立超等老师主持完成了油田采出水热泵加热原油技术研究、小口径钢制管道内壁涂层防腐工艺研究等技术项目多项,在各类期刊发表热媒炉运行效率分析等论文十几篇。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油田及地方企业进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数千人次,提升职工素质,也锻炼了教师队伍,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达到了双赢。(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有待于进一步深化。2.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增强。3.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二、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总目标以胜利石油管理局为主要

11、依托,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针对石油行业对储运的人才需求,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准订单教育、多证书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成立企业深度参与、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构建基于油气储运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建立基于生产过程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确保满足油气储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内涵建设,规范校内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学

12、生职业综合素质,将专业建设推向新的水平和高度,使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二)具体目标1.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密切与胜利石油管理局的关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成立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校企合作、准订单教育、多证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2.课程体系建设依据职业标准,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校企合作构建基于油气储运工作过程、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发适应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需要的核心课程;建设油气管道输送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建成3门院级以

13、上精品课程,开发网络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实现与同类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共享,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平台,初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3.师资队伍建设聘用与培养相结合,建设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2年内,重点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8人。聘用名校名师、名企专家、技能大师等高级人才做兼职教师,成立15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使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油气物性实训室、泵实训室,新建油气储运计算机实训室,构建“融学生实训、职工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及科研技术服务

14、”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室。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责任制、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及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使之成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学生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5.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健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建设规范。 6.学生就业建设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合作企业优先选择录用机制。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7.企业服务能力依托油田办学优势,为油田和社会进行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开展科研服务和技术交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三、专业建设内容及改革举措(一)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办学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专业与产业对接为纽带,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关系,成立有企业专家、技能大师及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工作章程,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办学运行和保障机制,共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课程与教学标准,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一体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