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47386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精品教学(陈韶)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 州 医 科 大 学教 学 大 纲(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眼视光、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五年制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二0一三年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Immun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01110101 课程总学时45(理论总学时33/实践总学时12) 周学时(理论4-5学时/实践3学时) 学分 2.5课程性质 必修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眼视光、口腔、麻醉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等本科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章次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二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和组织22三抗原422四抗体 532五

2、补体系统22六细胞因子22七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1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2九B淋巴细胞422十T淋巴细胞22十一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22十二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33十三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2十四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422十五免疫耐受11十六免疫调节 自学十七超敏反应44十八自身免疫病自学十九免疫缺陷病自学二十肿瘤免疫自学二十一移植免疫自学二十二免疫学检测技术4.50.54二十三免疫学防治0.50.5合计45331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医学免疫学主要阐述抗原性异物的性状、机体免疫应答的机理等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在一定的条件下,导致的免疫性疾病

3、等临床免疫学知识, 是医学工作者必修的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目的在于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系统地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系统如何对抗原进行识别和应答;准确掌握病理性免疫应答(如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病例,以及免疫学的应用;教学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辅之以启发性提问等方式。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医学免疫学属于基础医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医学工作者必修的基础课程,为学习临床各学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是抗原的性状及分类、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机理、免疫病理的发生机制、免疫学的应用等。

4、为更好地学习医学免疫学课程,要求的先修课程包括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学科。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 书名 医学免疫学主编 曹雪涛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地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出版年份、版次 2013年3月 第6版参考书目: 、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主编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出版(供研究生使用)2、医学免疫学 陈慰峰主编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医学免疫学 孙汶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4、Medical ImmunologyRoittBrostoffMale,2001.12 第1版,人卫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考核,学生成

5、绩评定方法如下: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80%+平时成绩10%+实验考核成绩5%+实验报告成绩5%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包括免疫沉淀反应、凝集反应、免疫标记技术、PFC、大吞噬实验等实验。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二章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和组织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掌握免疫器官与组织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二)熟悉免疫器官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熟悉免疫应答的类型、特点。(三)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应用、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二)一般介绍免疫应答类型及作用特点。(三)一般介绍免疫学的发展史、发展趋势。(四

6、)一般介绍免疫器官与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五)一般介绍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第三章 抗原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种特性(免疫原性与抗原性);掌握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表位的概念和类型、共同表位和交叉反应);掌握TD-Ag、TI-Ag的特点、异嗜性抗原的概念。(二)熟悉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熟悉抗原的种类;熟悉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丝裂原的种类;(三)了解超抗原的作用机制和种类,了解佐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抗原的概念、特性(免疫原性与抗原性、半抗原)。(二)重点介绍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三)重点介绍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7、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宿主方面的因素、免疫方法的影响);(四)重点介绍抗原的种类。(五)一般介绍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超抗原、佐剂、丝裂原)。 第四章 抗体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水解片段;掌握Ig的功能。(二)熟悉五类抗体的重要特性与功能;熟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三)了解抗体的多样性与免疫原性,抗体的人工制备。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二)重点介绍抗体的结构(基本结构、辅助成分、水解片段)。(三)一般介绍抗体的多样性与免疫原性。(四)重点介绍抗体的的功能。(五)重点介绍五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六)一

8、般介绍人工制备的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 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补体系统的概念,重要的理化性质;掌握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二)熟悉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及合成;熟悉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过程: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三)了解补体系统的调节,了解补体与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概念。(二)一般介绍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及合成。(三)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四)一般介绍补体活化的调控。(五)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意义。(六)一般介绍补体与疾病的关系。第五章 细胞因子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性;掌握细胞因子的

9、生物学活性。(二)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三)了解细胞因子受体,了解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同特性。(二)重点介绍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三)一般介绍细胞因子受体。(四)一般介绍细胞因子与临床。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二)熟悉黏附分子的功能。(三)了解黏附分子的种类,了解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二)重点介绍黏附分子的功能。(三)一般介绍黏附分子的种类。(四)一般介绍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

10、抗体的临床应用。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MHC、HLA的概念;掌握经典的HLA类、类分子的编码基因;掌握HLA类、类分子的特点(结构、分布、功能等)。(二)熟悉MHC的多态性(遗传特点);熟悉MHC的生物学功能。(三)了解HLA免疫功能相关基因,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经典的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经典的HLA类、类基因; HLA类、类分子)。(二)一般介绍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三)重点介绍MHC的多态性。(四)一般介绍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MHC的生物学功能, HLA与临床医学。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11、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抗原受体复合物、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如CD40/CD80/CD86等),掌握B淋巴细胞的功能。(二)熟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和中枢耐受的形成,熟悉B细胞的亚群及其特点。(三)了解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了解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机制。二、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二)重点介绍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三)一般介绍B淋巴细胞的亚群。(四)重点介绍B淋巴细胞的功能。第十章 T淋巴细胞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T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掌握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TCR-CD3复合物,共受体CD4/

12、CD8,协同刺激分子CD28/CTLA-4、CD40L、CD2等)。(二)熟悉T细胞亚群(初始T/效应T/记忆T、T/T、CD4T/CD8T、Th/CTL/Tr);熟悉T细胞(CD4+ Th、CD8+ CTL)的功能。二、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二)重点介绍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三)重点介绍T细胞亚群、T细胞功能。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种类。(二)熟悉各类APC的主要特点;熟悉APC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过程。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APC的概念、种类,重点介绍树突状细胞。(二)重点介绍APC对内源性抗

13、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处理提呈过程。(三)一般介绍MHC分子的交叉提呈途径、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第十二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掌握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涉及的分子,效应T细胞的效应。(二)了解T淋巴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靶基因的表达,了解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的效应功能)。(二)一般介绍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过程、靶基因的表达;一般介绍记忆性T细胞。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需要的信号),掌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二)了解B淋巴细胞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