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47385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新坐标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部分酶的应用实验6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教案 实验6 -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一、酶与固定化酶 1酶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它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固定化酶 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3将酶改造成固定化酶的原因 由于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所以要将酶改造成固定化酶。 4酶固定化的方法 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本实验用的是吸附法。 5固定化酶作用的机理 将固定化酶装柱,当底物经过该柱时,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产物。

2、 在酶固定化的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对酶的作用影响较小? 【提示】 吸附法 二、-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检测的实验 1实验目的 (1)制备固定化-淀粉酶。 (2)进行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2实验原理 将-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经过固定化酶柱后,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用淀粉指示剂测试,若流出物呈红色,表明糊精生成。 3本实验使用的酶及特性 本实验使用的酶是枯草杆菌的-淀粉酶,其作用的最适pH为5.57.5,最适温度为5075_。 4实验材料及其制备 (1)-淀粉酶的固定化: 1 在烧杯中将5 mg -淀粉酶溶于4 mL蒸馏水中 (由于酶不纯,可能有些不溶物) 再加入5 g石

3、英砂,不时搅拌30 min 30 min后将上述溶液装入1支注射器中 (该注射器的下端接有气门心,并用夹子封住) 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注射器,以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流速为1 mL/min (2)可溶性淀粉溶液:取50 m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 mL热水中,搅拌均匀。 (3)KI-I2溶液:称取0.127 g碘和0.83 g碘化钾。加蒸馏水100 mL,完全溶解后装入滴瓶中。 5实验步骤 (1)淀粉溶液流经固定化酶柱 将灌注了固定化酶的注射器放在注射器架上,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使该溶液以0.3 mL/min的流速过柱。 (2)接取流出物 待从固定化酶柱中流出5 mL淀粉溶液后,接收0.

4、5 mL流出液。 (3)流出物鉴定 在流出物中加入KI-I2溶液,观察颜色。用水稀释1倍后再观察颜色。 (4)洗涤、保存固定化酶柱 实验后,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柱。放置在4 冰箱中保存。 (5)几天后取出冰箱中该固定化酶柱,重复实验,观察结果。 固定化酶柱为什么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 【提示】 高温会破坏酶的结构,低温不破坏酶的结构。 1.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具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但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固定化酶就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如石英砂、毛玻璃、琼脂糖、明胶、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上,使之成为 2 不溶于

5、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2酶的常用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可分为酶分子固定化及细胞固定化。细胞固定化与直接固定酶相比,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容易。常用方法如下: (1)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炭、多孔玻璃、石英砂等。 (2)化学结合法(包括交联法及共价偶联法等) 化学结合法是指将酶分子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纤维素、琼脂糖、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工艺简便及条件温和是其显著特点,其载体选择范围很大,涉及天然或合成的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结合法中常见的有交联法、共价结合法、离子结合法等。 (3)包埋法 包埋法是指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

6、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硝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包埋法又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微囊化法,前者包埋成格子型,后者包埋成微胶囊型。 固定酶的方法 3直接使用酶和固定化酶的比较 (1)可循环反复使用酶制剂。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上千次,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 (2)在生产中,可通过离心法或过滤法把酶与反应液相互分开,在大规模的生产中所需工艺设备比较简单易行。 (3)稳定性能好。 下列与固定化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是将水不溶性酶固定于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易溶于水,而又具酶活性的制剂 B将固定化酶装柱,当酶流过该柱时,可催化柱内底物转变为产物 C酶固定的方法有吸附

7、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 D固定化酶的缺点是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易与产物混在一起不易分离 【思路点拨】 固定化酶就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与普通酶相比,固定化酶易与产物分离,且固定化酶反应柱中酶已被固定,不能从柱内流出;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 【答案】 C 关于固定化酶和一般酶制剂在应用效果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定化酶生物活性强,可长久使用 B一般酶制剂应用后和产物混在一起,产物的纯度不高 C一般酶制剂参加反应后不能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解析

8、】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降低成本,产物中也不含酶,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固定化酶虽可以多次利用,但不可长久使用。 【答案】 A 1.(1)高果糖浆生产中面临的问题: 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葡萄糖异构酶,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这种酶的稳定性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就无法从糖浆中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 (2)固定化酶反应柱将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颗粒装在反应柱内,反应柱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小孔,而反应溶液却能出入。 (3)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

9、果糖浆。 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如图所示) 4 (4)相关技术优势: 上述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目前,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每年1 000万吨。 2-淀粉酶的固定化 (1)固定方法用吸附法将-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 在烧杯中将5 mg -淀粉酶溶于4 mL蒸馏水中,再加入5 g石英砂,不时搅拌,30 min后,装入1支下端接有气门心并用夹子封住的注射器中(石英砂体积约4 mL)。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注射器以除去未吸附

10、的游离淀粉酶。 (2)固定化-淀粉酶功能检测 -淀粉酶-淀粉酶 原理:淀粉糊精 (遇碘显蓝色) (遇碘显红色) 糖化淀粉酶 麦芽糖葡萄糖 (遇碘不显色) 检测:用吸附法将-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制成反应柱后,将反应柱(注射器)放在注射器架上,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当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流经反应柱时,柱内的-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用淀粉指示剂(KI-I2溶液)测试,流出物呈“红色”表明有淀粉水解产物糊精的生成(未水解时,淀粉遇其指示剂应显示蓝色)。 固定化酶在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方面的应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清除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也大有作为,是当代环境保护的出色“卫士”,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环境监测和

11、处理三废。 环境监测:固定化酶也可以用于测定有毒物质的含量,进行环境监测,如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检测水中的酚类物质;利用固定化酶还可以检测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等环境污染物(如过氯酸盐、氧化物和尿素等) 处理三废:应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可以组成快速、高效、连续运行的污水处理系 5 统,如用固定化分解氰化物的细菌除去废水中的氰化物;用固定化-淀粉酶处理造纸厂的废水,用水解农药的细菌固定化制剂处理农药废水等。 下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横线上填出各标号名称。 _,_,_。 (2)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 _。 (3)的作用是_。 (4)制作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12、所用的方法有_或_。 (5)据图说出反应柱的作用原理:_ _。 【思路点拨】 (1)固定化酶反应柱是将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颗粒装在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小孔,而反应液却可出入,图示中为反应柱,为固定化酶,为具有小孔的筛板。 (2)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3)多孔筛板的作用在于阻止酶颗粒通过,但却让反应液自由出入。 (4)固定化酶可采用吸附法、交联法等方法。 (5)反应柱的作用原理在于反应物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后,使反应物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酶接触,参与催化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产物则从柱的底端流出。 【答案】 (1)

13、反应柱 固定化酶 分布着小孔的筛板 (2)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能连续性生产 (3)酶颗粒无法通过,反应溶液却可自由出入 (4)吸附法 交联法 (5)反应物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使反应物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酶接触,得到的产物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互动探究】 若上述?例2?反应柱中,所固定的酶为-淀粉酶,注入的溶液为一定浓度的淀粉溶 6 液,请回答: ?1?注入淀粉溶液后,反应柱底端流出物中主要成分是什么?你如何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现象如何? ?2?该流出物溶液中是否具有-淀粉酶?为什么?如何通过简单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提示】 ?1?流出物主要成分是糊精,可用淀粉指示剂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其现象是:水解前溶液呈蓝色,水解后溶液呈红色。 ?2?流出物溶液中无-淀粉酶,因为反应柱底端的多孔筛板只允许反应物溶液自由出入。而酶分子不能通过。为证明上述结论,可在装入反应物溶液前,先向柱内加入蒸馏水,收集柱底端流出物溶液进行淀粉水解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