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46922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稠化仪 OWC-9312C综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便携稠化仪 OWC-9312C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最高温度:150 最高压力;120 Mpa 加热器功率:3000W 浆杯转速:150r/min 稠度范围:0100BC 输入电源;220V 50Hz 输入最大功率:3500W 温控仪847操作 847面板上有4个键 A/M:自动/手动转换键 ,。 在自动状态下显示的是设定值(SP) 。 在手动状态下显示的是输出功率的百 分比,可以通过增减值键调节加热器 的输出功率,以改变加热速率,此时 温度控制方式手动方式。 PAR:参数键,当用户需要访问一个参数时,多次按动此键,调出参数及调节参数 值。增值及减值键,用以调整参数值。 847出厂时可访问的参

2、数有: SP设定值 单位: r1第一段升温速率 单位:/分 L1第一段保持点 单位: d1第一段保持时间 单位:分钟(一般取最大值) prog程序操作有三个操作方式:IDEL闲置退出,RUN运行,HOLD暂停,分别由 增、减值键转换。 847电脑操作流程图 1.按A/M键M下点亮进入手动状态。 用键调整OP值为 8.0。 2.按“PAR”键,依次设定升温速率r1,目标温度L1,持续时 间d1。 3.按“PAR”键,直到上部显示“Prog”按“”键直到下部显示 “run”程序运行。 4.按A/M键使R下灯亮,表示进入程序控制状态。 5.实验结束,按“PAR”键,直到上部显示“Prog”按“”键直

3、到 下部显示Idle。稍等数秒,至R下灯灭,程序运行结束。 操作步骤 1. 便携式稠化仪在试验前要将兩个高压阀门及电器开关置于关闭位 置,转换阀置于“空气排放”位置。 2. 按照GB1023888及API规范10中关于水泥浆配制方法的要求准 备好水泥和水。 3. 浆杯内部涂以凡士林油,组合好浆杯。 4. 预置好温度控制器。 5. 若釜内温度低于27,可采用手动升温方式将初始温度升至27 。 6. 制浆:用恒速搅拌器配制好水泥浆,迅速倒入浆杯,旋紧堵塞。 7. 装入浆杯:用吊钩钩住浆杯上的两个小孔,把浆杯放入釜内,必 要时可以转动一下浆杯,确使浆杯底部两个销子插入釜内浆杯台的 两个孔中。打开电机

4、开关,杯轴不应有较大的晃动。 8. 装入电位器:用钓钩挂住电位器的两个小孔,将电位器装入釜内 ,使浆杯轴插入到电位器横梁的轴承孔中,打开直流电源开关,电 压表应有初始稠度指示。 9.旋上釜盖(不准用橡皮锤敲击),旋至将接触釜面即可。 10. 将内偶插入釜内,拧入压紧螺母(不要拧紧)。 11. 注油:将转换阀门旋钮旋至“空气源”位置,使压缩空气通入油箱 ,进而把油压入釜内。当釜内油满时,会从内偶压紧螺母处溢出, 这时迅速拧紧螺母。 12. 加压:打开泵开关,增压泵开始工作,按规范要求,压力表值达 到所要求的初始压力,关闭泵开关。试验中压力值会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上升,如果压力值不足或过高应手动加压

5、或放压。 13. 运行温度控制器升温程序。 14. 当稠度达到100BC时,控制系统发出报警指示,面板上时间报警 灯亮。这时系统自动关闭加热器、定时器、电机;将转换阀门旋钮 旋至“空气排放”位置,必须依次打开高压释放阀、打开空气至釜阀, 当压缩空气将釜内的油排净时,排气口(在设备底部)会发出排气 声。然后关闭空气至釜阀。当获有经验时,估计釜内油排除一半左 右,即可关闭空气至釜阀。 15.旋松内热电偶压紧螺母(注意用白纱布捂在螺母外,以免釜内余 压喷出油雾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确认釜内无气压时将压紧螺母旋 出,拔出内热电偶,旋下釜盖(可先用橡皮锤轻敲釜盖手柄,或用 力向下敲击釜盖上面,使螺纹松动)

6、,勾出电位器和浆杯,将浆杯 内的水泥浆倒掉,清洗浆杯、浆叶、隔膜及小“O”型圈,重新涂油脂 备用。 16. 冷却水用于釜体冷却和试验时的过热调整。冷却水流量由冷却水 阀门控制(本便携式稠化仪的冷却水阀门是利用用户方的供水阀门 )。 电位计 校准电位器 1. 将电位器安装在校正装置的台板上, 将三根导线夹对应夹在电位器的三个接触 片上。电位计滑动臂指针对着的触片夹为 红线,顺时针方向将黄、兰线依次夹在其 他两个触片上 2.将校正装置置于稠化仪台面边缘,使 挂砝码的吊绳离开门板。 3. 将校正装置的接线插头插入面板上标 有“校正器”的插座内。 4. 打开直流电源开关。 5. 先后加50克、100克

7、、150克、200克 、250克、300克、350克400克砝码。每加 完一次砝码后用螺丝刀柄轻敲校正器台板 。以克服机械摩擦造成的误差。分别记下 每次加砝码后所对应的电压值。 仪器维护与保养 1、每次实验完毕,应检查釜盖、釜口的配合处,如螺纹、密封圈、 密封面。擦净上面的水泥颗粒和杂质。如果在旋紧或开启釜盖时异常 费力(往往是在高温高压实验后),要检查金属密封圈和橡胶密封圈 是否变形,如果变形必须更换。 2、如果发现回油速度明显减慢(大于4分钟)应卸下高压油滤的滤 芯,清除表面的纤维、水泥颗粒等赃物,可用火焰烧滤芯,再用压缩 空气吹净。 3、釜盖上的螺纹应保持有油膜润滑。 4、发现油脏时应更

8、换新油。 5、发现釜内有水泥时应及时清理。其方法是:用磁力传动器内轴拆 卸工具,将两根长拉杆分别旋入浆杯台的两个螺纹孔中,拉出传动器 内轴,拉时手要把稳,以防内轴吸附釜璧上,防止打碎磁铁或把轴弄 弯,轴拿出后,用纱布擦试干净,稳妥放在桌面上,远离(至少 300mm)其他导磁材料及其杂物。旋下传动器下端堵塞,注意堵塞 内有两个密封圈不要丢失。用汽油(现场安全问题允许的情况下)或 柴油等清洗剂冲洗、擦干,再用拆卸工具装好内轴及旋好堵塞。 6、电位器应保持清洁和完好。每次试验后应擦 除电阻片上沉积的水泥或其它赃物,保持电阻片平 整。定期检查电位器的滑动接触片弹性是否良好 ,如有松动应拧紧固定螺钉。检

9、查接触片和电阻 片之间电接触性能是否良好,是否夹有水泥和已 经氧化致使电接触不良。电位器的轴承应保持清 洁,转动自由,电位器弹簧固定位置变化,会影 响零点电位,应拧松电位器底面的三个螺钉,将 弹簧位置调好,再拧紧螺钉。 7、每次做完试验都应彻底清洗擦拭各零件,并 涂上凡士林油,注意不要弄弯浆杯轴。 故障修理 1.故障现象 泵不工作 可能故障因素 1.电磁阀损坏 2.泵换气阀卡死 3.泵液压柱塞卡死 4.泵内连接件脱离 排除故障方法 1.电磁阀通电后应通气,若损坏更换电磁阀 2.开泵检查,卡死部位拆下后用细砂纸修磨或更换新件 3.将脱离件重新装好 2.故障现象 泵工作但打不上压 可能故障因素 1

10、.盖部位、高压阀或高压系统其它部位有大的泄漏 2.单向活门损坏油箱内 3.油量不足 4.磁驱动体泄漏 5.爆破片损坏 排除故障方法 1.拧紧或更换密封件 2.检查单向活门如损坏应更换单向活门或活门内的橡胶圈、弹簧等 3.检查油箱油面,加油。 4.换密封件,紧固 5.换爆破片 3.故障现象 泵能打上压担保不住压 可能故障因素 1.各管路接头、电极接头、热电偶接头有泄漏 2.釜盖泄漏 3.加热器处泄漏 4.驱动体泄漏 5.高压阀泄漏 排除故障方法 1.检查泄漏处泄压后再拧紧 2.更换“O”型金属密封圈 3.取出加热器更换紫铜垫圈 4.取出驱动体,更换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5.打开阀的低压端管接头,判断

11、是否泄漏,换阀芯或换阀 4.故障现象 泵排气消音器有大量油雾喷出 可能故障因素 1.油雾器油滴太快 2.高压释放阀和空气至釜阀操作顺序错误 排除故障方法 1.调小油滴速度 2.排除低压油管内的油后,不再操作错误 5.故障现象 回油速度慢 可能故障因素 1.高压油滤堵塞 2.釜底回油孔及回油管路有堵塞。 排除故障方法 1.清理或更换油滤芯 2.逐级检查,去除堵塞物 6.故障现象 浆杯摆动大 可能故障因素 浆杯台与浆杯底之间不平 排除故障方法 修平 7. 故障现象 电位器不指示稠度 可能故障因素 1.电位器两端无15V电压 2.电位计三个触片接触不好 3.电位器接触臂及电阻片接触不好 4.电源正极

12、与地绝缘不好 排除故障方法 1.检查修理15V电源 2.检查接触片与电阻片之间的接触,检查接触片与电极的接触,对症修复 3.卸下接触臂修复或更换新件 4.检查电极是否坏,更换 8.故障现象 指示稠度的电压指针摆动大 可能故障因素 1.浆杯中水泥浆不满,橡胶隔膜擦浆叶 2.水泥浆中有大颗粒 3.电位器三个接触片或接触臂接触不好 排除故障方法 1.装浆时要注满、排尽气泡 2.试验前应筛水泥 3.检查接触性能相应修复 3.故障现象 泵能打上压担保不住压 可能故障因素 1.各管路接头、电极接头、热电偶接头有泄漏 2.釜盖泄漏 3.加热器处泄漏 4.驱动体泄漏 5.高压阀泄漏 排除故障方法 1.检查泄漏处泄压后再拧紧 2.更换“O”型金属密封圈 3.取出加热器更换紫铜垫圈 4.取出驱动体,更换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5.打开阀的低压端管接头,判断是否泄漏,换阀芯或换阀 9.故障现象 稠度指示打到最大 可能故障因素 电源负极与地绝缘不好 排除故障方法 检查电极,坏了更换 10.故障现象 初始稠度值太低 可能故障因素 电位器接触臂摩擦力太大 排除故障方法 在保证电气接触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接触臂的弹性压力,电阻 片 尽量平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