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44872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文章在对云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藏家的极大兴趣,不愧为大师手笔。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

2、让你领略多姿多彩,曼妙绝伦的异国风情。这位老科学家在文革中遭遇巨大变故,治学环境也变得极为恶劣,但他安之若素,令人叹服。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这类题要综合考虑分析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要联系句子语境思考辨析选用。常见的成语错误使用类型有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色彩不明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不能用来形容文章,使用对象错误。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一个时期。使用正确。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此句式说别

3、人,属于用错对象。笔走龙蛇:指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符合本句语境,使用正确。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该词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人工产品,此句是说自然之景,故适用范围出错。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使用正确。故选C。【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

4、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为全面理解该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研人员还借助引力光波谱解开了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产生。B只有领导干部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C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

5、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成份残缺,“解开”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产生”后加“之谜”。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不当。将“只有”和“领导干部

6、”位置调换。D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把“自从”提到“被誉为”的前面。故选C。3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A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最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牵手化解外部风险和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振兴。(习近平出席中俄地方领导人对话时的讲话)B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C今天的活动也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文学院李教授也来到这里,并就今天的话题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D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光临惠顾,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答案】B【解析】【详解】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通知,注意措辞和格式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A项,牵手:手拉着手。比喻共同做某事。此处是说中俄两国彼此之间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共甘共苦携手,更多指彼此之间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化解外部风险和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振兴。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携手”。携手:指彼此之间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做某事。B项,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表达得体。C项,高见:高明的见解。用于称对方的见解。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多用于说自己

8、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此句,李教授是代表自己学校发表见解,不是对方,不能用“高见”。还有事请大家(包括别学校的老师)听自己学校的李教授发表见解,用“洗耳恭听”表达不得体。D项,光临:敬辞,敬称他人的来访。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句是校团委会发通知,请同学参加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表达不得体。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

9、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

10、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已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

11、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谈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三个大祭,一是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属于文之祭祀,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还有一个就

12、是祭司马迁,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悲剧感的民族,喜欢大大团圆、喜欢盛世、喜欢辉煌、喜欢纪念成功人物,司马迁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负重,要有悲剧感,心存忧患意识。所有这些司马精神,为我们今后悼念司马迁,敬仰我们的民族精神,建树我们的文化灵魂,提出了非常久远的任务。(选自司马迁实录精神,有改动)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所谓“盛世”大汉中,与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司马迁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更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只是一个史官。B在人才辈出的汉朝,司马迁也许不是一个成功人物,但他心怀忧患,直面历史,秉笔直书

13、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C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他们一个个都是等质量的元素,处于平等的地位,司马迁对他们都进行了真实的呈现。D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的目的在于,既让后人记住真实的历史,能以史为鉴,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论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闸述,如例证、引证、比较论证。B文章首先对司马迁的人生做了一个整体评价,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观点,即司马迁记史的实录精神。C本文在论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后,借古鉴今,给我们当代社会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号召。D全文在论证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14、时,先从司马迁实践求真的角度展开论述,再阐述了司马迁记史面临的多重压力及应具备的勇敢无畏的精神。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祭奠缅怀司马迁,既是对司马迁写下历史巨著史记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他这种实录精神进行讴歌与赞美。B历史要得到真实记录,那么这个史官必须能够具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能够不畏强权。C呈现真实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活,更是对一种精神和理念的执着,我们要传承司马迁的爱憎分明、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D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应该经受了来自朝廷高层对他的种种非难,但作为一名史官,秉笔直书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答案】4 B 5 A 6 C 【解析

15、】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司马迁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更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只是一个史官”说法错误,原文是“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C项,应是在史记对他们的真实呈现中,并非“历史长河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也是无中生有。D项,“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不是目的所在。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如例证、引证、比较论证”说法错误,没有例证法。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